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內分泌代謝科 主任醫師 汪曉霞

  在日常糖尿病的診治過程中,經常遇到患者提這樣的問題:醫生,這種藥會不會傷肝傷腎?

  面對此類問題,我都會不厭其煩地對藥品的安全性進行解釋,消除其用藥顧慮。

  的確,現實中為數不少的患者對西藥口服降糖藥存有戒心,一旦服上藥便惶恐不安,生怕哪一天把肝腎吃壞。於是有些患者熱衷於尋求宣傳中“不傷肝不傷腎”的偏方;血糖波動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導致病情加重。

  那麼降糖藥物是否真的像傳說的那樣,長期服用會導致肝腎損害呢?

  常言道:“是藥三分毒”,只要是藥物就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就連中藥也不例外,但病人不宜將藥物的不良反應誇大。

  事實上,臨床使用的各種正規口服降糖藥物都是經過層層篩選,在反覆的動物實驗和多年的臨床驗證基礎上得到確認安全有效的藥物,不良反應並不嚴重。因此,患者大可不必顧慮太多,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在允許的劑量範圍內服用,藥物的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一般不會對肝腎造成不良反應。

  我們拿最常見的二甲雙胍舉例:民間傳言長期服用雙胍類藥物會使病人肝腎功能慢慢衰竭。事實是,在國內外2型糖尿病治療指南中它作為一線用藥,恰恰是控制高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的最佳良藥。

  二甲雙胍來自於植物山羊豆,1922年便在愛爾蘭合成,如今已廣泛應用94年,是第一個被證明能預防糖尿病的藥物,也是被批准可用於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藥。

  二甲雙胍不僅作為降糖藥物備受推崇,近年來研究證明,二甲雙胍非但沒有肝腎損害,還有保護心血管,抗腫瘤、抗衰老的功效。但如果患者存在肝腎功能不全,則要禁用二甲雙胍,換用胰島素治療。

  這是因為腎功能不全時,二甲雙胍經腎臟排洩受阻,容易造成藥物蓄積並誘發乳酸酸中毒。

  眾所周知,藥物進入體內後大都要經過肝臟代謝,然後再經腎臟排出,如果患者肝腎功能正常,就能保證藥物在肝臟及腎臟正常代謝排出,而不會因藥物蓄積對肝腎功能造成影響,有些糖尿病患者出現肝腎功能異常,多是由於其自身血糖、血壓、血脂等代謝指標控制欠佳所致,與藥物關係不大。

  事實上,長期高血糖對肝腎功能的損害要遠遠超過降糖藥物對肝腎的影響,降糖藥物給患者帶來的益處要遠遠超過它的不良反應,良好的血糖控制本身就是對肝腎最好的保護。

  都說藥品是把雙刃劍,但往往掌握好它的劑量與適應徵,藥品便會成為你手中的一個既不傷身害體又能斬斷高糖妖魔的有力武器。糖尿病的終身治療是一條佈滿荊棘的小路,路上難免伴有困苦與坎坷,但只要遵從醫囑、合理用藥,您的健康便有了保證,收穫的便是滿路荊棘變繁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