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血液病科 主治醫師 付烊

  一、甲狀腺都長哪些腫瘤

  1、甲狀腺腺瘤

  這是臨床最常見的甲狀腺良性腫瘤,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20~40歲的青中年女性多見。多數無自覺症狀,往往在無意中觸及頸前區腫塊,多為單個,無痛、有包膜,可隨吞嚥移動,腫瘤生長緩慢。約10%癌變,治療原則應早期切除。

  2、亞急性甲狀腺炎

  臨床上較常見,多發生於20~40歲女性。甲狀腺區域性可呈雙側性瀰漫性腫大,亦有單側侷限性腫大結節,觸診腫物韌實,常較硬,結節不平,易誤診為癌。但本病一般起病較急,多認為由病毒引起,發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伴有輕度發熱和其他全身症狀,如白細胞升高、血沉加快、精神緊張、出汗及震顫等。並且常伴隨區域性疼痛,以吞嚥時為甚,可放射至耳部。測T3T4偏高、同位素掃描見吸碘率降低。本病可不經治療,約數週或數月後自愈。服小量碘、強的松類藥物或用小量X線治療,有助於腫物縮小,效果良好。

  3、淋巴性甲狀腺炎

  又稱橋本氏甲狀腺腫,屬自身免疫性疾病,

  臨床表現見慢性進行性雙側甲狀腺對稱性整體(包括峽部)腫大,質地較硬韌,似象皮樣改變,可觸及稍隆起的結節,邊界清楚,與周圍組織無粘連。一般沒有自覺症狀,但病變長期持續,可伴隨甲狀腺功能減退,表現為動作較慢,面部或下肢出現浮腫。

  4、結節性甲狀腺腫

  又稱單純性甲狀腺腫,多見於地方性甲狀腺腫地區,一般病程較長,可達數年或數十年最初為雙側甲狀腺瀰漫性腫大,隨年齡增長,逐漸出現結節,常為多發,大小不等,質地韌或較軟,表面光滑,隨吞嚥上下活動。除胸骨後甲狀腺外,一般甚少發生壓迫症狀,部分病人可合併甲狀腺機能亢進,治療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

  5、慢性木樣甲狀腺炎

  臨床較少見,為慢性纖維增殖性疾病。常發於50歲左右女性。甲狀腺呈普通中等程度腫大,質地硬如木樣,呈進行性發展,可與周圍組織固定,並出現氣管壓迫症狀。頸側位軟組織X線片無鈣化。放療無效,須手術切除甲狀腺峽部、顯露氣管,以緩解或預防壓迫症狀。如同時伴有甲狀腺功能減低,可以給予甲狀腺激素治療。

  二、甲狀腺良惡性腫瘤之間有關係嗎?

  有關係,甲狀腺良性疾病有時與甲狀腺癌並存或變成甲狀腺癌,有統計甲狀腺腺瘤10%-20%會變,橋本氏病5%-17%併發甲狀腺癌;也有甲亢、亞急性甲狀腺炎併發甲狀腺癌的報道。

  三、甲狀腺癌的特點

  1、臨床表現

  甲狀腺癌發病初期多沒有典型症狀與體徵,只是在頸前或甲狀腺癌觸及結節或腫塊,當腫塊產生壓迫症狀,如聲嘶、呼吸困難、吞嚥障礙,特別是伴有頸淋巴結腫大、病理性骨折時,多已至晚期。

  2、輔助檢查

  甲狀腺癌的輔助檢查手段很多。

  放射免疫測定T3、T4、TSH有助於甲狀腺疾病的診斷,鑑別結節性質,但不是特異性的腫瘤標誌物。血清降鈣素診斷髓樣癌,目前認為是具有特異性的一種方法,若在正常最高值0.2ug/L(200pg/ml)以上則有診斷價值。

  B超有助於分辨腫塊屬實質性、囊性還是混合性;

  核素掃描在甲狀腺癌時呈冷結節,良性病變呈溫結節。但甲狀腺腺瘤、腺瘤囊性變、囊內出血、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結節性甲狀腺腫等均可顯示冷結節;而有些分化較好的甲狀腺癌有一定吸碘功能,或病灶較小,位於甲狀腺深面,被正常甲狀腺組織顯像掩蓋,亦可表現出溫結節或涼結節而誤診為良性腫瘤;

  針吸細胞學檢查的診斷符合率較高,其診斷準確率可達80%以上,但由於穿刺技術及閱片人水平不一,亦有一定的誤差。

  四、自己怎麼檢查甲狀腺

  甲狀腺長在脖子偏下部,在氣管兩側,它有個明顯的特點,隨著吞嚥動作而上下移動,自己做檢查時,可以把拇指和其他四指分開放在氣管兩側,然後嚥唾沫,那個隨著吞嚥上下移動的就是甲狀腺,正常甲狀腺有小手拇指肚大小,柔軟。

  五、能預防甲狀腺癌嗎?

  甲狀腺癌發生的原因不是很清楚,幼兒期有頭頸部X線照射史好像是一個原因,另外就是及時發現甲狀腺腫物,並進行相應的治療,防止惡化。

  六、真得了甲狀腺癌怎麼辦

  甲狀腺癌是常見的惡性內分泌腺腫瘤,約佔全身腫瘤的1~2%,以女性發病較多,男女之間比例約為1:2~3.患病年齡範圍大,從兒童到老年人都可發生,30~45歲的青壯年期為發病的高峰年齡,平均發病年齡不足40歲.

  甲狀腺癌屬低度惡性腫瘤,有時自然生存期長達10年。除未分化癌外,一般預後良好,平均5年生存率高達83.2%~95.6%。

  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