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疼痛科 主治醫師 方海濱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是一種系統性骨病,其特徵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細結構破壞,表現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險性大為增加,即使是輕微的創傷或無外傷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骨折。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減少,骨組織的微細結構破壞,導致骨骼的強度減低和骨折危險性增加為特徵的一種全身代謝性疾病。在骨折發生之前,通常無特殊臨床表現。該病女性多於男性,常見於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質疏鬆症發病率處於上升趨勢。
  骨質疏鬆症分為三類:一、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它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必然發生的一種生理性退行性病變。該型又分2型,Ι型為絕經後骨質疏鬆,見於絕經不久的婦女。Π型為老年性骨質疏鬆,多在65歲後發生。佔發病總數的85%~90%。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藥物等一些因素所誘發的骨質疏鬆症。只佔發病總數的10%~15%。三、特發性骨質疏鬆症,多見於8~14歲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遺傳家庭史,女性多於男性。婦女妊娠及哺乳期所發生的骨質疏鬆也可列入特發性骨質疏鬆。佔少數。
  臨床表現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臨床表現主要有:疼痛,身高縮短,駝背,骨折,以及胸椎和胸廓畸形所致呼吸功能障礙。疼痛是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主要的症狀。骨小樑的破壞、消失,骨膜下皮質骨的破壞,骨折等,均可引起全身骨痛,以腰背痛最為常見。骨質疏鬆症常因椎體、股骨上段、橈骨遠端等部位骨折或腰背痛而被臨床發現。急性胸腰段壓縮性骨折,可引起區域性骨折症狀外,還可出現肋間神經痛,腸麻痺,脊柱畸形,呼吸功能障礙等。站立及活動時加重,臥床休息可減輕。脊柱瀰漫性疼痛多見於絕經後骨質疏鬆症。

  診斷依據
  1、慢性腰背部疼痛;
  2、脊柱、股骨上段、橈骨遠端等部位骨折,及相應臨床表現;
  3、骨密度檢查顯示骨質疏鬆;
  4、影像學檢查排除病理性骨折。
  輔助檢查
  X線片,MRI檢查,骨密度檢查,電解質,血清鹼性磷酸酶活性,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血常規,ESR,CRP等。
  治療原則
  補鈣,適當功能鍛鍊,鎮痛等對症治療。
  治療方法
  應用補鈣藥物:碳酸鈣,葡萄糖酸鈣,乳酸鈣等;促進鈣吸收:阿法骨化醇,維生素D3,鮭魚降鈣素(密蓋息),阿侖膦酸鈉片等。補充營養,適當鍛鍊,減少長時間臥床及影響鈣吸收的藥物等因素。對症治療疼痛及骨折等症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