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腎內科 主治醫師 陳輝

  磷是體內重要的元素,參與多種生理功能。磷的吸收場所是小腸,而腎臟是磷的排洩的主要器官。當慢性腎臟病患者出現腎功能的減退,磷的排洩減少,產生高磷血癥。自慢性腎臟病3期起,即腎小球濾過率<60ml/min?1.73m2,逐漸出現高磷血癥。腎功能越差,高磷血癥的比例越高。

  在透析患者中,高磷血癥的發生率可高達50%。 慢性腎臟病患者長期高磷血癥刺激體內產生一系列的後續反應,包括低血鈣、繼發性甲狀旁腺激素(PTH)亢進等的異常,從進而產生骨轉化異常,以及血管和軟組織鈣化等。臨床表現為溶骨、骨痛、骨軟化;大血管及心臟瓣膜的鈣化、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異常,極大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更嚴重的是,近年來的研究資料顯示,血磷增高可增加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高磷血癥被認為是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獨立危險因素。由此可見,控制血磷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少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慢性腎臟病患者發生高磷血癥後可通過減少飲食磷的攝入、使用磷結合劑減少腸道對磷的吸收,以及對已進入透析的患者通過透析清除磷等方式控制血磷。減少飲食中磷的攝入是控制血磷的基本措施,直接從源頭減少磷進入體內,無論是透析的患者,還是非透析的慢性腎臟病患者都是必要的。往往富含蛋白的食物中磷的含量也很高。適當的限制蛋白質攝入可以有效的限磷。但是同時應避免過度限制蛋白質導致的營養不良及熱量缺乏。

  因此,選擇蛋白/磷比值高的食物既能保證營養狀況又不增加磷負荷,是優選的限磷食物,比如雞蛋蛋白,雞胸肉等。而燕麥、豆腐乾、乾貝、豬肝、乳酪、蛋黃、堅果、口蘑等食物屬高磷食品,應儘量避免。火腿腸、巧克力、可樂、芝麻醬中含磷量高,不應食用。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食品加工的工業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使用加工食品。食品新增劑中含有大量的磷,也是不可忽視的磷的來源,應減少食用。

  本文系陳輝醫生授權釋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