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主任醫師 鄧革強

  直腸脫垂俗稱“脫肛”,是指直腸黏膜,或直腸全層,甚至連同乙狀結腸在排便時向下移位並脫於肛門外,好發於兒童及老年人。引起小兒脫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小兒骶尾彎曲較正常淺、直腸呈垂直狀;幼兒發育不全致盆底支援組織軟弱;小兒長期便祕、慢性腹瀉、慢性咳嗽,以及膀胱結石等導致長期腹內壓增加。因此,只要積極治療引起患兒腹內壓增加的疾病,加強患兒營養、增強其體質,隨著患兒的發育,脫肛有可能自愈。但是,脫肛發生後必須及時將脫出物復位,如果未能及時復位,脫出的直腸黏膜會引起水腫和糜爛,此時宜及時在麻醉下復位,用紗布卷堵住肛門部,再用膠布將兩側臀部繃緊,酌情輸液和應用抗生素。筆者在臨床中發現,並非所有脫肛患兒都可自愈,有些患兒甚至到青春期都未能自愈,給患兒的心理帶來不良的影響,同時也給家長帶來很多擔心。因此,筆者主張對於那些經常性脫肛的患兒,應該積極治療,不能因為“有可能自愈”而聽之任之。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小兒脫肛多因氣血未旺,或久瀉久痢,以致氣虛下陷、固攝失司所致。根據筆者的臨床治療經驗,給患兒口服補中益氣、固攝升提的中醫湯藥(以補中益氣湯加味),同時作直腸黏膜下或直腸周圍間隙硬化劑注射,絕大多數的脫肛患兒在短期內可以獲得治癒。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