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診療 早產兒、巨大兒、雙胞胎怎麼合理餵養?
對足月小樣兒、早產兒、巨大兒及雙胞胎要採取相應的餵養方法。有家族過敏史或有過敏史的嬰兒要採取特殊餵養。本文介紹幾種特殊嬰兒的餵養方法。
足月小樣兒的餵養方式
凡胎齡處在38~42周,出生體重<2 500 g的嬰兒,稱為足月小樣兒。小樣兒主要表現為消瘦,是胎內營養不良影響了胎兒的正常生長。因此,小樣兒應按照營養不良兒的原則餵養,同時考慮到小樣兒的代謝比同體重的早產兒高,熱量需要也多,早期足量餵養非常重要。這不但可以防止低血糖的發生,有利於體重增長,還有利於腦神經膠質細胞生長,減少智力低下等後遺症的發生。
方式:充足營養,儘快增加體重
小樣兒的營養特點,主要是儘快增加其體重。恢復在子宮內成長的正常速度是決定小樣兒以後健康的關鍵。小樣兒較體重相似的早產兒容易餵養,因為足月小樣兒在母體內孕周並不少,所以各臟器的發育和生理上的成熟基本上與足月初生兒相仿,主要差異是由子宮內供應養分不足與缺氧,在胎內把肝糖原消耗殆盡,皮下脂肪也被動用,因缺氧導致胎糞排入羊水,從而汙染面板或被吸入和吞嚥,娩出時往往呈現窒息、酸中毒和低血糖。小樣兒的胃容量較早產兒大,肝功能較早產兒成熟,如能及時補足營養,發生生理性體重下降也較少。
小樣兒出生後住在醫院已經接受補充葡萄糖和適量礦物質的處理。對不同出生體重的小樣兒,要採取不同的餵養方式。接近2500g的小樣兒可直接吸吮母乳,<2300 g小樣兒吸吮母乳有困難者,可把人乳擠出裝入奶瓶,套上舊的軟橡皮奶頭餵哺。母乳餵養者,開始時每日喂8~10次,每次5~10min,如嬰兒在吸奶時無疲勞和食慾減退現象,可適當延長吸吮時間。
如母親無母乳,足月小樣兒也可採用人工餵養,應選擇小樣兒的配方奶,以半脫脂較為理想,因為它對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差,而對糖消化吸收好,蛋白質為次。人工餵養奶瓶的奶頭也以舊的軟奶頭為好,開孔2~3個,孔的大小以倒置時奶液成滴流出為宜。如流奶太快,嬰兒來不及吞嚥,易引起嗆咳甚至會發生窒息的危險;如流奶太慢,吸吮時費力,易使嬰兒疲勞而拒食。足月小樣兒體內維生素、無機鹽貯存量少,生長速度又快,應在醫生指導下及時補充維生素D、鈣、磷、鐵劑等營養素。
早產兒的餵養方式
早產兒是指胎齡<37周,出生時體重<2500 g,身高<46cm的嬰兒。嬰兒早產的原因很多,孕婦高血壓、急性感染、重體力勞動或多胎等都可引起早產。
方式:少量多餐,儘量母乳
早產兒個子小,體重低,有的機體發育還不太成熟,對生存環境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弱,在餵養時應採用特殊方法。早產兒要儘早開始喂,生活能力強的,可在出生後4~6 h開始喂。體重<2 000 g的,可在出生後12 h開始喂,情況較差的,可在出生後24 h開始喂。先喂5%~10%葡萄糖液,每2h1次,每次1~3匙。24 h後可餵奶。
由於早產兒口舌肌肉力量弱,消化能力差,胃容量小,而每日所需能量又比較多,因此可採用少量多餐的餵養方法。一般體重1 500~2 000 g以下的嬰兒,每日分8次餵哺,不能耐受者可分成12次餵哺。母乳最適合早產兒的口味和消化能力,要盡一切可能用母乳(包括初乳在內)餵養。母乳餵養的早產兒,發生消化不良性腹瀉和其他感染的機會較低,嬰兒體重會逐漸增加;若用人工餵養,應以早產兒配方奶為宜。
有些早產兒在最初幾天往往吸吮能力差,可先擠出母乳,再用滴管滴入口內。注意動作要輕,不要讓滴管劃破孩子的口腔黏膜。每2~3 h喂1次。幾天後再直接用母乳餵哺。人工餵養與此相仿。新生兒期每日可餵奶10~60 mL不等。如嬰兒生長情況良好,則夜間可適當延長間隔時間,這樣可以在保證攝入量的基礎上逐步養成夜間不喂的習慣。餵奶量可按早產兒配方奶推薦量說明餵養。
早產兒早期應補充維生素E,每天10 mg,分2次服。複合維生素B,1片/次,2次/d;維生素C,50 mg/次,2次/d。從第2周起每日補充濃縮維生素AD製劑,劑量從每日1滴,以後逐漸增加。出生3個月後,補充鐵製劑,以硫酸亞鐵為宜,0.3 g/d,分3次服用。上述補充措施應在醫生指導下執行。
巨大兒的餵養方式
出生時體重>4 000 g的嬰兒在醫學上稱為巨大兒,這可能與遺傳因素及孕婦的營養狀況有關。母親患有糖尿病或懷孕時食量特別大者,往往容易生出巨大兒。
根據嬰兒情況調整飲食
在懷孕期間要與醫生配合,適當控制胎兒的體重,對母親與胎兒都有益處。巨大兒並不一定都是病態,對那些出生時體重過重,而肌肉骨骼堅實的嬰兒,餵養量應以嬰兒體重與正常體重的平均值來計算。如正常新生兒平均出生體重3 kg,該嬰兒的體重為5 kg,那麼就按4 kg嬰兒的餵養量給予餵養。當然這是一種建議,可以參考醫生的意見確定嬰兒的餵養方案。如果嬰兒吃得多,身體長得也結實勻稱,身高與體重同步增長,這種情況就應該給予嬰兒足夠的餵養量,以充分滿足嬰兒生長髮育的需要。如果嬰兒只增體重不長個,肌肉鬆弛不結實,那就要考慮餵養是否有問題。
不合理的餵養引起的虛胖嬰兒,一般肌肉不結實,有貧血症狀。這種嬰兒的消化功能不正常,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也不強,容易生病。對這樣的嬰兒應適當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供應,有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鋅製劑,維生素A、維生素D或魚粉類等,同時適當減少澱粉類的餵養量。等嬰兒長到5~6個月以後,可適當增加魚肉和雞蛋的供應,使嬰兒體重緩慢增加,並使嬰兒的肌肉、骨骼堅實起來。巨大兒往往食量較大,母乳有可能不夠吃,這時可以採取混合餵養。有的父母怕嬰兒吃不飽,就在嬰兒的奶中新增米粉、奶糕等,這些輔食以澱粉為主,由於營養密度較低,對巨大兒來說是不合適的。
雙胞胎的餵養方式
大多數雙胞胎兒都會早產,以致先天不足,體重較輕(50%左右在<2 500 g);因為個子小,發育不成熟,生活能力比正常單胎兒差,故應採用特殊方法餵養。
少食多餐,母乳餵養為佳
早產雙胞胎兒與足月兒不同,他們的吸吮能力差,吞嚥功能不全,易發生嗆奶,而且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差,極易溢奶。因此宜採用少食多餐的餵哺方法。
雙胞胎出生後12 h,就要餵哺糖水20~50 g。這是因為雙胞胎兒體內糖原貯備不足,若飢餓時間過長,可能會發生低血糖,影響大腦的發育,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產後應儘早開奶,如果是足月雙胞胎,條件允許也可以提前嘗試吸吮母乳。在第2個小時內可喂1~3次母乳。
此後,體重<1 500 g的新生嬰兒,每2 h餵奶1次,每24 h要餵奶12次;體重1 500~2 000 g的新生嬰兒,夜間可減少2次,每24 h餵奶10次;體重>2 000 g的新生嬰兒,每24 h要餵奶8次,每3 h餵奶1次。採用這種餵奶方法是因為雙胞胎新生嬰兒身體瘦而輕,熱量散失較多,熱量需要按體重計算比單胎足月兒多。雙胞胎兒以母乳餵養為佳,因為只有母乳才能適應早產兒消化功能不全的狀況。如早產雙胞胎兒吸吮、吞嚥能力差,可用吸乳器將母乳吸出,再用滴管或嬰兒胃管餵食。若無母乳或母乳不足,可用配方奶餵養。
雙胎的母親,其乳汁是夠2個新生兒食用的。在餵養方法上應採取一個乳房餵養一個小兒。但每次餵奶時,應該讓2個孩子互相交換吸吮一側乳房,因為孩子的吸吮能力和食量有差異,每次交換吸吮,有助於兩側乳房均勻地分泌更多的乳汁。哺乳的母親要承擔2個孩子的奶量,這就需要加強營養豐富的液體飲食,如魚湯、豬蹄湯和雞湯等。每天至少需3 000 mL,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乳汁不足時,體重較輕或體質較弱的嬰兒應以母乳餵養,另一個用配方奶餵養。
由於孕婦在孕期要孕育2個胎兒,營養素攝入往往不足,導致雙胞胎兒體內各種營養貯備較少,因此,要儘早給雙胞胎兒新增營養素。雙胞胎兒出生第2周開始增加含維生素C豐富的鮮橘汁、菜湯。為預防雙胞胎兒患佝僂病,從出生第2周起,可以補給魚肝油,1次/d,1滴/次,以後逐漸增加到3次/d,2滴/次。出生1個月後,可讓雙胞胎晒太陽,以增加其自身維生素D的合成。為了預防雙胞胎兒患缺鐵性貧血,從第5周起,可考慮鐵滴劑補充。另外,雙胞胎抵抗力差,奶瓶、湯匙等應注意消毒,以防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三胞胎也可按上述方法交換吃母乳,但多數母親的乳汁不能同時滿足3個孩子的要求,應不同程度地新增牛奶及代乳品。一般認為三胞胎的孩子在每次餵奶時,最好2個孩子喂母奶,另一個孩子吃配方奶,每次輪換。換句話說,應該讓3個孩子都能夠輪流吃上母乳,做母親的不能因麻煩而忽視這一點。這樣,雖然吃到的母乳量不多,但母乳畢竟營養豐富,含有大量免疫物質和抗體,能增強小兒機體抵抗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