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任醫師 張莉峰

  癲癇是一種慢性疾病,可遷延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對患者身體、精神、婚姻以及社會經濟地位等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對癲癇的治療往往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我們保持正確的認識,方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錯誤的認識可能會貽誤病情,造成嚴重不良後果。

  以下認識誤區極不利於癲癇的治療:

  1、急於求成心理。不少患者和家屬認為癲癇可以短期治癒,急於求成,街頭巷尾張貼的各種各樣包治癲癇的廣告宣傳就恰恰迎合了患者和家屬的這種心理,許多人道聽途說,上當受騙。有些患者和家屬信奉偏方治大病,造成患者病情延誤和沉重的經濟負擔。

  2、迷信中藥偏方不少患者和家屬聽信各種各樣的廣告宣傳,認為中藥治療癲癇副作用小、療效好,而且能夠斷根,西藥副作用大,只能控制症狀,不能斷根,錯誤地認為中藥優於西藥治療癲癇。其實,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實單純使用一種中藥就能有效地控制癲癇。專家對現在流行使用的一些中藥製劑進行分析發現:95%的中藥製劑內含有一種到多種西藥成分。長期服用這類成分複雜的中藥,是導致難治性癲癇的重要原因。至於中藥、偏方能夠根治癲癇的廣告宣傳更是無稽之談,純屬騙人之舉,不可輕信。

  3、忽視維持治療。癲癇病是一種慢性的腦部功能障礙性疾病,需要長期維持治療,由於病人及其家屬缺乏充分的認識及足夠的思想準備,忽視維持治療,一旦癲癇控制較好,思想上便不重視,少服或漏服藥,不遵醫囑按時服藥,不能堅持正規服藥,是癲癇病人最常見的錯誤,也是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因此,家屬有責任監督病人按時服藥,注意維持治療,服藥時間的長短,應按醫囑。

  4、隨意聯合用藥不少患者和家屬認為用藥越多,治療效果越好,以致重複用藥或無原則地多藥合用,這種現象在癲癇病人中比較普遍。確實,抗癲癇藥物、以及抗癲癇藥物與其他藥物之間可以互相影響血藥濃度,造成療效的下降。臨床工作中,我們曾經遇到過有的病人和家屬為了追求發作的控制率,認為只有完全控制癲癇發作才算有效,於是有的人一次用5種抗癲癇藥物,或多種作用機制相同的抗癲癇藥物同時合用,而忽視了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副作用,以至於影響病人的生活和學習。這種多藥合用的治療方法事與願違。

  5、隨意更換藥物許多癲癇病人在治療的初始階段,服藥一段時間後,一旦療效不理想,便錯誤的認為所用的藥物無效,因而頻繁的更換藥物,也是導致難治性癲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實,癲癇病人的治療應該個體化,每個病人、每種癲癇型別對藥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需要醫生經過一段比較長的時間調整才能達到最佳的療效。

  6、缺乏治癒信心由於目前缺乏根治癲癇的有效手段,患者往往需要長期維持治療,加之用藥不當或其他原因導致癲癇控制不理想,在經受癲癇發作痛苦的折磨後,不少患者和家屬對癲癇治癒和控制失去信心,感到治癒的希望渺茫,自行停藥,這也是較為常見的錯誤。實際上70%~80%的患者在經過規範的、個體化治療後都能得到較滿意的療效,部分病人有望治癒。

  7、忽視心理干預。癲癇是一種神經精神疾病,心理因素影響其發生、發展,而且絕大多數癲癇病人經歷反覆的癲癇發作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但臨床治療中,不少家屬甚至醫生往往忽視癲癇病人的心理問題,以至影響對治療的依從性,家屬要及時發現,及時干預,給予關懷和鼓勵,消除影響癲癇波動的心理因素,嚴重的心理障礙應該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8、忽視誘發因素統計資料表明,患者在第一次癲癇發作後,複發率為27%—82%,在單次發作後似乎大部分患者會復發,因此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應積極控制癲癇復發的誘因,方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癲癇復發的常見誘因有:飲食不注意節制,暴飲暴食,冷熱無常,飲酒;精神緊張、悲觀失望等可促使癲癇發作,強烈的情感活動大悲、大喜、受驚嚇等都是常見的誘發因素;外界環境如氣溫、氣壓、氣候的變化會誘發癲癇;睡眠不足、過度疲勞也是常見的誘發因素;長時間觀看電視、使用電腦以及長時間打手機都會誘發癲癇發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