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放療科 主任醫師 徐向英

  目前,肺癌的發病率和致死率已經位於所有癌症之首。在我國,70%、甚至80%以上的肺癌病人確診時已經屬於中晚期而無法接受手術,必須採取以放療或化療等多種方法的綜合治療才能取得比較好的療效。

  惡性腫瘤目前的治療主要依靠手術、放療和化療等三項主要治療手段。這三大治療手段對腫瘤治療相對貢獻率分別為:手術可治癒的惡性腫瘤佔22%(48.9%)、放射治療可治癒的惡性腫瘤佔18%(40%)、化療可治癒的惡性腫瘤佔5%(11.1%)。當然,隨著腫瘤的基礎研究的不斷進步、放療治療裝置的不斷更新、新的靶向藥物的出現,期待有更多的早期的惡性腫瘤得到控制或治癒。

  放射治療―肺癌治療的主要手段

  作為黑龍江省腫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長、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學分會的常務委員、黑龍江省放射腫瘤學會及省抗癌協會放療專業委員會兩學會的主任委員、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的徐向英主任講到:放射治療是惡性腫瘤綜合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放射療法是主要針對腫瘤病灶的一種區域性治療手段,即可單獨應用於肺癌等惡性腫瘤的治療,也可以同手術、化療等方法聯合應用,來提高腫瘤的區域性控制率,改善長期生存。

  而談到徐向英主任擅長的肺癌放射治療及綜合治療,徐主任介紹到:目前國內、外大量循證醫學的研究結果認為:肺癌在其治療的不同階段中,都必須要有放射治療手段的參與。如53.6%的小細胞肺癌患者在首程治療需要放療的參與,64.3%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首程治療需要放療的參與;45.6%的小細胞肺癌患者病程的不同時期需要放療的參與,而45.9%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病程的不同時期需要放療的參與。放療是區域性殺傷癌腫病灶的一種手段,在肺癌治療中的應用相當廣泛。多數肺癌病例在明確診斷時病變範圍已較廣泛,出現遠處轉移或因全身情況不良等情況,不適合施行手術治療者應考慮放射治療,可以較好的控制腫瘤、延長生存期。如果一個肺癌的病人,沒有特殊的內科合併症等情況而僅接受的手術、放療或化療單一的治療手段,顯然是不符合肺癌的治療原則的。

  精確放療―準確殺滅腫瘤、減少正常組織的損傷

  在肺癌的治療上,放射治療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療手段。可以提高肺癌的區域性控制率,達到減少區域性復發,提高遠期生存的作用。既往採用普通外照射技術實施放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但是由於正常組織損傷大,副反應明顯,嚴重的限制了放療的應用。近幾年開展的三維適形放射治療(3DCRT)、調強放射治療(IMRT)等技術是應用於腫瘤放射治療的一種高科技的放射治療技術,即照射野在形狀在三維方向上與腫瘤實際的形狀完全一致,另外,照射野內部的任何一點的照射劑量是完全相等,周圍的正常組織所受劑量明顯減少。正因為要求條件比較高,治療的範圍更加精確,因此實施治療時,首先要進行個體化體膜、體架或真空墊的固定,然後再CT模擬定位機下進行薄層掃描,將得到的影象傳到治療計劃系統,有醫生勾畫出應該治療的腫瘤區,周圍的亞臨床區,及需要得到保護的重要功能部位。由專業的物理人員進行治療計劃的計算,最後將得到的理想治療方案在治療機上實施。其優點是定位準確,射線僅僅照射腫瘤區域,對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或功能器官僅產生很少或不產生較大的副損傷,在肺部放療時,心臟及脊髓組織收到的照射非常小,即便是接受了全程的放射治療,區域性放療反映比較輕微,幾乎沒有發生嚴重放射性肺炎的病例,以往不能接受肺部放射治療的一些肺功能不佳、高齡病人的放射治療適應症也隨之放寬。由於治療損傷輕微,三維適形放射治療、調強放射治療可以提高腫瘤的區域性治療劑量,達到提高區域性控制率的目的。

  徐向英教授還談到:放療時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放射劑量的確定。腫瘤放射量的大小一般應根據腫瘤病理型別,放射野大小,腫瘤周圍組織的情況,射線的性質和病人的耐受程度,治療後病灶退縮的程度和可能獲得的最小複發率等決定。由於腫瘤的區域性控制率取決於放療劑量,即提高區域性放療劑量和區域性腫瘤控制率是成正比的。三維適形放射治療照射腫瘤範圍準確,對腫瘤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比較小,因此,可以對合適的病人適當地提高照射劑量,可達到提高肺癌區域性控制率的作用。一般地講,明確了放療的目的,就可以基本確定每次輻射劑量、次數和時間,精確設計治療方案和附加治療,爭取在規定劑量內達到最佳療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不宜任意加大放射劑量。應該重視人體每一特定部位一般只能進行一療程放療,為此應按時進行放療,以取得理想即時療效,並爭取根治。

  影像引導放射治療―肺癌放療的又一新剋星

  眾所周知,因呼吸運動導致了50%以上的肺部腫瘤在放射治療過程中,會隨著呼吸運動而發生超過5m以上的位置移動,因此造成腫瘤靶區的漏照和增加了正常組織的受照射體積。在患者自由呼吸狀態下對下肺部腫瘤進行CT掃描,結果顯示肺下葉腫瘤頭腳方向平均位移為9.1mm(3.4~24.0mm),左右方向平均位移為10.1mm(0~22.0mm),上中葉腫瘤頭腳方向平均位移是6.2mm(2.4~11.3mm)。肺下葉腫瘤平均運動幅度要大於肺部其他位置的腫瘤,並且以頭腳方向上的位移最為顯著。鑑於以上理由,近年來正在國內、外廣為開展的影像引導放療(IGRT)技術,就是充分考慮瞭如肺臟的呼吸和腹腔臟器的蠕動運動、日常放療時的擺位誤差以及治療中腫瘤靶區的收縮等造成的在治療過程中和分次治療間產生的移動和誤差,而引起放療劑量分佈的變化和對治療計劃的影響等因素,在患者進行治療前、治療中,通過實施四維-CT掃描等多種模式及融合影像,對肺部腫瘤及正常器官進行適時的監控並調整治療條件,使照射野緊隨靶區而改變,照射靶區更加精確,同時採用呼吸門控技術,即在呼吸週期中的特定時相同步進行高劑量的放射治療,減少腫瘤的漏照,並使正常組織的不良反應在可耐受的範圍之內,期待提高腫瘤的區域性控制率和生存期。

  影像引導放射治療的重要性

  在肺癌的放射治療過程中,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影響腫瘤實際照射劑量的分佈,造成腫瘤脫靶和(或)正常組織損傷的增加。

  ①腫瘤和周圍正常器官組織的位移,包括治療間和治療中位置變化。治療間位移主要指靠近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的器官,隨著胃腸道、膀胱的狀態及患者體重的改變有不同程度位移。治療中位移主要指照射中呼吸運動、心臟跳動和不自主的肌肉收縮對胸、腹部器官的影響。

  ②擺位誤差是影響放療精度的重要因素,即使是固定較好的頭頸部腫瘤也不例外。擺位裝置、CT與治療床之間形狀的不一致,以及不同材料造成緩衝能力的不一致,使患者的擺位和計劃體位之間存在系統誤差。由於體表劃痕的寬度和技術員的因素,使每天患者的治療體位與計劃體位存在隨機誤差。

  ③有可能出現在影像診斷和計劃階段及實際治療階段的錯誤資料傳送以及設計、標誌或治療輔助物,如補償物、擋塊和制動系統的位置錯誤。如果器官運動、變形和各種誤差使腫瘤(靶區)及危及器官偏離射野,將會出現腫瘤的欠劑量和危及器官的過劑量照射。

  ④在放療過程中,腫瘤的體積會隨著照射劑量的增加而有所改變,使正常組織受量增加。患者自身因素(治療期間體重變化等)也會引起照射野與靶區位置不符合。為解決這些問題,將放射治療機與成像裝置結合在一起,在治療時採集有關的影象資訊,確定治療靶區和重要結構的位置、運動,並在必要時進行位置和劑量分佈的校正。因此,影像引導放射治療(IGRT)這一種四維的先進精確放射治療技術,不僅在三維放療技術的基礎上加入了時間因數的概念,更充分考慮瞭解剖組織在治療過程中的運動和分次治療間的位移誤差,如呼吸和蠕動運動、日常擺位誤差、靶區收縮等引起放療劑量分佈的變化和對治療計劃的影響等方面的情況,在患者進行治療前、治療中利用各種先進的影像裝置對腫瘤及正常器官進行實時的監控,並能根據器官位置的變化調整治療條件使照射野緊緊“追隨”靶區,使之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精確治療。

  精確照射確保放療劑量的提升―有望延長肺癌的生存期

  醫生:以往影像學檢查的不夠完善和靶區勾畫的不精確,造成了靶區勾畫出現不同程度的誤差。因而導致腫瘤照射的靶區較大,不能或者無法提高腫瘤的放療劑量,影響了肺癌的遠期生存。影像引導放療技術可以在放療過程中,對肺癌放射治療的計劃靶區每週進行調整,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腫瘤區域性的照射劑量,同時又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並確保形狀複雜並處於運動狀態的腫瘤投照準確的劑量,使治療時患者的靶區位置與放療計劃中靶區的位置更符合,減少正常肺組織及腫瘤的受照劑量,可進一步提高肺癌的區域性控制率,期待延長肺癌的遠期生存。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