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疼痛科 主任醫師 李榮春

  隨著智慧手機越來越普及,“低頭族”也應運而生。低頭看手機成了很多人的習慣。有一種說法,如果玩手機時姿勢不當,就有可能讓頸椎承受多達60磅(約27公斤)的重量,比一個7歲小孩還重,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當人體直立時,頸椎所承受的重量就是頭部的重量,但當頭部傾斜時,頸椎的受力也會隨之變化。由於頭部的重量是恆定的,那麼,頸椎所承受的額外重量,就全來自於肌肉所產生的拉力,那麼,這個拉力究竟能夠給頸椎增加多少重量呢?實驗給出了答案。

  實驗準備:

  人體模型、2只0.5kg水晶球、量角器、測力計、白繩

  實驗過程:

  1、將兩隻水晶球放入模型內,代表頭部的重量。附上量角器測量頭部角度的變化,並將測力計系在白繩的一端,檢測拉力的變化數值。

  2、當頭部垂直於頸椎時,肌肉的拉力為0,即目前頸椎所承受的重量全部來自於頭部,也就是0.5kg。

  3、增加低頭的角度。當頭低至15度的時候,測力計的數值為0.5kg,此時,頸椎的受力為頭部重量與肌肉拉力之和,即1kg,也就是說此時頸椎所受到的壓力為垂直時的2倍。

  4、在角度達到45度時,頸椎所承受的壓力達到了1.85kg,即頸椎所受的壓力為垂直時的3.7倍。

  5、當人體低頭角度達到60度時,頸椎承受的壓力達到了2.25kg,即頸椎所承受的壓力達到了垂直承重的4.5倍。

  實驗結果:

  實際上,現實生活中,很多“低頭族”在看手機的時候,低頭角度大多超過45度,甚至達到60度。以頭部重量為8公斤來計算,當頭部低至60度時,頸椎承受的重量為三十多公斤,這相當於給頸椎掛上了兩個超級大西瓜。

  醫生表示,越低頭頸椎的椎間盤壓力就會越大,頸椎一共七個節段,每個節段裡邊都有一個椎間盤,低頭的時間越長、角度越大,椎間盤和頸椎椎體的受力就會越大。

  頸椎病呈現高發態勢

  截至2007年,我國成人頸椎病患病率達到10%~15%,頸椎病患者達5000萬,每年新增患者100萬。頸椎病在東北、華北等地已成為中老年人常見病,其他地區也出現發病率增加的趨勢。

  70多種症狀與頸椎病有關

  資料顯示,臨床上有70多種症狀與頸椎病有關。有以下症狀小心是頸椎病!

  (1)經常性頭暈:這種情況常出現在頸部活動時,特別是突然轉頭時會感到眩暈,輕者數秒即愈,重者可持續數日或更長時間。

  (2)手指發麻、無力,肩部發酸:頸椎病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症狀,多因長期低頭,頸部受力而造成頸後肌群、韌帶等組織勞損,頸肩肌過度疲勞,長此以往,使頸部發生退行性改變,刺激神經根而造成的。

  (3)反覆“落枕”:是由於頸部軟組織勞損,失去了維護頸椎關節穩定性的功能,臨床上叫做“頸椎失穩”,有休息減輕自然緩解和勞累受寒加重反覆發作的傾向。反覆落枕”是頸椎病的一種訊號,

  (4)經常性偏頭痛、噁心、耳鳴、聽力減退、心慌、胸悶:是由於長時間一個姿勢,引起頸部肌肉持久痙攣性收縮,而使肌肉的血流迴圈發生障礙,久而久之會造成頸部退變、韌帶鈣化等,從而導致顱內供血不足或交感神經功能紊亂而引起的症狀。

  頸椎病的危害

  1、頸椎病與高血壓、冠心病、腦缺血的關係:近年來國內外學者認識到:常見的中老年血壓異常,冠心病、心律失常、腦缺血性疾病等的病源之一就是頸椎病。

  2、頸椎病與神經衰弱、運動神經元疾病、小腦萎縮、脊髓空洞症等神經系統疾病有關係:神經衰弱者80%以上患頸椎病,而頸椎病患者90%以上有神經衰弱的各種症狀,其中椎動脈型佔100%,因此,預防頸椎病即可防治神經衰弱。

  3、消化系統疾病與頸(胸、腰)椎病的關係:頸胸椎病變與胃下垂、潰瘍病、胃腸功能紊亂、胃痙攣、膽囊炎、膽結石症有密切關係,而下胸椎及腰骶椎病變與結腸功能性疾病及盆腔疾病關係尤其為密切。

  頸椎病如何防治?

  1、糾正坐姿:避免頸椎長時間保持在一個固定姿勢,一般1小時左右應做一些簡單的頸部活動。同時還要避免半躺半坐姿勢。

  2、頸椎保溫:避免頸部受冷包括出汗、淋雨、直接受風受寒等。

  3、頸部墊枕法:取仰臥位,將浴巾摺疊後捲成圓柱狀墊於項下,注意調節好墊枕的高度,一方面要把頸椎的弧度墊出來,即頸下有支撐感;另一方面,頭的後枕部又不能離開床面。每天1次,每次墊的時間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切忌時間過長。這種方法有助於恢復頸椎的生理弧度。

  4、頸椎保健操:頸椎前屈、後伸、左右側屈、左右旋轉,共六個角度,每個角度單獨活動到最大範圍,各做3至6次。每天重複多次。切忌過快、過猛的頭部環形搖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