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風溼免疫科 主任醫師 沈凌汛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難治性疾病,很多患者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很多的誤區,其結果不是患者在數年以後發生了四肢關節變形或癱瘓,就是因為用藥方法不對而產生嚴重的藥物副作用。其實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如果能夠避免治療中的各種誤區,嚴重的藥物副作用和癱瘓臥床的惡劣結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有些患者的關節變形也是可以減輕或延緩發生的。

       女青年小王,大學畢業後在星級賓館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半年前不幸患上類風溼關節炎。到醫院看病以後,醫生給她開了一些抗風溼的藥物,她吃了一段時間,覺得效果很好,也沒有什麼胃痛,腹痛等不良反應。但是有一天,她突然發生了胃出血,結果是住院、輸血和手術,醫藥費花了很多,胃還切除了一大半,手術以後身體狀況也明顯變差。從此,小王再也不敢服用抗風溼的藥,終日忍受著疼痛的折磨,眼看著關節漸漸變形,她幾乎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悲劇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小王一直以為藥物應該空腹吃才能夠完全吸收,所以她長期空腹吃藥,一直到發生了胃出血。在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藥物副作用就是胃出血或胃穿孔。一旦發生了胃出血或胃穿孔,就會給以後的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象小王的這種情況非常多見。

       那麼怎樣用藥才比較安全呢?首先是儘可能地選擇安全性比較高的藥,如奧溼克(裡面即含有抗風溼的藥又含有保護胃腸的藥)、瑞力芬(非酸性的藥)、尼美舒利(最新的抗風溼藥,對胃腸損害很輕)。不要長期服用一些安全性不高的老藥,否則在短的時間內好象節約了很多錢,但是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如果發生了藥物副作用,不僅要花費更多的錢來治療,而且還會造成一些不可彌補的損傷。第二個方法是儘量安排在飯後服藥或者是在吃飯的中間服藥(但是某些腸溶片卻應該在飯前吃),服藥後多喝點水可以降低藥物在胃腸道的濃度,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作用。第三個方法是可以同時服用一些保護胃的藥物,如雷尼替丁和奧美拉唑等等。第四是不要同時服用兩種消炎止痛的藥物,並且儘可能地減少服用消炎止痛藥物的劑量。怎樣才能減少消炎止痛藥物的劑量呢?那就是要聯合應用慢作用的抗風溼藥。

       另一個誤區就是很多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只滿足於減輕關節的疼痛,不積極想辦法防止關節變形,因而僅長期服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西藥或某些中藥。有些病人對治療失去了信心,不再定期到醫院看病或檢查,也不再關心有什麼新的治療方法出現。每天吃一點止痛的西藥或中藥,過一天算一天,一直到最後出現了癱瘓才無可奈何地去住院治療,但為時已晚,關節已經變形強直而難以逆轉。我曾經接診過兩位老年類風溼關節炎的女性患者,一位患者服用中藥長達九年,一天也沒有中斷,另一位患者也是不間斷地服中藥已經八年。我去會診時兩位老人已經癱瘓不起,雙手明顯變形呈雞爪一樣,不能拿筷子,不能自己穿衣。這兩位老人平時服用中藥以後好象關節的疼痛能夠減輕一點,但就是關節變形一年比一年明顯,中藥一停就癱瘓不起。類似的情況常見於很多中老年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現在治療類風溼關節炎不能夠再侷限於緩解關節腫痛,而應該著重防止或減緩關節畸形的發生。遺憾的是醫學研究還沒有能夠證明單純地服用中藥或消炎止痛的西藥就能夠防止或延緩關節畸形的發生。

       什麼藥物能夠防止或延緩關節畸形的發生?世界各國的醫學研究都證明慢作用的抗風溼藥具有這樣的作用,這些藥物包括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氯喹,瑞得,青黴胺等。慢作用的抗風溼藥不僅能夠消炎止痛,改善症狀,減少長期服用的消炎止痛藥物的劑量,而且可以減緩關節畸形的發生。如果正確的應用,副作用相當小。國外有很多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目前都在長期服用這類藥物數年以上,一般沒有出現明顯的副作用,而他們的生活質量卻明顯地得到提高。值得高興的是現在幾乎每2~3年就有一種新的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藥物或方法產生,相信以後因類風溼關節炎而產生關節畸形或殘廢的病人會越來越少。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