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任醫師 劉坤

  1、中風的危害性

  中風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其發病和死亡率已躍居疾病譜的前三位。中風具有高發病、高死亡、高致殘及高費用等特點。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人口平均壽命延長,我國的中風發病率將繼續上升。中風發病前往往缺乏明顯的臨床症狀,一旦發病,重者偏癱或死亡,倖存者約75%遺留不同程度的殘疾,而且有1/4以上的中風病人在發病後1~5年內會再次發生中風,每次急性發病住院治療的費用高達萬元。

  2、哪些因素容易導致中風?

  與中風發生有關的因素通稱為危險因素。國內外對中風的危險因素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研究,並將中風的危險因素歸納為如下3類:

  第一類:無法改變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種族或民族、家族遺傳史。隨著年齡的增長,中風發病的可能性會增加,男性高於女性,黑人高於白人,家族中有血緣關係的親屬發生中風,家庭成員發生中風的可能性也增加。

  第二類:可以改變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吸菸和無症狀的頸動脈狹窄等,其中高血壓被認為是中風的首要危險因素。上述因素可以使中風發病的可能性增加,但經過控制或合理治療後,發病的可能性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第三類:有望改變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肥胖、體力活動少、高脂飲食、酗酒、血液高凝狀態等。這些因素經過控制或治療後有希望使中風發病的可能性下降,但目前的研究還缺乏確鑿的證據。

  具有上述一個或數個危險因素的人群通稱為易患人群。國內最新的研究發現,在上述易患人群中進行血液動力學檢測,約30~35%腦血管血液動力學指標明顯異常,表現為腦血管功能積分值低於75分。這些個體中風的危險性增大,他們是中風的高危人群。

  3、為什麼會發生中風?

  絕大部分中風事件是在腦血管動脈硬化基礎上發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肥胖、頸動脈狹窄、吸菸和家族遺傳等中風易患因素的綜合作用,會導致腦血管的動脈硬化。病變較輕、進展速度較慢者,不會出現明顯的腦供血不足,發生中風的可能性也較小;病變較重者,會出現腦血管明顯狹窄或形成小動脈瘤,當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刺激時,會在腦動脈內形成血栓,造成腦梗死(缺血性中風);或者腦動脈破裂,造成腦出血(出血性中風)。此外,還可因腦血管先天性動脈瘤或畸形造成血管破裂而致蛛網膜下腔出血,也可因心臟或動脈內血栓脫落而造成腦栓塞。

  4、中風的好發人群

  老年人是中風的高發人群,男性的發病風險略高於女性。人群監測資料顯示,64%病例發生在55~75歲年齡段,其中55~65歲年齡段所佔比例最高,為34.6%,45歲以下發病的比例佔4.4%。近年來的監測資料顯示,中風的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55歲以上人群應作為重點預防物件,但40歲以上的人群,也應加強預防。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