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程美雄

  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後具有極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到底什麼是腦動脈瘤呢?它的治療除了我們最常接觸到的開顱手術外還有其它方法呢?在這裡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
  因腦動脈管壁區域性缺陷和腔內壓力增高,腦動脈管壁逐漸變薄並異常膨出,在臨床上稱之為腦動脈瘤。腦動脈瘤的發生和先天性因素有關(有一定的家族傾向),但更多的和高血壓動脈硬化、感染、外傷等有關。本病好發於40-60歲中老年人,女性發病率比男性略高。在腦血管意外中,腦動脈瘤僅次於腦血栓和高血壓腦出血,位居第三。
  腦動脈瘤好發於腦動脈分叉和主幹的分支處,由於此處動脈壁的肌層發育薄弱,又是受到血液衝擊力最大的地方,在長期血流的壓力和衝擊力的作用下,此處動脈壁的薄弱點向外膨出,最終形成動脈瘤。
  腦動脈瘤就像是在腦血管壁上吹起的一個氣球,隨時都有可能破裂。當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勞累、頭部劇烈擺動、猛彎腰、急起身、飲酒、用力排便、舉重物、上樓、性生活等誘因下,引起血壓突然增高,很容易引發破裂出血,對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脅。據統計,腦動脈瘤第1次破裂後死亡率為30%,它還會發生第2次、第3次破裂。據統計40-50%的病人會在破裂後的1個月內發生第2次破裂,第2次破裂後死亡率約為70%,第3次破裂後死亡率為100%。

  有時候,動脈瘤雖然沒有破裂,但因為體積的增大,可以壓迫附近的神經,從而造成相應的症狀,如一側眼睛睜不開、複視、偏盲、視力喪失以及面部疼痛等。
  因此,一旦出現劇烈的頭痛,或者不明原因的腦神經症狀,就應該考慮患有腦動脈瘤的可能。應立即去醫院進行腦血管的檢查(如CTA、MRA、DSA等),排除或明確腦動脈瘤,並去神經外科就診。
  內科治療目前只用於未破裂的微小動脈瘤,主要措施是控制各種能夠誘發動脈瘤破裂的危險因素,如控制血壓、戒菸、避免緊張或者通過各種方法來放鬆,還要定期進行影像學檢查,監測動脈瘤的大小和發展的情況。
  對於破裂的動脈瘤和較大的未破裂動脈瘤,外科治療是唯一正確的選擇。除了傳統的開顱手術夾閉外,還有血管內介入治療可供選擇。後者屬於微創的治療方法,僅是在病人的大腿根部血管上穿刺一個小洞,通過微導管的輸送和操作,將動脈瘤進行填塞,達到止血和預防再出血的目的。病人痛苦小,恢復快。
  至於每個病人的動脈瘤選擇開顱手術好,還是血管內介入治療好,應該由專業的神經外科醫生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