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外科 主任醫師 肖詩亮

房間隔缺損從發生學上分為:原發孔型房間隔缺損,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原發孔型房間隔缺損通常列入心內膜墊缺損的範圍,因此臨床所說的房間隔缺損,是指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分為:中央型(卵圓孔型),下腔型,上腔型,混合形。武漢協和醫院心外科肖詩亮

1.病因

和其他先心病一樣,目前認為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等複雜關係相互作用的結果,下列因素可能影響到胎兒的發育而產生先天性性畸形。(1).胎兒發育的環境因素:
感染,妊娠前三個月患病毒或細菌感染,尤其是風疹病毒,其次是柯薩奇病毒,其出生的嬰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較高。
其它:如羊膜的病變,胎兒受壓,妊娠早期先兆流產,母體營養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鈣,放射線和細胞毒性藥物在妊娠早期的應用,母親年齡過大等均有使胎兒發生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
(2).遺傳因素:多數的先天性心臟病是由多個基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
(3).其它:有些先天性心臟病在高原地區較多,有些先天性心臟病有顯著的男女性別間發病差異,說明出生地海拔高度和性別也與本病的發生有關。
在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中,能查到病因的是極少數,但加強對孕婦的保健,特別是在妊娠早期積極預防風疹、流感等風疹病毒性疾病和避免與發病有關的一切因素,對預防先天性心臟病具有積極意義。

2.病理生理        

房間隔缺損可引右心房、右心室擴大,室壁增厚,肺動脈不同程度擴張,肺迴圈血量增多,肺動脈壓升高。

3.分類
    房間隔缺損可分為小、中、大型缺損。幼兒其缺損小於0.5cm者為小型,0.5~1.0cm者為中型,1.0cm以上者為大型。成人通常小缺損為1.0釐米以下,1.0~2.0釐米為中等大小型缺損,2.0~3.0釐米大小者為大型缺損。
    房間隔繼發孔缺損的自然閉合率整體上為87%。在出生後3個月以前診斷的缺損<3mm的房間隔缺損在1歲半內可幾乎接近100%的自然閉合;缺損在3~8mm的房間隔缺損在1歲半內有不少可自然閉合;缺損在8mm以上者很少有自然閉合者。有人統計報告:91例ASD自然癒合20例,自愈率21.98%。ASD直徑0.5~0.7 cm自愈率69.23%,0.8~10 cm自愈率27.27%,>1.0 cm自愈率2.27%。中央型ASD自愈率23.26%,腔靜脈竇型ASD未自然癒合。ASD自然癒合年齡7個月~6歲,中位數1.6歲。右室增大的ASD自愈率為9.46%,右室正常的ASD自愈率為63.64%。結論是:ASD直徑≤1.0 cm、中央型ASD、右室正常及年齡<6歲尤其是2歲以內的ASD自然癒合的可能性較大。ASD直徑>1.0 cm、腔靜脈竇型ASD、右室增大及6歲以上的ASD自然癒合機會很小。

   單純的房間隔缺損不會出現感染性心內膜炎,因此如果無其他合併畸形,不用預防性治療。
    嬰幼兒小房缺有自行閉合可能,一般不需要治療。傳統上認為小於10mm的小房缺無心臟擴大和症狀,可不作外科手術治療,但目前考慮到小房缺可能會有兩個罕見的併發症,即矛盾血栓和腦膿腫,好發於成年繼發孔型房缺病人,尤其是60歲以後,故成年人小房缺主張介入治療。多數臨床醫生還是認為:小房缺“小於5mm”可以不用治療。但需要定期心臟彩超複查。

4.臨床表現和併發症
    房間隔缺損存在時,血液自左向右分路流,右心血容量增加,發生右心房、右心室擴大,室壁增厚,肺動脈不同程度擴張,肺迴圈血量增多,肺動脈壓升高。隨病情發展,肺小動脈壁發生內膜增生、中層增厚、管腔變窄,因而肺血管阻力增大,肺動脈高壓從動力性的變為阻力性的,右房右室壓力增高,病程晚期右房壓力超過左房,出現右至左的分流,出現臨床紫坩、心力衰竭。房間隔缺損還可出現罕見的嚴重併發症,即腦膿腫和矛盾性血栓,造成臟器動脈栓塞。

5.治療

房間隔缺損的有效治療措施是外科修補手術和外科封堵手術治療。房間隔缺損封堵技術已經很成熟,凡有封堵治療適應症的房間隔缺損,首先應當選擇封堵治療。理想手術年齡階段為2--6歲。巨大房缺,應不受年齡的限制及早手術,如缺損大,分流量大,肺充血嚴重,經常伴有心衰、肺炎等並症者,應及早手術、手術可在嬰兒期(1歲以內)進行。年令很小不是手術禁忌症。手術方法有傳統體外迴圈心內直視修補, 體外迴圈心臟不停跳修補和非體外迴圈閉式修補術。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可分為:中央型,上腔型,下腔型,混合型。
中央型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最適合介入治療。
    主要適應症:(1),有外科手術指徵的繼發孔型房缺病人符合以下條件者:成人繼發孔型房缺直徑小於30mm,球囊最大伸長直徑小於36mm,小兒病人應根據年齡和心臟大小評估介入房間隔缺損直徑。繼發孔型房缺型別為中央型,其上下房間隔的邊緣大於5mm。(2),繼發孔型房缺直徑<10mm,無心臟擴大和症狀,可不作外科手術治療,但可能會有兩個罕見的併發症,即矛盾血栓和腦膿腫,好發於成年繼發孔型房缺病人,尤其是60歲以後,故成年人小房缺主張介入治療(3),卵圓孔未閉,尤其是曾經合併腦栓塞者,適合介入治療。(4),外科手術後殘餘分流房間隔缺損,主要指左向右分流者。(5),球囊二尖瓣成形術及射頻消融術後遺留明顯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者。(6),年齡在2歲以上的房間隔缺損者,因為房間隔缺損自然閉合年齡為1歲半以內。
    術後併發症主要有;心律紊亂、冠狀動脈及腦動脈氣栓、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和殘餘漏。
13,房間隔缺損封堵治療可能有(1). 殘餘分流。(2). 封堵器脫落(3). 栓塞。(4). 封堵器位置不當。( 5). 感染性心內膜炎。(6). 心律失常。(7). 溶血。(8). 心包填塞。
     單純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手術效果良好,住院手術死亡率已經接近於零。約有2%患者因為房間隔缺損復發需要再次手術治療。
     安靜時,肺/體迴圈血流之比小於1.5,肺/體迴圈收縮壓力比>0.75,心臟超聲示右向左分流,靜息時肺血管阻力升高到8--12U/每平方米,使用肺血管擴張劑也不能降至7U/每平方米以下,臨床上出現紫坩、咯血(艾森曼格氏綜合症)等表現,均視為手術禁忌。

房間隔缺損封堵治療禁忌症: (1) 原發孔型房間隔缺損。 (2 )靜脈竇型房間隔缺損。(3) 伴有部分或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4) 左房內隔膜或發育不全。(5) 心腔內、下腔靜脈或盆腔內血栓形成。(6 )伴有其他需要外科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缺陷或大血管異常者。(7 )艾森曼格氏綜合症。
相對禁忌症:(1). 年齡小於2歲的嬰幼兒。(2). 近期內有嚴重感染或體內有感染灶。
國內目前外科手術治療的費用8000元--15000元不等,相差比較大。可能和經濟發展快慢有關。封堵治療價格大約為外科手術價格的1--2倍不等。

6. 卵圓孔未閉
    胎兒心房在發育過程中,原發隔和繼續發隔發育完整時將左右兩房分開,兩隔之間殘留活瓣狀孔道,即卵圓孔,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生長髮育階段,依靠卵圓孔開放將胎盤含氧較高的血液經下腔靜脈進入右房、經卵圓孔進入左心房、左心室、注入升主動脈以腦和上肢發育需要。胎兒出生後與胎盤分離,胎兒血液迴圈終止,左房血液壓力比右房高,迫使第一房間隔貼向卵圓孔達到結構上封閉,隨年齡的增長,卵圓孔瓣膜粘連僵直,活動減弱,纖維組織增生使孔道閉塞形成不交通的卵圓孔,卵圓孔一般在生後第1年內閉合。若大於3歲的幼兒卵圓孔仍不閉合稱卵圓孔未閉。正常人大約25%有卵圓孔未閉。卵圓孔未閉與小房缺不同的是在經胸超聲(TTE) 或經食道超聲(TEE)下顯示房間隔未見連續中斷,通常沒有左向右的血液分流。卵圓孔未閉通常不用治療,但如果年齡大於40歲,無其他誘因所致反覆發生腦栓塞等情況,需要考慮介入封堵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