科室: 幹部病房 主任醫師 董桂娟


  近日,歐洲心臟病學會2013(ESC2013)上報告的一項前瞻性研究顯示,在亞洲人群連續納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治療對新發糖尿病累計發生率的影響無顯著差異。

  血管緊張素II已被證實能夠增加肝臟葡萄糖生成,並降低胰島素敏感性。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已被廣泛用於控制高血壓,且與新發糖尿病(DM)的發生率降低相關。然而在亞洲人口中,ACEI與ARB對新發糖尿病是否有不同的影響,目前的資料有限。

  研究從2004年1月至2009年9月共納入1,856例無DM的患者(PTS)。為校正潛在的混雜因素,採用Logistic迴歸模型進行傾向性得分匹配(PSM)分析。一級終點是新發糖尿病的累積發病率,糖尿病被定義為空腹血糖≥126毫克/分升或HbA1c≥6.5%。此外,採用上述變數的多變數Cox迴歸分析確定ACEI與ARB對新發糖尿病的不同影響。

  結果顯示:所有PT組平均隨訪時間為963±293天,PSM組為970±288天。進行PSM(C-統計量=0.728)後,共有642例基線校正的患者(ACEI組= 321例,對照組= 321例)被選出進行了分析。多變數分析和PSM所得的卡普蘭-邁耶(Kaplan-Meyer)曲線表明,ACEI組和ARB組(P = 0.145,圖1)之間新發糖尿病的累計發生率無顯著差異。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