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主治醫師 李彥州

  下肢動脈疾病是血管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隨著人們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及社會的老齡化,本類疾病的發病率急劇上升,成為威脅我國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據國外研究結果顯示,在40-45歲的人群中本類疾病的患病率為2.5%,60-69歲為8.3%,70-79歲為18.8%,但大約50%是無症狀性的;僅49%的醫生知道患者有外周動脈疾病,83%的患者知道其患有該病,而這項比例在我國則更低。

  下肢動脈疾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傳統和非傳統危險因素兩大類。傳統危險因素包括吸菸、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非傳統危險因素包括高半胱氨酸血癥、脂蛋白x、纖維蛋白原、高敏性C反應蛋白、感染等,以上危險因素影響著下肢動脈疾病的發生和發展。積極識別與干預以上危險因素對下肢動脈疾病的防治和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有積極的作用。

  首先是對上游危險因素的干預,包括吸戒菸、適當的運動、控制體重、科學合理的飲食、情志的舒暢等,做到防範於未然。

      其次是藥物的干預,

降低下肢動脈疾病的發病率,包括脂類干預藥物、抗血小板藥物、降壓降糖藥物。再次是下肢動脈疾病早期症狀的積極干預,如肢體涼、麻、間歇性跛行、疼痛,通過中西醫藥物治療、手術和(或)血管腔內治療,尤其是微創血管腔內治療的方法,達到提高跛行距離、緩解缺血癥狀、促進潰瘍癒合、儲存肢體的目的。

  目前,我國多數醫務人員和患者缺乏本類疾病的相關知識,沒有重視從源頭干預本類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導致對下肢動脈疾病的認識和綜合防治水平還很低,因此患者就診時往往肢體已處於嚴重缺血的程度或已經發生壞疽,致殘率和死亡率高,從而影響了診療的效果。因此,重視下肢動脈疾病危險因素的識別和干預,對於提高其綜合防治水平有積極意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