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消化內科 主任醫師 許洪偉

  一、臨床表現:  典型的膽總管結石患者會有腹痛、寒戰高熱和黃疸(Charcot 三聯徵),嚴重者還可以有血壓下降及神經精神症狀(Reynolds 五聯徵);體檢時可發現面板、鞏膜黃染,右上腹壓痛、反跳痛或肌緊張,有時可見Murphy徵(+);在發作期間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和體徵;少數患者始終沒有症狀。山東省立醫院消化內科許洪偉。
  二、實驗室檢查: 發作期間可有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增高;肝功能檢查可見異常,如膽紅素、鹼性磷酸酶、γ-谷氨醯轉肽及血清轉氨酶的不同程度的增高;有重症膽管炎的患者,電解質及腎功能指標可能異常;在靜止期各項指標可以正常。
  三、影像學檢查
  1、腹部超聲檢查: 可顯示肝內外膽管及膽囊的病變情況,是ERCP前不可缺少的一線影像學診斷手段;但經腹壁超聲檢查往往不能清晰的顯示膽總管下段,診斷膽總管結石的假陰性率在30%以上,容易將膽管內氣體誤為結石,同時不能提示膽總管下段是否存在狹窄,因此,僅有超聲檢查結果尚不足以決定是否應該實施ERCP治療,建議進一步接受其他影像學檢查。
  2、CT: 診斷膽總管結石的特異性為84-100%,敏感性65-93%;可作為二線影像學診斷手段,用於超聲檢查陰性的患者,或需要進一步瞭解肝、膽、胰及其周圍臟器情況的病例。

  3、MRI/MRCP:  斷層MRI檢查有與CT類似的敏感性和特異性;MRCP可更直觀清晰的顯示膽、胰管的病變,對>=3mm的結石具有較高的診斷率。MRCP對於ERCP前判斷病情、掌握適應症與禁忌症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4、超聲內鏡: 診斷膽總管結石的敏感性84-100%,特異性96-100%,有與ERCP類似的診斷率,其對膽總管微小結石的診斷準確率較高,且相對安全,適合於尚未明確診斷的患者。
  ERCP: 診斷膽總管結石敏感性79-100%,特異性87-100%。有與ERCP具有一定的創傷性和風險,患者往往需要住院,費用較高,還需要承擔操作失敗及併發症的風險,因而原則上不建議實施單純診斷性ERCP。
  5、膽總管結石的診斷:
  有可疑症狀/體徵的患者,通過一線、二線檢查逐步確立診斷,進而制定治療方案;懷疑膽管結石的病例建議採用創傷小且診斷率高的影像檢查,如MRCP、超聲內鏡,不建議實施診斷性ERCP;如條件許可,建議ERCP前常規檢查MRCP。
  四、病例選擇:
  ERCP不作為一線的診斷手段,應儘量避免單純診斷性ERCP;臨床懷疑有膽管結石、但無任何影像學證據者,應慎行ERCP;建議ERCP只用於治療已經明確的膽總管結石病例,實施結石的清除和膽管引流。

  患者已經確診膽總管結石,不論有無症狀,如無特別禁忌症,原則上應限期處理;可選用ERCP、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等方法進行治療,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單位的技術條件和操作者的經驗綜合考慮,選擇最有利患者的治療方式。
  單純肝外膽管結石、而且膽囊已經摘除的患者,如無特殊禁忌一般首先考慮ERCP膽管取石。
  膽總管合併膽囊結石的患者,可考慮3種方式處理:1、ERCP取石+腹腔鏡膽囊切除;2、腹腔鏡膽囊切除+膽總管探查;3、開腹膽囊切除+膽道探查手術。
  膽總管結石患者,如膽囊仍在原位且無結石,且膽囊功能基本正常者,應儘量採用保留Oddi括約肌功能的方式處理。
  急性膽源性胰腺炎,如果符合重症指標,或伴有膽管炎或梗阻性黃疸,應儘早(<72小時)行緊急ERCP,實施EST取石或膽管引流治療,可降低併發症和死亡率;輕型者可先保守治療,待病情穩定後擇期採取相應的內鏡處理。
  伴有肝硬化、門脈高壓的患者,行ERCP時容易發生嚴重併發症,應慎行。
  五、ERCP術前準備:
  1、知情同意:實施ERCP前,操作醫生或主要助手應向患者和(或)家屬詳細講解ERCP操作的必要性、可能的結果以及存在的風險,並由患者指定的委託人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知情同意書不宜過於籠統,而應明確表述ERCP可能發生的併發症。
  2、凝血功能檢查:EST前必須行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或國際標準化比值檢測,檢查時間不宜超過ERCP前72小時,指標異常者可能增加EST後出血的風險,應該予以糾正後實施。長期抗凝治療的患者,在行EST前應考慮調整有關藥物,如服用阿斯匹林、非甾體抗炎藥者,應停藥5-7天;服用其他抗血小板凝聚藥物,應停藥7-10天;服用華法林者,可改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內鏡治療後再酌情恢復。
  3、預防性抗生素治療:ERCP前常規應用抗生素並無必要,但有一下情況者應預防性使用抗生素:1、已經發生膽道感染、膿毒血癥;2、肝門部腫瘤;3、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患者;4、胰腺假性囊腫的介入治療;5、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6、有中-高度風險的心臟疾患者。建議使用廣譜抗生素。
  4、鎮靜與監護
  5、術前討論
  六、ERCP常規操作:
  經口插入十二指腸鏡,經食管、胃、進入十二指腸降段,拉直鏡身,尋找十二指腸乳頭,經十二指腸乳頭進行膽管插管。
  1、乳頭括約肌切開(EST)
  2、乳頭氣囊擴張
  3、取石
  4、支架治療:內鏡下難以清除的膽總管結石病例,尤其是高齡、不適合手術的患者,可在膽管內留置塑料支架,有助於引流膽汁、控制感染、減少頻繁發作,起到一定的姑息性治療作用,部分較疏鬆的結石還有可能逐步縮小。長期留置的支架一旦發生梗阻需及時更換。
  5、鼻膽引流管的應用:臨時性引流措施,主要適用於已存在膽管化膿性感染、結石尚未取乾淨需要再次內鏡介入或手術治療、懷疑尚有結石殘留的或有擔心發生膽道感染的病例。
  6、胰管支架的應用:短期內留置胰管支架有助於預防ERCP後胰腺炎,或減輕胰腺炎的嚴重程度。對於高風險的病例,如插管困難、採用預切開進入膽管、氣囊擴張乳頭或SOD患者等,如條件允許,建議預防性短期留置胰管支架。
  7、預切開:是在常規插管方法不能成功進入膽管時採用的非常手段。
  8、機械碎石:較大的結石需要機械碎石網籃將結石粉碎後取出。
  七、術後處理
  1、併發症的防治  操作後第一個24小時是併發症最易發生的時段,應密切觀察症狀及體徵變化。檢查當日應禁食水、靜脈補液,根據病情逐步恢復飲食。術後化驗血常規、血尿澱粉酶。
  2、鼻膽管的處理  引流管應體外妥為固定,以防脫出;需觀察並記錄引流膽汁量及性狀。如取石後留置的引流,待術後恢復正常,造影證實無殘留結石可擇期拔管;如結石尚未取淨,應安排第2次取石治療。因膽管梗阻留置的引流管,通常為短期臨時性引流,可擇期接受手術,如近期無手術計劃,條件允許可建議更換為支架內引流。
  3、膽道支架的處理:根據病情和支架治療的目的決定支架留置的時間,囑患者留意支架在位及通暢情況,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黃疸,應考慮支架失效(阻塞或移位),及時接受檢查,必要時更換支架。
  4、胰管支架的處理:為預防ERCP後胰腺炎放置的胰管支架不宜留置時間過長,建議操作後2周內取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