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副主任醫師 塗一世

  餵養是每個嬰幼兒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兒童營養和餵養日益受到關注,我國《兒科學》教材和《諸福棠實用兒科學》有關餵養原則講解很多,錯誤餵養行為提及較少,家長對於奶的哺餵次數、量,輔食新增時間、順序、質地、食物營養密度、母嬰互動等方面需要專業指導,而專業人員本身對於理順與餵養有關的吃、喝、氍眠、排便等方面缺乏綜合培訓,面對迫切需要的個性化餵養指導顯得專業能力不足。現針對嬰幼兒餵養和常見餵養錯誤,結合文獻簡述餵養行為及餵養技巧,為專業人員應對和糾正不適宜餵養提供參考。

  1、奶

  (1)按需規律哺乳
  出生幾天內哺乳無規律,隨著哺乳及哺乳間隔時間的不斷迴圈,絕大多數新生兒在出生2周,或再長一點至滿月都能夠在按需哺乳的基礎上自然形成規律,即母乳白天每隔2 h左右哺乳1次,人工餵養3~4 小時1次,混合餵養可依據母乳多少凋整哺餵間隔時間。一般每次哺乳15~30 分鐘,哺乳時應避免嬰兒邊吃邊睡覺或吃一會睡一會,刺激方法:捏耳朵,捏上、下肢,開啟包被等使嬰兒在清醒狀態下有效吸吮,一次哺乳達到吃飽狀態。哺乳次數、奶量與月齡及餵養方式有對應關係,新生兒除外.嬰幼兒推薦哺乳次數:2~3個月齡每天6~7次,4~5個月齡每天5~6次,6~8個月齡每天4~5次,9~11個月齡每天3~4次,11~12個月齡每天2~3次,12個月齡以上每天2次。一般母乳取上限,人工餵養取下限。人工餵養推薦奶量:2~3個月齡每次120~150 mL,4~5個月齡每次150~180 mL,6~12個月齡每次180~210 mL,1~3歲每次200~250mL。若各相應月齡奶量仍不能滿足嬰兒,為避免養成過度飽腹才能滿足的不良習慣以及減少過度餵養或過量飲食而導致的肥胖問題,建議增加次數不增奶量。臨床常有家長將3個月嬰兒奶量增加趨緩或略有下降的生理變化誤認為異常,因為嬰兒2~3個月以後生長所需要的能量消耗逐漸減低。大部分嬰兒在3個月時奶量增幅有所減低甚至不增,而4個月起又因嬰兒從翻身、爬到行走活動增加,能量消耗增加奶量即又有所增長。

  (2)母乳不足
  分娩後早開奶、使嬰兒多次吸吮母親乳頭,才能增加乳汁分泌,但經過努力母乳量仍不能滿足嬰兒需要時,應補充配方奶以免嬰兒攝入不足。母乳是否充足、新增多少配方奶,需觀察嬰兒舌苔、大便等情況,若每天需補充配方奶2次,每次60mL以上則認為母乳不足,僅需補充一次奶量,但大於60~80 mL,疑似母乳不足,若僅需額外新增一次配方奶,且不足60mL,考慮母乳充足。若哺乳過程中,嬰兒因吸吮不到奶水哭鬧;每次哺乳含接乳頭不肯放鬆時間超過30分鐘;吃奶後仍不能安靜睡眠或玩耍;或持續不足1~1.5小時飢餓感明顯,補充配方奶後症狀緩解者均為母乳不足徵兆。體重不增是判斷母乳不足的可靠指標,但要晚於臨床表現,若以體重降低作為評估母乳不足為時已晚。

  (3)母乳餵養強調自然哺餵過程
  出生後由於特殊原因嬰兒不能直接吸吮母乳,可將母乳吸出來儲存待哺。為度量嬰兒吃奶多少,人工將母乳吸或擠出來,再經奶瓶餵給嬰兒,違背了WHO自然哺餵母乳的初衷,既影響乳汁分泌,又增加奶被汙染的機會,還有因可能儲存和復溫不當破壞母乳中的免疫物質和維生素等。缺乏嬰兒對乳房的吸吮刺激可減少泌乳和排乳,一次人工吸出或擠出的奶量要低於嬰兒自己一次有效吸吮母親乳頭所攝人的奶量,因此無特殊情況,不主張將母乳擠出來再經奶瓶餵養。

  (4)嬰兒對配方奶牴觸
  出生即人工餵養的嬰兒對所吃配方奶粉並無牴觸情緒,若母乳或某一配方奶哺餵一段時間後,需新增或更換配方奶粉時,嬰兒常表現出對配方奶粉的牴觸,若堅持繼續哺餵,多數嬰兒在7
天內能夠接受,少數嬰兒即使改用勺餵奶(去除人工乳頭適應不良的干擾),也常會見到牴觸時間長達1個月以上者,有學者認為對新的食物需要較長適應期的嬰兒與氣質特點有關。這種“先入為主”的現象以3~8個月齡嬰兒表現最為明顯。緩解的辦法:可將少許新鮮米湯與配方奶混合或母乳與配方奶混合後再用勺喂。為減少銜接過程中發生能量或蛋白質攝人不足,不要突然斷母乳或頻繁更換奶粉,最大限度地降低嬰兒適應不良。

  (5)夜間哺乳以及按需哺乳
  嬰兒一出生就應著手培養良好的飲食和睡眠習慣,在按需哺乳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哺乳和睡眠。午夜至凌晨即23時至次日5時人最需要睡眠緩解疲勞、恢復體力。這期間哺乳會干擾睡眠及母子晝夜生活節律,影響母親的休息,不利嬰幼兒生長。多數2~3個月嬰兒夜間不需要哺乳,4個月齡時連續睡眠時間可延長至6.8小時。建議4個月齡以上嬰兒午夜至凌晨時問不安排哺乳,確實需要哺乳,應調整至靠近午夜至凌晨兩端的理想時間段。按需哺乳並非隨意無規律,有些母親對按需哺乳理解有偏差,不能正確解讀嬰兒需要,特別是母乳餵養,常以餵奶緩解嬰兒啼哭,一哭即餵奶或讓嬰兒長時間含接乳頭,稍一動嬰兒就吸吮,哺乳不分白晝,0.5~1小時喂1次,每次哺乳時間不足3~5分鐘,24 小時達lO~16次,嚴重影響母親休息。只有合理調整餵養時同,保障母親睡眠和情緒愉快,乳汁分泌充足才能促進母乳餵養。

  2、水

  水是嬰幼兒生長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依據嬰兒餵養方式、奶量、環境溫度等適當喂水。母乳近90%為水,密度低,若環境溫度低可以不給水,但環境溫度高、嬰兒出汗多或生病不顯性失水增多時需補水。人工餵養因配方奶腎的溶質負荷較高,2次餵奶中間要適當給嬰兒補充水。母乳餵養者要用勺喂水,小嬰兒一次可喂1~3
mL,用勺喂水不在於水量多少,目的在於利用覓食反射讓嬰兒口舌接觸乳頭以外的餐具刺激,以降低舌的外推反射,為日後順利新增輔食做好準備。人工餵養用勺或奶瓶均可。每日補充水量個體差異較大。依月齡不同可補充20~200mL,幼兒因運動和活動增加,飲水可按需求適當增加。一般喂白開水,不宜喂糖水及含糖飲品,因含糖飲料可導致一過性高滲狀態,嬰幼兒口渴,表現更喜歡喝水及飲料。奶量攝入減少。

  3、輔食

  (1)準備階段
  我國有關輔食新增的建議與歐洲及WHO原則基本一致。輔食新增比哺乳更為複雜,一般胃腸功能好、適應性強的嬰兒直接新增輔食經過大多順利;但胃腸和神經系統發育成熟程度及適應性差的嬰兒,新增輔食前沒有適應階段可能會出現餵養問題。輔食新增之前最好做些必要的準備,早用勺可減少因對新餐具的不適應而影響嬰兒接受新新增的食物;出生後3個月嬰兒唾液澱粉酶開始增加,新增輔食前幾天喂一些米湯可誘導和刺激腸黏膜細胞分泌澱粉酶,同時胰澱粉酶的迅速增高加快嬰兒對食物的適應性和耐受性。

  (2)新增階段

  ①輔食的種類和性狀及營養密度
  經過準備階段後,在兩次餵奶之間新增輔食,其順序為先穀類食物如米粥、米粉,其次蔬菜、水果泥,再加動物性蛋白。先稀後稠,逐漸增加稠度提高食物密度。食物性狀:先液態、後泥狀、再從有渣的半同體到固體,各種性狀食物可交叉新增,不能簡單以直觀的容積量來判斷嬰兒輔食新增多少。如同樣稠度的米粥和工業化成品米粉,前者密度低,新增的量和次數可多些;後者營養密度高,新增的量和次數可少些。在考慮營養密度的同時還要兼顧食物營養的互補性,如將穀類或蔬菜和蛋白含量高的動物性食物搭配,含食物纖維少和多的食物搭配,除家庭自制食物外還應新增強化營養素的工業化成品輔食。因早期嬰兒消化道通透性相對高,腸道存在外來蛋白質透過的危險。4個月內不主張新增穀類以外的動物性蛋白。無過敏因素,只要食物足夠爛和軟,8個月以上的嬰兒無禁忌。

  ②新增次數
  4~6個月齡為嘗試和適應期,建議開始每日有1、2次的試吃,具體的量可依食物營養密度和消化功能上下波動,輔食新增成功的標誌是能夠替代相應月齡餵奶的次數。一般輔食新增次數:6~8個月齡每天l、2次,9~11個月齡每天2、3次,1~3歲每天3次。因母乳中耐酸澱粉酶有助於碳水化合物消化,嬰兒對新增穀類食物可能比奶粉更易適應。從4或6個月齡到8個月齡短短2~4個月的時間,嬰兒要從單純奶過渡到成人食譜,僅在食物質地上比成人軟、爛、碎,這期間每加一種新食物或改變一次食物質地都需要嬰兒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和正常的胃腸功能,同時家長還應有適宜的餵養行為。

  ③ 不適宜餵養行為
  嬰兒胃腸和神經系統發育成熟程度制約新增輔食時間、內容、質地和密度。4~8個月齡應以逐漸遞進的方式新增,讓嬰兒接受不同質地食物的刺激,6~7個月齡起新增有渣食物可訓練嬰兒咀嚼和吞嚥能力。臨床卜很多因餵養困難來診嬰兒,最初新增輔食時間不晚也不難,但隨月齡增長新增和增加輔食卻變得極為困難。追究原因,一方面輔食已經可以作為一次主食時,並未減少奶量及餵奶次數;另一方面當遇到嬰兒輔食攝人量少時,家長盲目地用奶來補充或替代,漸漸地嬰兒傾向於選擇低階“喝”而不選擇高階“嚼”的進食方式。當8個月齡輔食還不能作為主食代替一次哺乳時不能認為輔食新增成功;若10個月齡仍未新增固體食物會增加餵養困難的概率;如果l歲或更晚才新增固體食物,嬰兒接受和順利完成進食有時會很困難。有家長擔心小兒攝人量不足,隨意濃縮奶粉或將蛋白高的蛋黃、肉及肉鬆加入奶裡以增加奶的稠度,過度提高食物營養密度,會增加嬰兒腎溶質負荷。這種錯誤餵養還因食物味道香濃,新增初期嬰兒產生易於接受、食慾好的假象誤導家長,一旦消化系統不能承受時,生理功能則發生紊亂,臨床會出現一系列症狀如睡眠不安、哭鬧、食慾不好、無飢餓感、攝奶量少、拒奶、大便於燥或腹瀉,若一種錯誤餵養時間較長或多種錯誤疊加可導致嬰兒體質量不增或減低。還有母親經常在餵養中剝奪嬰兒自我進食和自我服務的要求。如在進食時限制用手甚至不允許嬰幼兒用手抓食物;1歲時不用杯或碗給嬰兒喝水;幼兒期不能創造全家共同進餐以體驗自家固體食物風味的機會,還有嬰兒進餐時家人看電視,或多人圍觀,或多人蔘與餵食,過度地分散了嬰幼兒對食物的注意和進食的專注,降低了由食物帶來的快樂體驗和滿足感。由於嬰兒自身對食物攝入有一定的調整能力,當嬰幼兒強烈拒絕某種食物時要仔細分析,不要強迫進食。

  ④食物增味劑鹽
  鹽存在於各種食物中,大部分人不需要在食物中加鹽就可以滿足生理需要,很少缺乏。早期嬰兒對鹽高度敏感,成味可增加食物香味和口感,過早新增鹽或其他調味品,會使小兒對普通淡味食物失去興趣,長時間可誘導其對重味食物的嗜好,成人後罹患高血壓風險加大。有研究顯示人攝入的鹽,10%來自食物天然成分,15%來自烹調加工及餐桌上加入的,75%是在食物加工和製作過程中新增的,新鮮米粥因稻穀香味刺激味覺即使不加鹽也會誘人,嬰兒輔食中鹽作為調味劑何時新增需要謹慎。國外資料顯示嬰兒能坐穩,即6―8月齡可新增淡味調料,當能爬行時可新增更多種類的調味品。事實上成品麵包、餅乾等含鈉量可高出家庭自制米飯、小豆粥近百倍,嬰兒膳食若以工業加工成品為主可不加鹽;家庭烹飪的輔食若不加鹽,僅靠食物天然成分嬰兒鈉鹽攝人量是很低的。如果食物味道過於清淡,嬰兒對食物的興奮性減低。進食願望不強烈,因此,6個月以上嬰兒家庭烹飪天然食物時可加淡鹽味,另外,嬰幼兒體表面積大,經面板丟失鈉鹽相對成人多,當有出汗多、腹瀉、嘔吐鈉鹽丟失,也要適當補充。

  4、 嬰幼兒便祕 

  排便是嬰幼兒消化功能正常與否的另一個指標。出生~6周母乳餵養嬰兒表現為胃腸道運動較快,排便次數多。4-6周嬰兒每天排便平均4~5次,達10次也常見。但6~8周嬰兒排便可突然減少到每週2次或每週1次,甚至更少,嬰兒體質量增長良好,飲食規律應視為正常,然而,新生兒期排便次數和大便量少提示可能存在攝入量不足問題。大便性狀可以反映出嬰兒對食物的耐受情況,配方奶餵養1
天或2
天后自行規律排便1次也表明其消化功能正常。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性狀、質地、含纖維素等與便祕發生有關,如蔬菜促進腸蠕動,柑橘可延遲胃排空。新增輔食後影響糞便性狀因素更為複雜,餵養不當可導致便祕及腹瀉,如奶裡新增蛋黃,或長時間吃泥糊狀無渣食物者易出現便祕。

  5、 幼兒飲食

  l歲以上幼兒食物應軟、爛、形狀大小適中,每天三餐飯,膳食要多樣、搭配要合理,二餐奶,400~500
mL,1~2歲偏小者可在家長輔助下進餐,水果自己拿著吃,不要再榨汁和打成泥狀吃。2歲以上與成人進餐時間基本同步,餐間可增加點心、水果等。3歲則完全可以自己進食。

  綜上,嬰幼兒餵養過程十分複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不但要考慮嬰兒睡眠、排便、生理、生長髮育特點,還要考慮個性氣質特點。對餵養中存在的問題應個性化分析與處理,在遵循WHO餵養指南的前提下,依據嬰兒出生狀態、生長髮育和健康狀況調整輔食新增程序,使嬰幼兒飲食平穩有序地過渡到成人飲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