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外科 主任醫師 陳志偉

  1、前言

  髖臼內陷症即股骨頭內陷突破髖臼內壁,且超過髂坐線。對於原發性髖臼內陷症較少見且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明確,繼發性髖臼內陷症多繼發於感染、炎症及創傷後[1]。對於成年患者已出現骨關節炎改變時常採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目前國內外對於髖臼內陷症的髖臼重建方式仍存在諸多爭議,我科採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及植骨術重建髖臼,恢復患髖的股骨偏心距及髖臼旋轉中心。

  2、臨床資料與方法

  2.1一般資料

  2006年1月~2010年2月,我科共收治髖臼內陷症12例12髖,男5例,女7例;年齡39歲~72歲,平均61.5歲:病程1.5-25年,平均7.8年。其中輕度內陷3例,中度內陷7例,重度內陷2例,原發性3例,繼發性9例,繼發性因素:類風溼關節炎5例,強直性脊柱炎2例,創傷2例。

  2.2手術方法

  2.2.1術前準備

  患者入院後,均拍攝以恥骨聯合為中心骨盆正位X線片,並按1:1.15放大,用假體模板測量,術前大致確定假體大小。測量髖臼內壁與Kohler's線之間的距離,根據Charnley的診斷標準分度:2度:(中度內3度:(重度內陷)超過15mm。本組病例輕度內陷3例,中度內陷7例,重度內陷2例。並在X線片上測量雙側股骨偏心距(股骨頭旋轉中心與股骨幹縱軸的垂直距離)及髖臼旋轉中心,予以標記。對於繼發性髖臼內陷患者,完善術前相關檢查,積極治療原發疾病至症狀緩解後確定手術方案。

  2.2.2手術方法

採用硬腰聯合麻醉或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健側臥位,腋部墊空,常規消毒鋪巾後,作患髖後外側入路12~15cm長切口,切開面板、皮下、闊筋膜張肌,剝離外旋肌群及關節囊,充分暴露術野,於小轉子上0.5~1.0cm截骨,取出股骨頭,清理髖臼周圍骨贅及軟組織並打磨髖臼。

術中再次評估髖臼內陷的程度,對於輕度內陷者,採取自體顆粒骨打壓植骨,對於中重度髖臼內陷者均將截下的股骨頭去除軟骨面咬取鬆質骨植入內陷的髖臼窩內,恢復患髖的髖臼旋轉中心,再根據試模大小置入相應型號的髖臼杯及聚乙烯內襯並擰入螺釘固定。再屈曲、內旋患側髖關節,經截骨處擴髓,根據假體柄試模大小置入生物型或骨水泥型股骨柄假體,裝上球頭後,復位患側髖關節,恢復患髖的頸幹角及股骨偏心距。檢查假體位置滿意後,沖洗、關閉傷口,根據術中出血量適當輸血。

  2.2.3術後康復及隨訪

  術後使用抗生素3-5天預防感染,術後1~2天視傷口出血情況使用常規抗凝治療7-10天預防深靜脈血栓,術後1周開始在助行器輔助下進行患肢部分負重行走,2-3月後開始完全負重行走,避免患髖過度屈伸、內收、內旋活動。於術後1、2、3、6、9、12月,以後每年1次複查骨盆正位X線片,評估髖臼及股骨柄假體有無鬆動、移位,髖臼有無再次內陷。採用Harris髖關節評分評估髖關節功能並與術前進行對比。

  3、結果

  本組12例患者術後切口Ⅰ期癒合,患者均獲得隨訪12個月至62個月,平均37個月。術前Harris髖關節評分平均(49.5+5.5)分,末次隨訪時Harris髖關節評分平均(90.5+4.5)分,較術前平均改善41分。複查X線片顯示假體位置均良好,無鬆動、移位,移植骨與髖臼融為一體,無髖臼再次內陷。隨訪期間所有患者結果滿意,臨床症狀完全緩解,均獲得日常生活能力,無一例出現假體鬆動、移位。

  4、討論

  髖臼內陷症是一種股骨頭內陷突破髖臼內壁,且超過Kohler's線(坐骨內側緣與髂骨內側緣的連線),引起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的疾病。最早是由德國病理學家Otto[2]於1824年提出,在19世紀末期開始被全世界廣泛認可,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對於原發性髖臼內陷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明確[1,2],對於繼發性髖臼內陷多繼發於感染、炎症及創傷後,患者的髖臼向內、上內陷,常表現為髖部疼痛及髖關節活動度減少。

  手術是治療髖臼內陷症的主要手段(對於繼發性髖臼內陷者,則需先明確繼發性因素及預先處理)。臨床上較常用的術式包括:關節融合術、全髖關節置換術、髖臼成形術、股骨轉子間外翻截骨術、軟骨融合術等,對於髖臼內陷症患者手術方式的選擇大多基於患者的年齡、骨骼發育是否成熟以及關節退行性改變的範圍及程度[4,5]。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