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乳腺科 副主任醫師 尹麗俠

  隨著腫瘤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腫瘤治療的理念不斷更新,抗腫瘤藥物尤其是靶向治療藥物日新月異,使腫瘤精準治療備受科學家與臨床專家的關注。回顧近代內科腫瘤學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傳統的細胞毒類藥物治療階段,新興的分子靶向治療階段,充滿期待的精準治療階段。

  細胞毒類藥物治療難以克服的侷限性

  細胞毒類藥物治療是腫瘤內科治療的傳統方法,但存在其難以克服的侷限性。首先,由於細胞毒類藥物對正常組織細胞具有殺傷作用,在抗腫瘤治療的同時帶來的毒副作用讓很多患者不能耐受。再者,細胞毒類化療藥物在治療對化療藥物不敏感的腫瘤型別時療效很差。另外,應用一段時間後,有些腫瘤會出現耐藥現象,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佳甚至腫瘤復發和轉移。這些問題直到今天還沒有被攻克,抗腫瘤細胞毒藥物治療的發展進入了瓶頸階段。

  分子靶向治療

  腫瘤內科治療的希望

  隨著腫瘤分子生物學的進展,科學家們對腫瘤疾病有了更多新的認識。癌症不再是單一的一種疾病,按照分子亞型的分類可以是多種。比如,乳腺癌可以分為4個亞型:激素受體陽性、Her2陰性;激素受體陽性、Her2陽性;激素受體陰性、Her2陽性;三陰性。臨床醫生要根據不同的亞型,選擇乳腺癌患者適合的抗靶點藥物和治療方案。

  然而,隨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的應用,腫瘤耐藥問題不斷顯現。但一系列新型靶向藥物的湧現,讓科學家和腫瘤科醫生看到了曙光,僅2014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就批准了9種抗腫瘤新藥,並且均為靶向治療藥物。由此可見,靶向治療為腫瘤患者,尤其是難治和耐藥患者帶來了希望。

  精準治療

  革命性改變

  精準醫學是以個體化為基礎,以基因和蛋白組學研究為前提,以大資料分析為主要手段的一種新型醫學模式。其本質是對大樣本人群和特定疾病型別生物標記物進行分析與鑑定、驗證與應用,從而精確地尋找到疾病原因和治療靶點,聯合分子影像和大資料的方法制定最佳治療方案,實現對於疾病和特定患者的個體化精準治療,最終達到高效、低毒、低費用的治療目的。

  隨著基因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基因圖譜的最新資料顯示, 90%的腫瘤患者存在基因突變、拷貝數的變化以及基因融合現象,因此將來可能會以特異基因型別來對腫瘤進行分類,如EGFR、HER2等。這也意味著腫瘤治療的主流趨勢將是“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即具有相同基因改變的不同器官腫瘤患者,將接受相同的藥物治療。

  精準醫學讓患者能在正確的時間獲得正確劑量的藥物治療,從而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最小毒副作用,最高生活質量的目的,開創傳統細胞毒類藥物、分子靶向藥物以及免疫治療手段相結合的革命性改變。

  腫瘤精準治療

  腫瘤患者的“定製”醫療

  目前,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對精準醫學寄予希望。正如我國著名腫瘤學家詹啟敏院士所總結的,腫瘤的精準醫學是一種基於腫瘤患者“定製”的醫療模式,主要體現在精準醫學診斷和精準治療。將來的抗腫瘤臨床研究一定會以基因為線索,找出腫瘤的驅動基因,進行轉化研究,從而指導臨床。對於經過有效的標準治療後出現耐藥的患者,在沒藥物可選的情況下,可重新進行組織或血液的基因測序,觀察是否有新的基因變異問題,以此找到可能有效的藥物。

  展望未來,抗腫瘤精準治療之路還很漫長,因為影響癌症治療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疾病本身、患者的既往情況、合併症、遺傳背景、生活方式以及環境因素等。如何攻克腫瘤,一直以來是科學家和腫瘤臨床醫生們面臨的巨大挑戰,面對這個挑戰,不可忽視的一個事實是:中國人有異於外國人的表觀遺傳學和中國腫瘤與歐美腫瘤在疾病譜方面的差異。因此,中國人應該最終研究出自己的遺傳基因資料,走出一條更適合自己的、有中國特色的抗腫瘤精準治療之路。腫瘤精準治療,已經漸行漸近!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