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鍼灸推拿科 主治醫師 孫延斌

                   

  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病、多發病之一,近年來隨著人們工作性質和生活節奏的改變,其發病率有逐年增高,以及發病低齡化的趨勢。通過十幾年臨床應用,針刀治療以其療效好,價格低、操作簡單、低複發率,正逐漸成為治療頸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文將探討針刀醫學基礎理論在診療頸椎病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在針刀醫學基礎理論的指導下,提高針刀治療頸椎病的療效。

  1、頸椎病的發病機制

  1、1 頸椎病發病的確切病因病理尚不完全清楚,主要有:

  1、1、1 機械壓迫學說

  該學說通過臨床研究[1]和動物實驗[2],提出發育性椎管狹窄是造成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原因,骨性壓迫是引起椎動脈型頸椎病的主要原因;

  1、1、2 生物力平衡失調學說[3][4][5]

  該學說通過動物實驗證明,切除動物頸部的軟組織後,可造成頸椎病,提出頸部軟組織缺損是頸椎病發病的原因之一;

  1、1、3 炎性介質學說

  該學說提出頸椎病是由於大量炎性介質釋放 [6][7],自身抗原引起免疫反應所引起[8]。

  筆者認為,上述學說主要通過動物實驗和實驗研究等方法,去研究頸椎病的發病機理,強調了人與實驗動物的相似性,忽略了人體與動物之間的差異性;強調了骨組織在頸椎病發病過程中的重要性,忽略了軟組織在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強調了外因的致病性,忽略了內因(自我修復、自我代償)在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1、2 動態平衡、力平衡失調學說

  針刀醫學[9]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提出頸部軟組織動態平衡、頸椎力平衡失調,是頸椎病發病的根本原因。

  1、2、1 軟組織的動態平衡失調和骨組織的力平衡失調的定義:

  動態平衡是指人體在生理條件下所能完成的各種生理功能,反之則為動態平衡失調。力平衡失調是指軟組織動態平衡失調以後,相應的骨關節應力隨之發生變化,造成的骨關節的錯位和骨質增生。

  針刀醫學首次提出骨質增生是人體對異常應力的對抗性調節的結果,而不是退變的結果,從而使骨質增生症的病人有了治癒的希望,也給臨床醫生診治骨質增生症指出了一條新的研究思路和途徑。

  1、2、2
針刀醫學平衡失調理論將頸部軟組織和硬組織(骨)作為一個整體,研究頸椎病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理,分析軟――硬兩種組織在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的關係和相互作用,提出了軟組織損傷引起的動態平衡是頸椎病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礎上,導致骨關節的力平衡失調,引起骨關節微小錯位和骨質增生。

  在頸椎病的病理機制中,首先是椎周軟組織的急慢性損傷後,圍繞損傷部位的軟組織,人體進行自我修復,最後形成四大病理機制:即疤痕、粘連、攣縮、堵塞(微迴圈損傷、代謝產物蓄積),四大病理因素可直接刺激、卡壓穿行其間的血管、神經,也可牽拉其附著的椎骨,導致頸椎力平衡失調,使頸椎椎體在水平面、矢狀面、冠狀面發生單一或者複合位移,而引發臨床表現。

  隨著病情發展,四大病理因素還可以使椎體各部位承受的應力發生改變,人體為了抵抗這種異常的應力,在應力點集中的部位(如:鉤椎關節、椎體前後緣)產生區域性硬化、鈣化,最終形成骨化(即骨質增生)。骨質增生也會刺激壓迫周圍的頸部神經、血管、脊髓。

  1、2、3 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在頸椎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針刀醫學的基礎理論是直接將人體作為實驗物件,通過針刀治療頸椎病以後,再進行回顧性研究總結出來的理論。由於每個個體對刺激、損傷的反應程度是不同,對刺激、損傷的代償能力不同,對損傷的自我修復程度不同,所以臨床表現不同,病情輕重也不同。

  當這種刺激、軟組織損傷或者骨質增生形成,壓迫其間的神經血管,但在人體的代償範圍以內時,就不會引起軟組織的動態平衡失調,所以就不出現臨床症狀,或者出現輕微的臨床症狀,反之亦然。

  由此可以看出,沒有臨床表現,不等於沒有軟組織損傷的病理表現(粘連、疤痕、攣縮和堵塞),只是這種損傷在人體的代償範圍以內,這時不需要治療。只有這種損傷超過了自我代償的範圍,造成了動態平衡失調和力平衡失調,才需要外力干預,才需要治療。換言之,外因(粘連、疤痕、攣縮,骨質增生等)是事物產生變化的條件,內因(人體的自我代償)才是事物產生變化的決定因素,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1、2、4
頸椎病發病是從軟組織損傷病變點(見圖1)開始的每個病變點的病理過程都是軟組織急慢性損傷後,人體進行自我修復,最終形成四大病理現象。隨著病情發展和人體的自我修復,自我代償,引發病變軟組織與鄰近軟組織之間、深淺各層次之間、軟組織與所附著的頸椎骨質之間,又相互粘連、疤痕形成,從而形成整個病理構架,導致動態平衡失調和力平衡失調,引發臨床症狀。

  2、頸椎病分型

  2、1 過去將頸椎病分為頸型、椎動脈型、神經根型、交感神經型、脊髓型,混合型,這種分類無疑對頸椎病的研究和治療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罹患的組織器官描述得一清二楚:

  椎動脈型:即是椎動脈受到擠壓,影響椎動脈的供血,使大腦缺血,引起頭痛、頭暈、視物不清等一系列症狀;神經根型:就是神經根受到擠壓,引起上肢痛麻和功能障礙;交感神經型:就是交感神經受到影響(近年來才發現是受到牽拉為主),而引起的一系列內臟和五官方面的症狀;脊髓型:就是頸脊髓受到擠壓而引起四肢功能障礙等等。

  但是這種分型仍沒能夠使問題得以徹底解決,這一分型不能很好解釋這些擠壓和牽拉是怎樣引起的?方式又是怎樣的?為什麼出現擠壓的部位與臨床表現脫節?臨床症狀的輕重與影像學提供的資料不成正比關係呢?[2]這與過去只關注區域性骨性病變,不瞭解頸椎病發病過程中的軟組織的重要作用,也不知道軟組織損傷與骨質增生在頸椎病發病過程中的內在關係有關。

  比如,不同部位的軟組織損傷可直接引起臂叢壓迫,出現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也可以先引起骨關節的力平衡失調,導致骨質增生,骨關節微小錯位,壓迫臂叢神經,引發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通過對(見圖2)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病理構架圖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完全按照西醫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分型,完全依據影像學的表現,即使用開放性手術摘除了椎間盤,切除了骨質增生,擴大了頸椎椎管,也不能完全解除神經根的壓迫,因為軟組織的卡壓沒有解除,所以療效不佳,甚至導致加重病情,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影像學表現與臨床表現不呈正比的原因所在。

  2、2 針刀醫學依據軟組織損傷後所引起的頸椎骨關節的微小移位,將頸椎病分為十三種類型。

  比如:寰椎側方移位型頸椎病,是由於一側的上頸段椎周軟組織(如椎枕肌――頭上、下斜肌、頭後大、小直肌,頭最長肌,頭夾肌、頭半棘肌、項韌帶等)急慢性損傷後以後,引起損傷組織間的粘連、疤痕、攣縮等病理變化,牽拉寰椎在水平位向一側移位,因而卡壓和牽拉通過枕下三角內椎動脈,枕大神經,枕小神經,及頸上交感神經節,可導致椎動脈型頸椎病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頸椎張口位X片可見齒狀突位置正常,寰齒間隙不對稱,患側寬,健側窄;

  又如,鉤椎關節旋轉移位型頸椎病,是由於附著於第2~7頸椎的軟組織(後面:項韌帶、棘間韌帶、多裂肌、迴旋肌,側面:橫突前後結節之間的諸多小肌肉如頭長肌,頭長肌,前、中、後斜角肌,肩胛提肌、頭最長肌、頸最長肌等十幾條肌肉)急慢性損傷後,所形成的粘連、疤痕、攣縮牽拉相應的頸椎椎體沿垂直軸在水平面上的左右旋轉移位,當旋轉引起椎間孔位移時,即可壓迫通過其間的神經根,引發神經根頸椎病,當旋轉引起頸椎橫突孔位移時,可壓迫或者扭曲通過其間的椎動脈,引發椎動脈型頸椎病,當椎體的旋轉,牽拉椎體前側方通過的交感神經鏈或者交感神經節,就引起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椎關節旋轉移位型頸椎病在頸椎正位片顯示病變頸椎棘突偏離棘突正中線,棘突中部到椎體邊緣線的距離左右不等,椎間隙左右不等寬,鉤突關節間隙左右不對稱。側位片可見椎體後緣有“雙邊”徵,後關節突出現“雙突”徵。斜位片可見椎間孔變形。

  通過對針刀醫學頸椎病的分型的分析,我們就能找到臨床上看似複雜、嚴重的混合型頸椎病發病的源頭和機制,為針刀治療提供依據。

  3、針刀治療

  3、1 針刀治療的目的

  恢復頸部軟組織的動態平衡和頸椎的力平衡。針刀在針刀閉合性手術過程中不切除任何人體組織,而是發揮手術刀的切割作用和鍼灸的刺激作用,通過針刀、手法、藥物理療的綜合治療,剝離粘連,切開疤痕、鬆解攣縮、疏通堵塞,矯正錯位,疏通經絡,從而恢復頸部的生物平衡,治癒疾病。

  3、2 針刀的治療原則

  針刀為主,手法為輔、藥物理療,器械輔助。椎周軟組織的四大病理機制是頸椎病發病的四大支柱,故針刀的治療原則也是針對軟組織病理變化而制定的,要實現針刀治療原則,應通過由點――線――面的針刀綜合治療,去破壞頸椎病的病理構架。

  如果將頸椎病的病理構架比喻為一幢樓房,針刀手術首先破壞整個樓房的鋼筋水泥的支撐點(點)――即鬆解病變軟組織的粘連、疤痕、攣縮和堵塞集中部位;然後切斷它們的連結線(線)――即對以及不同層次、不同組織間的粘連疤痕進行閉合鬆解;針刀手術的手法則是推倒尚未完全倒塌殘餘部分(面)――即用手法鬆解病理構架中各軟組織間的殘餘粘連、疤痕,同時矯正骨關節微小錯位;藥物理療則是清理樓房倒塌後的垃圾――即通過藥物理療,促進人體的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促進區域性新成代謝,加速代謝產物的吸收,對有骨關節錯位的病人,使用固定器械,固定錯位的頸椎,防止再移位。

  3、3 針刀治療

  3、3、1 體位與麻醉

  根據需要鬆解的損傷軟組織,可取不同的體位:如鬆解頸部後側的軟組織,可取俯臥低頭位或座位頸椎垂直牽引位;

  鬆解頸部側面的軟組織,可取側臥位或仰臥位或者頸椎垂直牽引位。

  針刀手術點用1%利多卡因區域性浸潤麻醉,每點注射0、5~1ml麻藥。

  3、3、2 定點定位

  1) 對椎動脈型頸椎病,觸壓枕骨下、下項線,寰椎後結節、寰椎橫突、樞椎棘突,均可找到壓痛點或硬結,條索狀物,確定治療點。

  2) 對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應用三步定位法[10]定位。

  第一步,神經定位診斷:根據患者主訴的疼痛、麻木部位,依據臂叢神經的分佈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對頸椎患病的部位作出初步定位診斷;

  第二步,根據第一步的定位診斷結果,對相對應的頸椎及其上下2個椎體的棘突、棘間、關節突關節和橫突進行觸診檢查,觸清棘突是否有偏歪、關節突有無隆起和左右橫突是否對稱,若有異常,則應檢查是否同時有壓痛和病理陽性物――硬結、條索狀物、磨擦音等;

  第三步,影像學定位:觀察頸椎X線五位片、頸椎CT或MRI片,注意是否有棘突偏歪,椎間隙變窄,生理曲度變直、反弓、成角,韌帶鈣化、雙突影,雙邊影,椎體滑移,骨質增生以及頸神經根受壓,若有,確定其發生部位。

  綜合以上三步定位檢查,即可對病變頸椎節段精確定位。若患者症狀、體徵與影像學不符,則以前者為主要定位依據。

  3
)對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觸壓C6~7棘突及兩側、樞椎棘突及兩側或C4棘突及兩側可找到壓痛點或硬結,條索狀物,再根據頸椎側位X片,仔細查詢這三個部位有無頸椎微小錯位,以確定治療部位。

  4 )對混合型頸椎病,則綜合上述定位手段進行定位。

  3、3、3 針刀閉合性手術

  於上述治療點,按針刀閉合性手術的四步進針規程、頸椎的針刀手術入路和手術方法[11]進行治療。要達到針刀手術的預期效果,熟悉頸部精細解剖,體表投影是基礎,準確定位是前提,縱疏橫剝、鏟剝、切割是手段,針刀是否到位是關鍵。

  3、3、4 手法

  根據頸椎X線片提示的骨關節異常情況,選用針刀醫學手法學中的頸椎手法分別予以矯正。需要注意的是對沒有骨關節錯位的病人,針刀術後也應使用針刀手法學的拔伸彈撥手法,以鬆解殘餘的粘連,疤痕。手法後均予以頸託外固定7天。

  3、3、5 藥物理療

  針刀術後常規抗生素預防感染三天,中藥疏筋活血,針刀術後72小時以後選用理療措施,促進手術部位康復。

  3、3、6 療程

  一療程包括一次針刀手術,一次手法及術後用藥理療。3次為一療程,每療程間隔5~7天。對輕、中度頸椎病,一個療程治癒,少數重度病人兩個療程內治癒。

  如治療兩個療程無效,應考慮診斷不對,針刀治療點選擇不正確,針刀手術不到位,或者手法未能糾正骨關節的錯位等因素。

  綜上所述,針刀醫學是一門新興的醫學學科,由於學習針刀的醫生所屬專業不同,西醫針刀醫生常常重視針刀作用,而忽略手法的作用,中醫針刀醫生則相反,所以臨床上常常出現因施術醫生不同,療效差異很大的現象。故西醫醫生應學習中醫學的經絡學、手法學和中藥配伍,中醫醫生應學習西醫學的生理解剖,現場急救等相關知識。

  總之,不管你過去的學科如何,只要採用針刀治療頸椎病,就必須掌握針刀醫學關於頸椎病的發病機制的基礎理論,熟悉針刀醫學的頸椎病分型與西醫頸椎病分型之間的內在關係,遵循針刀的治療原則,針刀精確鬆解,手法穩準到位,藥物理療及時應用,只有這樣,方可達到預期的療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