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外科 副主任醫師 周巨集

  很多疾病都有其特別的“發作高峰時段”,心臟病也不例外。心臟病患者也有7個高發時段,掌握這7個時段的特點及相應的預防措施,可以有效減少心臟病發作。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下。

  1、堵車時:

  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在遇到交通擁堵的情況時病情發作的機率可比平時增加3倍。因此,心臟病患者應在開車外出前選好路線,當遇到堵車的情況時可做一下深呼吸,調整心態,消除焦慮等不良情緒。此外,心臟病患者還應避免乘坐較擁擠的公交車。

  2、急著去辦事時:

  心臟病患者在急著去辦事、急著完成任務時,其全身血管可發生痙攣收縮,心臟的執行負擔會加重,從而可增加病情急性發作的機率。因此,心臟病患者應規劃好自己在一天內要完成的事務,並有條不紊的執行計劃。

  3、飽餐時:

  在飽餐一頓後,人心臟的血液迴圈會受到影響。研究發現,人體在攝入高脂、高熱量的飲食後會導致全身的血管收縮,從而增加發生血栓性疾病的機率。因此,心臟病患者應控制每餐的飯量,不可暴飲暴食,並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阿司匹林來改善血液粘稠的狀況。

  4、便祕時:

  便祕患者在排便時過於用力會增加胸腔的壓力,使心臟的回血量銳減,進而可誘發心臟病。因此,心臟病患者應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經常喝水,以預防便祕和排便過於用力的情況出現。

  5、失眠時:

  美國一項調查研究發現,與沒有睡眠問題的人相比,幾乎每天都睡不好覺的人患心臟病的機率可增加45%,有入睡困難的人患心臟病的機率可增加30%,在睡醒後感覺身體沒有恢復活力的人患心臟病的機率可增加27%。

  6、氣溫太低時:

  冬季是心臟病高發的季節。冷空氣作用於人體後使得血管收縮、血壓偏高、心率增快,這樣心臟的負擔就重。另外寒冷刺激後可以導致供應心臟的血管(冠狀血管)痙攣,這樣就會造成心肌缺血,有時候可以直接造成心肌梗死。

  7、面對公眾發言時:

  人們在面對公眾發表演講時難免會出現緊張或亢奮的情緒,故可因血壓驟然升高、體內腎上腺素的水平激增而增加發生心臟病的機率。因此,心臟病患者在面對公眾演講前應根據自己的病情進行預防性的服藥,並有效地調節情緒,以防止病情急性發作。

  春季是繼冬季後心髒病高發的第二個高峰時段,做好防護措施極為重要。心臟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做好自我保健和預防,定期複查,學習相關知識並落實到行動中,這樣才能減少危險因素的干擾。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