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治醫師 劉珍烈

  從醫多年來,發現很多人對於新生兒黃疸,存在認識上的誤區,特別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們,更是如此,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黃疸是正常的,自己會好,不需要治療。

  2、黃疸就是“黃鎖”,可以通過“放鎖”(針刺)和吃“中草藥”治療。

  3、黃疸是生理性的,和吃母乳有關,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4、新生兒太小,黃疸不能處理它,等滿月以後再說。

  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新生兒黃疸可以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母乳性。生理性黃疸的特點為:①一般情況良好;②足月兒2~3天出現黃疸,4~5天達高峰,5~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2周;早產兒黃疸多於生後3~5天出現,5~7天達高峰,7~9天消退,最長可延遲到4周;③每日黃疸指數升高<5;④黃疸指數足月兒<12.9,早產兒<15。但有資料表明,小早產兒黃疸指數<10可發生膽紅素腦病。

  病理性黃疸有以下特點:①黃疸在生後24小時內出現;②重症黃疸,黃疸指數足月兒>12.9,早產兒>15,或每日上升超過5;③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④黃疸退而復現;⑤直接膽紅素>2。對病理性黃疸要積極查詢病因,並積極治療。

  母乳性黃疸,發生率約1%的母乳餵養嬰兒。其特點為:黃疸多於生後3~8天出現,1~3周達高峰,6~12周消退,停止母乳餵養3~5天,如黃疸明顯減輕或消退有助於診斷。

  因此,識別黃疸的分類,糾正對黃疸認識上的誤區,是對黃疸的診斷和治療的關鍵。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