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泌尿外科 副主任醫師 李文成

  檢測和診斷腎臟腫塊的傳統工具是斷層影像學,包括超聲、CT、MRI等。目前,這些實時檢測工具在對腎病患者的診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際上,大多數腎臟腫塊可以通過單一影像學檢查而得到正確診斷。例如,單純腎囊腫、感染性疾病(如局灶性細菌性腎盂腎炎)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良性腫塊可以根據典型的影像學和臨床資料而正確診斷出來。

  儘管一些良惡性囊性腎腫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影像學家可以根據具體的影像特點而鑑別出大多數良惡性腫瘤。只要腫塊具有惡性腫瘤的影像學特點,只要腫瘤能夠手術切除,大多數患者即可手術切除,而不需要術前活檢。換而言之,影像結果的陽性預測值高到即使活檢陰性結果也不會改變處理方案。但是,有些腎腫塊並不能通過單純影像結果而有把握正確診斷出來,經皮腎活檢術曾經在評價腎腫瘤性質起著有限的作用。過去,該方法主要用於診斷淋巴瘤或轉移瘤,感染性疾病或有手術風險的腫瘤患者。

  近年來,由於影像學、介入放射學及細胞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經皮腎活檢術在評價成人腎腫瘤扮演著更大的作用。本綜述的目的是系統回顧這些進展及活檢術在診斷腎腫瘤起重要作用的原因。我們將闡述經皮腎活檢術的經驗、技術因素以及手術的作用和限度。

  活檢術作用增加的因素

  經皮腎穿刺活檢成為更多患者的手術指徵主要基於以下因素:首先,先進的彩超、CT、MRI等影像證據可以檢測出更多的腎腫瘤,結果導致腎細胞癌的發生率增加,而良性腎腫瘤的檢測機率相應也增加。通過使用薄層CT和MRI來反映腫塊的強化,判斷出實質腫塊。排除感染性疾病和錯構瘤後,大多數成人腎腫瘤是腎細胞癌。

  然而,仍有一部分實體腫塊為良性病變,有報道發現在2770個腎腫瘤切除術中有12.8%的腫瘤為良性。通過大小分層發現,小於3cm的腫塊有25%為良性,小於1cm的有44%為良性。因此,腫塊的大小與其惡性程度直接相關。良性腫塊包括瘤細胞瘤(70%)、錯構瘤(18%)和乳頭狀腺瘤(4%)、metanephric腺瘤(1%)等。因此,第二個因素是腎小實體腫瘤的良性比例較高,而且不能通過單獨影像學結果鑑別其良惡性。

  有幾項研究發現一些診斷特點可以作為良性腫塊診斷的線索。均質強化和高密度腫塊被認為是含脂肪較少的良性錯構瘤。然而,一般的,影像結果並不能區分出腫瘤的良惡性。對於這些缺少手術切除指徵的腫塊,診斷的選擇僅限於隨訪和經皮活檢。

  實際上活檢術最近才被應用於鑑別良性腫塊性質。在該研究中,27名患者增強CT或MRI後診斷為腎細胞癌,擬行經皮消融術,結果有10個腫塊為良性。其中3個為少脂肪的錯構瘤。研究表明小的實體腫塊並非全都是惡性的。

  診斷效率

  經皮腎活檢在早期主要是在透視下引導穿刺,隨後CT及超聲引導技術逐步應用於腹部(包括腎臟)腫塊的穿刺活檢。這些研究結果證實該手術在判斷腫塊性質的易行性及安全性。實際上,許多研究者已經證實了經皮活檢術在腹部腫塊定性診斷中的價值,並把其作為取得組織學診斷的有效工具。除此之外,經皮活檢術相對於手術活檢其成本較低。

  從此之後,一些研究者把經皮活檢術著重在腎腫塊的臨床應用上,並且提高了手術的成效和作用。許多研究結果發表在放射學、病理學及泌尿學科雜誌上。一項研究報道腎腫塊活檢術改變了41%的患者的治療方案。活檢術可以用來診斷許多腫瘤,包括惡性和良性病變。

  惡性腫瘤

  腎細胞癌、移行細胞癌、淋巴瘤和轉移瘤等能夠通過細針經皮穿刺活檢而得到正確診斷。在一項多中心研究中,261個腫塊被採取活檢,11%腫塊為轉移瘤。在很大程度上,這應歸功於細胞學、免疫組織化學和細胞遺傳學的發展。各種腎腫瘤的細胞形態學特徵、免疫組織化學和細胞發生特性等都得到詳細的闡述。

  一些研究已經評價了經皮活檢術的敏感性、特異性和總體正確率。由於患者人群、腫瘤型別、引導工具和穿刺針大小等各不相同,這些研究結果差異比較大。總體上,經皮活檢術在診斷惡性腫瘤的敏感性為80%-90%,而且不考慮到穿刺針大小或標本是通過細胞學還是組織學檢測等因素的影響。假陰性結果大多發生在穿刺小腫塊時,針頭不能正確定位在腫瘤內,或組織取樣在腫瘤壞死區中。即使上經驗豐富的操作者,假陰性結果也常發生,因此建議此時應當謹慎考慮影像學懷疑為惡性的腫塊性質。在一項研究中, 25個小腫塊(<5cm)活檢後,取樣出36%的疑似或不典型細胞。在一項腹部腫塊活檢研究中,其中不典型細胞的標本中有71%的腫塊為惡性。為了取得更有益的臨床價值,活檢報告應當診斷儘可能明確。活檢標本沒有惡性腫瘤細胞並不能推論該腫瘤為良性,而疑似細胞或不典型細胞也不能推論腫瘤為惡性。

  特異性為83%-100%,惡性腫瘤的假陽性診斷很少,但有報道把一個鈣化的囊腫、多房性囊性腎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慢性腎盂腎炎誤診為惡性腫瘤。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文獻的發表大多數是在1990年或以前,因此我們認為這些結果並不能反映目前的細胞學檢查能力。在一項研究中發現使用0.8mm的細針可以減少假陽性結果,但更細的針其敏感性更高。

  在與患者有關的影響活檢結果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腫塊的大小。實際上,腫塊小於3cm的腫塊其活檢敏感性比大腫塊更低,小腫塊也更難到達目標。

  判斷腎腫瘤亞型和分級

  除了正確診斷腎腫瘤,臨床更需要評價腫瘤的亞型及分級。確定癌症的亞型和分級不僅有助於判斷患者預後,並且可以讓醫生選擇合適的治療措施。這尤其對擬行腎部分切除術或經皮消融術的患者更為重要。在一項研究中,對38名原發性腫瘤的細針穿刺活檢標本和最終的術後標本做對照研究,其中34個腫瘤中,有74%在術前被正確確定其亞型,包括15個透明細胞癌,4個乳頭狀癌,4個瘤細胞瘤s,2個嫌色細胞癌。2個肉瘤樣腎細胞癌和3個乳頭狀腎癌被誤歸入透明細胞癌。

  肉瘤樣腎細胞癌,約佔所有腎癌5%,其預後比所有其它亞型都差,因此正確診斷非常重要。儘管這種型別的腎癌能夠在經皮活檢中鑑別出來,但活檢術的可靠性仍不能肯定。我們認為應用經皮活檢術來確定腫瘤亞型是很有前途的,但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其正確率,特別是十分少見的腫瘤亞型。

  至於腫瘤分級,一些學者報道活檢術與手術標本的fuhrman核分級的一致性。fuhrman 核分級系統是腎細胞癌分級的標準。根據細胞核特徵將腫瘤分為1-4級,核增多和核仁增大,分級越高。

  大的穿刺針可以增加腎細胞癌的亞型和分級確定機率,neuzillet 等報道採用ct引導下18-gauge細針檢測小的(<4cm)腎實體腫塊共88個,正確確定腫瘤組織型別達92%,但fuhrman 核分級正確率只有69.8%。

  良性腫瘤

  儘管文獻報道腎腫塊活檢正確率較高,但多數資料來自腎癌患者。目前還沒有對良性腎腫瘤的大宗病例報道出現。實際上,多數良性腫瘤可以根據影像學檢查診斷出來,而不需要進行腎活檢。因此細針穿刺活檢術診斷良性腫瘤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並不清楚。然而,良性腫塊也可以採用經皮活檢術診斷,neuzillet 等報道14個良性腫瘤被活檢術診斷,其中10個腺瘤,3個錯構瘤,一個囊性腎瘤。只有5%的樣本最終不能定性。作者認為經皮活檢術可以用來診斷良性實體腫瘤,從而避免手術措施。

  在另一項研究中,採用18g細針對106個腫塊活檢,惡性腫瘤診斷正確91個,然而在15個良性腫瘤中,有1/3被錯誤診斷。作者認為術中活檢不必用來指導手術決策。該研究的活檢標本是冰凍切片,he染色快速診斷的。所以其結果並不能用於經皮活檢術的評價。經皮活檢術採用更精密的細胞學評價,包括 smear,細胞block sections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等。在隨後的研究中,該小組術中對100個手術切除的標本應用18g細針活檢,其中85%為惡性,作者推論經皮活檢術不能在腎腫瘤術前被推薦使用,以為其特異性較低。然而如果他們採用細胞形態學評價並結合其它輔助診斷方法如免疫組織化學和細胞遺傳學,其特異性應該更高。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最常見的腎臟良性腫瘤之一,也常常能夠通過影像學檢查而診斷出來。然而,有時需要藉助於腎活檢術才能診斷,尤其是那些乏脂肪的血管平平滑肌脂肪瘤。

  腎活檢術曾被認為在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診斷中作用有限,尤其是使用細針穿刺時,因為這些良性腫塊可以表現出核異型性和多形性等特點,容易被誤診斷為惡性腫瘤。目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與腎細胞癌的鑑別診斷常藉助於免疫組織化學方法。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常表達黑色素關聯蛋白hmb-45,但腎細胞癌及肉瘤中不表達該蛋白。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不包含cytokeratin,而該標誌物常在腎癌中表達。這些標誌物的敏感性和特異效能夠減少那些對持懷疑觀點的人的擔心,認為對疑似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進行穿刺活檢會被誤診為腎癌。

  因為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富血供腫瘤,當體積較大時,容易自發性出血,因此常擔心腎活檢術後會出現出血。然而根據我們的經驗及文獻報道,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穿刺活檢術後所致的出血並不比其它腎腫瘤更常見,或更嚴重,特別是使用細針穿刺時。

  瘤細胞瘤

  經皮腎活檢術在瘤細胞瘤的診斷中的作用目前仍有爭議。對這些腫瘤的診斷其價值在於確定該腫瘤為良性腫瘤,進而避免外科手術的實施。影像學特點包括在均勻強化的腫瘤中心疤痕的 存在,血管造影術中表現為“spoke-wheel”徵,然而這些徵象並不出現在所以病變中,還常出現腎細胞癌中。

  腎活檢術曾被認為在瘤細胞瘤的診斷中作用也有限,基於以下原因。瘤細胞瘤 細胞可以在於多種腎腫瘤中出現,包括腎瘤細胞瘤和瘤細胞的 腎細胞癌,即一些常認為是低轉移潛能的腎細胞癌,包括顆粒細胞癌,嫌色細胞癌,嗜伊紅的乳頭狀腎細胞癌。儘管常規腎活檢術不能肯定診斷出瘤細胞瘤,但一個含瘤細胞的 的腫塊可以診斷出來,而且根據組織化學、免疫組化和超微結構研究可以診斷出瘤細胞瘤.

  對19個瘤細胞性腺瘤的細針穿刺標本和術後標本的回顧性對照研究發現,儘管兩者之間在腫瘤細胞學型別有較大重疊,採用免疫組化方法可以鑑別出瘤細胞瘤和瘤細胞的腎細胞癌。所有瘤細胞瘤中vimentin蛋白表達陰性,而在顆粒細胞癌和嗜伊紅的乳頭狀腎細胞癌中表達陽性。而嫌色細胞癌可以根據hale 膠體鐵染色結果,可以和瘤細胞瘤鑑別出來。前者在腫瘤內廣泛存在,而在瘤細胞瘤中不表達或侷限性存在。

  儘管目前的研究進展令人鼓舞,但根據有限的研究結果並不能推斷腎穿刺活檢術能可靠診斷出瘤細胞瘤。然而,根據這些研究結果可以認為腎活檢術可以肯定診斷出瘤細胞的腫瘤,有時,根據一些特徵性形態學變化和hale 膠體鐵染色陰性診斷出瘤細胞瘤。

  其它腫瘤DDDmetanephric 腺瘤,一種少見的腫瘤,可以根據腎活檢術結果而診斷出來。平滑肌瘤也是一種少見的腫瘤,很難通過經皮活檢術診斷出來,因為根據活檢標本把該腫瘤和平滑肌肉瘤鑑別出來。腎腺瘤是一種小腫瘤,該腫瘤很難與low-grade 的乳頭狀腎癌鑑別,除了大小有差異外。有時這種腫瘤太小,很難成功找到目標。實際上,大多數也很難通過影像學檢測出來。

  技術考慮

  影像學引導下腎腫塊活檢術的技術方法與其它腹部穿刺活檢術相同。因為本綜述重點強調腎活檢術在評價腫瘤中的作用,在這裡只討論與其效率和安全性相關的技術因素。實際上,效率和安全是許多因素綜合的結果,如患者合作,腫瘤型別,腫瘤大小,操作者經驗等。其中影像引導裝置和穿刺針大小是影響效率和安全的最主要技術因素。

  目前經皮活檢術最常用的引導裝置是使用ct或us,很少應用mri。據我們所知,還沒有研究表明可以使用一種引導裝置能完成所有腫瘤的活檢。us可以在床邊應用,應用最為廣泛,實時,多平面觀察,沒有射線損失以及成本低均是優於ct或mri的地方。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腎腫塊都能在us顯示出來。穿刺途徑中的腸道和胸膜腔就難以顯示,因此很難顯示針頭的位置。ct可以顯示幾乎所有的腎腫塊(有時需要對比劑增強),並且可以極好地顯示腸道、胸膜腔和穿刺針頭。mri主要用於ct和us難以顯示的少見腫塊。一般地,我們建議使用能最佳顯示腫塊的影像裝置,並且以操作者最熟悉為宜。

  經皮腎活檢術可以採用各種不同大小的穿刺針。就獲得組織診斷為目的而言,穿刺針包括細針(20g或更小)或稍大(19g或更大)的針,也有學者採用18g的穿刺針。儘管穿刺針的大小與手術成功率和安全性有些關係,我們更認為所有操作過程都與之有關。一般地,細針獲得的組織標本用於細胞學分析,而粗針活檢得到的標本用於組織學分析。還沒有證據表明哪種取樣方法更有優越性。

  只採用細針穿刺的經皮活檢術的診斷敏感性為75%-95%。還有一些研究者的結果更低。我們認為其結果更可能是由於穿刺靶向錯誤,而不是穿刺針的大小所致。有研究表明使用細針和粗針(18g)的診斷敏感性相似,檢測惡性腫瘤的敏感性為76%-93%。由於這些研究同時使用細針和粗針活檢,因而很難區分出18g穿刺針的相對敏感值。

  lechevallier等用18g穿刺針和ct引導來評價活檢標本發現,其結果與聯合應用細針和粗針結果相似,包括21%失敗率,8%需要重複活檢,總體正確率為89%。rybicki等同時用細針和粗針對115個腫塊活檢,敏感性為90%,然而使用粗於20g的穿刺針的23個活檢標本沒有出現假陰性結果,結果表明粗針可以提高活檢效率。

  目前研究結果表明細針穿刺活檢適合於大多數腎腫塊的取樣,粗針在一定情況下可以應用。儘管粗針能夠增加診斷正確率,但同時也增加了併發症的機率。在臨床實踐中,可以首先採用細針穿刺獲取標本,術中對一、兩個標本行細胞學分析,如果細胞學結果較為肯定,手術隨即結束,如果有疑問,採用粗針取樣進行組織學分析。

  併發症

  經皮腎腫塊活檢術是一項安全的方法。出血是最常見的併發症,但通常是沒有臨床症狀的,只有在術後ct掃描才檢測到,而且是自限性的。在一項研究中,對200個活檢術後患者的ct掃描發現91%出現腎周血腫。需要輸血的大出血很少見。血尿可以出現,大多數是出現鏡下血尿,而肉眼血尿很少見,約佔5%-7%。肉眼血尿很可能是由於操作不慎或活檢到正常腎組織所致。大多數也是自限性的,但是如果出現動靜脈瘻時可以持續肉眼血尿。

  一般地,穿刺針越粗,出血併發症機會就越高。在一項對203個腎腫塊活檢術研究中,有1.5%手術需要輸血。粗的穿刺針也增加了假性動脈瘤的危險,而且其臨床症狀可以直到術後數月才出現。caoili 等報道了術後3月腎內假性動脈瘤的個案。該併發症可以行動脈栓塞術治療。

  氣胸也偶可發生,該危險可以採用亞前緣路徑避免。如果採用肋間路徑,只要不穿入肺組織,其氣胸發生率仍很低。

  經穿刺路徑的腫瘤種植播散是經皮活檢術的後果之一,但很少出現,低於0.01%。我們認為出現種植的原因更可能在於腫瘤的亞型。一些學者認為移行細胞癌更可能發生種植轉移,建議如果疑似為該腫瘤,不宜行經皮活檢術。種植的危險性與穿刺針的大小間的關係不是很清楚。總體上,由於穿刺通道播散很少發生,因此當有明確的手術指徵時,不應把此顧慮作為手術的禁忌徵,即使是移行細胞癌,只要診斷不明確,活檢術仍可實施。

  經皮活檢術的手術指徵

  1、確定的手術指徵

  (1)明確的腎外原發腫瘤病史患者DDD這是腎腫塊經皮活檢術最常見的手術指徵之一,即患者腎臟有腫塊,且有腎外原發惡性腫瘤。經皮活檢術有助於鑑別可手術切除的腎細胞癌和腎轉移瘤。這種治療前確診是必要的,因為所有的轉移瘤最終需要內科治療,而腎細胞癌靠手術治療。活檢術的敏感性達90%。這種診斷在淋巴瘤和肺癌患者更為關鍵,因為這兩種腫瘤更常見擴散到腎臟。在一項研究中,發現這些腫瘤儘管存在轉移到腎臟的可能,但有一半患者被證實為腎細胞癌。因此,有腎外原發惡性腫瘤的患者,出現腎腫瘤並不都是轉移,這時應當行腎活檢。一般地,影像學特徵難以單獨鑑別出腎細胞癌和轉移瘤,然而囊性腎腫塊很少為轉移瘤。

  (2)難以手術切除的腎癌

  經皮腎活檢術也常用於影像學結果認為不能手術切除的腎腫瘤。活檢術可以獲得組織學診斷,選擇治療方案,排除手術治療必要性等資訊。對於那些除了腎腫瘤還存在腎外腫瘤的患者,對腎臟腫塊的活檢,其致死率可能更低於對腎外腫塊的活檢。例如患者存在肺腫瘤和腎腫塊,對腎臟活檢,可以避免氣胸的發生。

  (3)複合病變的患者

  經皮活檢術還可以用於可切除的腎細胞癌患者,但患者存在複合病變增加患者手術風險。例如心、肺疾病,孤獨腎,腎功能不全等。術前診斷可以更好地評價手術風險和獲益度。

  (4)可能為感染所致的腎腫塊患者

  局灶性細菌性腎盂腎炎有時表現為類腫塊特徵,與腎腫瘤相似,因此,正確診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術實施。儘管大多數腎感染性疾病可以靠臨床診斷,但腎活檢有助於確定腎腫瘤的診斷或鑑別感染的原因。

  2、新出現的手術指徵

  (1)腎內高密度、均質強化的小腫塊DDD如上所述,直徑<3cm的高密度(相對於腎實質)、均質強化的腎腫瘤可能為良性腫瘤,如少脂肪或無脂肪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約佔5%)。在一項研究中,175個切除的實體腫瘤中,6個(3%)為少脂肪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均為高密度、均質強化,只有2%的腎細胞癌表現為該特徵。因此遇到類似腫塊,我們有理由認為該腫瘤為良性,應當做進一步評估,而不是假定其為腎細胞癌而直接手術治療。

  MRI有助於鑑別腎細胞癌和少脂肪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後者在mri表現為t2加權像為低訊號,病理基礎可能是腫瘤含有平滑肌細胞。透明細胞癌在tx像表現為高訊號,因此如果增強為高訊號的腎腫塊在t2像表現為高訊號,很可能為腎透明細胞癌。然而乳頭狀腎細胞癌在t2像也可以是低訊號,病理基礎可能是在該腫瘤胞質中有含鐵血黃素。因此如果增強為高訊號的腎腫瘤當在t2表現為低訊號,應當考慮為少脂肪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或乳頭狀腎細胞癌。唯一鑑別這兩種腫瘤的辦法是腎穿刺活檢,高密度均質強化的腫塊還可以是其它良性腫塊如腺瘤、瘤細胞性腺瘤及平滑肌瘤等。

  (2) 擬行經皮腎消融術的腎腫瘤患者

  因為小的腎腫瘤有可能為良性,如果影像學結果不能確定良惡性,就應當行經皮活檢術。消融術前獲得組織學診斷基於以下兩種原因,其一是經皮腫瘤消融術仍被許多人限於研究領域。經皮腫瘤消融術包括冷凍治療、射頻消融術等被認為可替代部分切除術治療小腎細胞癌。這些技術可達到部分腎切除術相當的療效。然而,相比較手術切除(全部腫瘤可以行病理檢查),經皮技術只有依賴影像學和活檢結果來診斷。

  許多腎腫瘤消融術的研究中,包含有僅根據影像學結果而診斷為腎癌的病例。如果出現良性腫塊而誤診為腎癌的病例,治療效果有可能會被高估。因此我們認為術前正確診斷是很重要的。

  其次,我們認為消融術前獲得組織學診斷也是審慎的,如果患者為良性腫塊,可以避免消融術帶來的潛在風險。活檢也有助於阻止良性腫瘤患者得到不正確的癌症診斷,從而避免不必要的影像學隨訪和臨床隨訪。

  由於腎消融術主要應用於直徑小於3cm的小腫塊,活檢結果有時並不是結論性的。實際上,tuncali等發現,17個被認為是惡性腫塊的患者有7個其活檢結果不能確定。而且活檢診斷為良性腫瘤也並是肯定結果。

  (3) 不能確定的囊性腎腫瘤

  經皮活檢術評價不定性的囊性腎腫瘤的價值並不肯定,儘管對該腫塊的活檢術已開展多年,我們仍把該指徵定為新出現的指徵之一是因為最近的一項研究使我們考慮到它的更大作用。這些囊性腫塊,典型特徵包括多個間隔,厚膈,厚壁及不定型鈣化等。

  該腫塊也被認為是手術腫塊,因為其可能是惡性的,或在影像學不能肯定為良性或只有手術切除後才確診為良性。最後一個因素也是活檢術被認為其有限價值的主要原因。

  良性的不定性囊性腫塊通常是有炎性反應的複雜囊腫。因此從囊腫壁或囊腫內容物獲得的活檢標本僅僅包括腎內皮細胞,炎性細胞和纖維組織。但這些物質並不能被用來診斷囊腫為良性。找不到惡性細胞仍有可能是不正確的取樣或漏檢。

  由於活檢術在不定性囊性腫塊的作用有限,臨床上經常採取直接手術措施,而不行活檢術。然而其術後標本惡性腫塊的發生率為31%-100%不等。儘管手術可以確保腎癌不會漏診,但多至69%的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手術。最近,一些學者肯定了經皮活檢術在鑑別良性囊性腎腫瘤中作用。在一項研究中,199個不定性的囊性腫瘤進行了腫塊活檢,肯定性診斷達88%。

  在對囊性腎腫瘤的活檢術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很難證實其陰性結果,在大多數研究中僅僅是通過隨訪,如果腫塊在1年內沒有增長,考慮其為良性。但確定良性腫塊的時間間隔仍不清楚,實際上,一些小的實體惡性腫瘤生長也是很慢的,或根本不增長。

  未來的研究方向

  因為導致腎活檢失敗通常是不能正確到達腫塊靶點,改進活檢的靶向成功率十分必要。隨著超聲、CT和MRI影像裝置的發展,更先進的靶向技術不斷湧現,可以獲得更具特徵的組織標本。而且免疫組化技術不斷髮展,分子探針不斷更新,新的細胞學標誌物出現,都有力地提高了診斷正確率。

  醫學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影像學技術的發展來正確診斷腎腫瘤的性質,而無需依賴於腎活檢術,但在這一天到來之前,腎活檢術仍將在腎腫瘤的臨床診斷中起重要作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