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胸外科 主治醫師 胡楊

  腹脹和大便習慣改變是食管切除術後患者經常面對的一個問題,腹脹非常常見,特別是在進食以後,個別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持續的腹脹。大便習慣改變最常見的表現是腹瀉,嚴重的病人甚至會出現水樣便。也有個別病人表現為便祕,或者便祕腹瀉交替出現。總的來說,這些都是術後胃腸道功能不協調的表現。在這些表現當中,對患者影響最大的是腹瀉和腹脹。腹瀉本身就可能導致以水和電解質為主的內環境紊亂,再加上術後腹瀉常常出現在病人進食含脂肪成分的飲食之後,很多患者因為畏懼腹瀉,而不敢隨便進食甚至不敢吃。腹脹也會嚴重影響患者進食,這就容易導致嚴重的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是影響食管切除術後患者恢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要知道如何面對和處理這些問題,就需要了解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

  正常情況下,迷走神經是參與調節胃腸道功能的內臟神經,該神經在胸部下份與食管伴行,在做食管切除手術時,需要切斷該神經,故對於術後的患者,迷走神經對於胃腸道的調節功能其實是缺失的。所以由於胃腸道功能的失調,才會出現剛才提到的腹脹不消化和大便習慣的改變,

  瞭解原因,有助於我們選擇正確的方式來處理它。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這一般不會永遠持續下去,神經功能的缺失需要一段時間的代償和恢復,這個過程在不同人身上長短並不一致,有人數週,有人數月,個別患者可能持續數年時間,但一般都能逐步恢復,所以不用過於緊張,再保證營養的同時,耐心等待胃腸道功能恢復就可以了,不要給自己施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怎麼處理便祕?

  便祕的處理相對簡單,只需要多飲水,進食高纖維素的食物,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一些軟化大便的藥物即可。

  怎麼處理腹脹?

  可以選擇的處理辦法包括鍼灸、中醫藥、西藥(促進消化和胃腸運動類藥物如胰酶、加斯清等)、進食易消化的食物、加強活動等。但是這些處理方式對患者腹脹不消化症狀的治療效果個體差異很大,所以可能需要嘗試各種治療方法,綜合處理,找出對於患者最佳的治療手段。

  怎麼處理腹瀉?

  首先在這裡,我們要糾正一些錯誤的觀念和習慣。

  一是很多患者因為習慣,一出現腹瀉就吃抗生素、消炎藥。其實,這是錯誤的。對於食管術後的腹瀉,感染並不是根本原因,亂吃抗生素,不但不能治療腹瀉,還可能因為菌群失調而加重腹瀉,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二是很多患者感覺得到腹瀉其實和進食有關,越吃越拉,特別是進食含有脂肪的食物以後。所以乾脆不吃,或者只吃蔬菜水果之類完全不含油脂的食物。短期內這樣關係不大,但時間一長,就可能導致嚴重的營養不良,影響患者術後恢復,甚至進入惡性迴圈。

  治療腹瀉,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亂吃抗生素,要鑑別感染性腹瀉和這種術後功能性腹瀉。感染性腹瀉一般可能伴隨發燒、嘔吐、腹痛、膿血便等情況,而這種術後功能性腹瀉是不伴有這些症狀的,感染性腹瀉可以吃抗生素,而此類腹瀉完全不需要。

  2、不能一腹瀉就不吃東西或者偏食。不管是否腹瀉,東西該吃還是要吃,而且要吃夠,吃均衡。

  3、針對腹瀉,強烈建議使用收斂劑比如思密達,瀉痢停等,這些藥物可以根據症狀調整藥物的用量,必要時可以增大藥量,對絕大多數患者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作為輔助,還可以使用一些調節胃腸道功能的藥物,如谷氨醯胺,金雙歧之類的藥物。

  4、要了解這樣一個事實:這種腹瀉不是病,不是吃藥控制住了就不會再發。只要胃腸道功能還沒恢復正常,這是隨時都可能再發的,所以藥物的使用可能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直到胃腸道功能恢復為止。對此,患者和家屬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