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部分脊髓型、神經根型以及混合型頸椎病甚至椎動脈型頸椎病均可手術治癒。隨著手術技術和器械、材料的發展,頸椎病手術出現重大併發症(主要是癱瘓)的機率已經很少了。但仍然有很多病人術後效果仍然不理想,神經功能改善不明顯甚至加重。在目前的醫療環境下,作為醫生,什麼病人做了效果好,什麼病人效果差,應儘量做到心中有數。
對於術前已存在嚴重神經功能障礙的病例,手術目的在於阻止或減慢疾病的自然發展,挽救殘存的脊髓功能。某些病例,脊髓本身由於長期受壓而引起的缺血、變性等的繼發性改變已經發生,並不會因前路手術的施行而完全自愈;有時手術可能會引起原本向脊髓、神經根供血的微細血管的變形、栓塞,這樣也可能會造成手術預後不良。
諸如此類,並不是手術能避免和解決,都影響術後效果,故有時不應過高評估術後的預期療效。
究竟有哪些因素呢?很複雜。下面說說,拋磚引玉,促使醫生在臨床工作中注意,也給廣大病友提醒,正確認識自己的病情。
一、術前因素
我們強調術前症狀、體徵和影像三結合,因此,影像上的脊髓受壓迫程度是進行手術治療的重要評價指標,但脊髓受壓程度的輕重與術後脊髓神經功能的早期恢復未顯示明顯關聯。
臨床工作與文獻報道中經常可見到患者的影像表現與臨床表現不符的情況。究其原因,可能在於CSM的發病與頸部長期反覆的運動密切相關。當頸部處於屈伸活動的某一位團裡時,導致了代償空間的相對縮小或擴大,因而造成輕MRI表現而出現嚴重的症狀,和重MRI表現而無臨床症狀的情況發生。還有一種可能,即致壓物很小但造成脊髓血管受壓而產生脊髓功能障礙。由此可見,異常突出物的突出程度不是影響病情和術後症狀恢復的最主要因素。
二、病程
以發病6個月之內手術療效最好,而病程在6個月至2年之間和2年以上患者的術後改善明顯下降,說明時間因素在疾病預後上的重要作用。
從病理學的角度看來,CSM的自然病程可分為頸椎間盤或椎間關節退變、頸椎骨與軟組織的繼發性病理改變、脊髓及其血管的慢性壓迫性病理改變三個階段。許多學者經過大量研究認為,CSM除由於骨或纖維性致壓物對脊髓直接壓迫外,脊髓血供障礙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主要因素。隨著壓迫時間的增加,脊髓血供不足,最終導致壞死和囊性變等不可逆的病理改變。因此,時間越長,手術效果越差。
三、脊髓高訊號
頸髓訊號,受壓脊髓表現為T2WI訊號增高,T1WI呈等或稍低訊號,若脊髓受壓程度嚴重時,T2WI訊號稍減低。對於MRI中出現髓內高訊號,目前大多數學者均認可表明脊髓已受到損害,但其是否意味著有較差的預後目前仍存在爭議。
部分意見認為,手術前後高訊號的有無與脊髓受壓的程度或手術療效並無相關性,高訊號中有一些是可逆性改變,有一些是不可逆的改變,因此認為用高訊號來判斷預後不可靠,很多具有高訊號的患者也有較佳的預後。
因此,T2WI像髓內高訊號的出現只是反映了脊髓受壓一定程度後的一種病理狀態,對判斷其病理變化、脊髓功能及預後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要判定預後及手術效果,還必須根據患者症狀、體徵及受壓程度、壓迫時間、受壓部位等綜合考慮。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