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任醫師 王翠蘭

  一、偏頭痛的相關概念
  偏頭痛特徵是發作性的、多為偏側的、中重度、搏動樣頭痛,一般持續4一72h,可伴有噁心、嘔吐,光、聲或活動可加重頭痛,安靜環境中休息則可緩解頭痛。
  兒童期偏頭痛多見男性,發作時間較短,雙側頭痛和胃腸道症狀多,少有先兆,畏光、畏聲症狀可由他們的行為來推斷。有時表現為週期性嘔吐或腹痛。
  先兆指發生在頭痛之前或伴隨頭痛一起發生的完全可逆的局灶性神經系統症狀,表現為視覺、感覺、言語、運動等的缺損或刺激症狀。大多數先兆為視覺症狀,常為雙眼同向症狀,如視物模糊、暗點、閃光、亮點亮線或視物變形。感覺症狀多呈面一手區域分佈。先兆症狀一般在5一20min內逐漸形成,持續不超過60min。不同先兆可以接連出現。
  偏頭痛主要有無先兆偏頭痛(普通型偏頭痛)和有先兆偏頭痛(經典型偏頭痛)。以往曾將偏頭痛診斷為“血管性頭痛”、“神經性頭痛”或“血管神經性頭痛”。1988年後,國際頭痛學會(IHS)就不再推薦使用。而現在的“血管性頭痛”則屬於繼發性頭痛。
  二、偏頭痛的分類和診斷
  1、偏頭痛的分類
  2004年的IHS第二版“頭痛疾患的國際分類”(ICHD一2)將偏頭痛歸為原發性頭痛,包括6個亞型,以無先兆偏頭痛和有先兆偏頭痛為常見。

  2、偏頭痛的診斷
  偏頭痛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在詢問病史時應注意頭痛的部位、性質、程度、持續時間、伴隨症狀、先兆表現以及活動對頭痛的影響。患者頭痛日記有助於診斷。在臨床實踐中,首先要排除繼發性頭痛,然後再考慮是否伴有其他型別的原發性頭痛。出現以下情況要進行神經影像學檢查:(l)異常的神經系統檢查發現;(2)頭痛頻率或程度的急性加重;(3)頭痛性質變化;(4)50歲後新發的頭痛或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5)多種治療無效的頭痛;(6)有頭暈、麻木等其他症狀。腦電圖、TCD等檢查不推薦作為常規診斷檢查。
  IHS制定的診斷標準具有可操作性,是最常用的診斷工具。如典型先兆後的頭痛不符合偏頭痛性頭痛的特點,應診斷為伴非偏頭痛性頭痛的典型先兆;如典型先兆後無頭痛發作,應診斷為不伴頭痛的典型先兆;如先兆表現為肢體無力診斷為偏癱性偏頭痛若其一級親屬中有類似發作,則診斷為家族性偏癱性偏頭痛,否則診斷為散發性偏癱性偏頭痛。先兆表現為後迴圈系統支配的神經組織受累,如構音障礙、眩暈、耳鳴、聽力下降、複視、雙鼻側或雙顳側視野同時出現的視覺症狀、共濟失調、意識改變、雙側感覺異常等,而非肢體無力時,診斷為基底型偏頭痛。如只比診斷標準差一項,但又不符合其他頭痛的診斷標準,可診斷為很可能的偏頭痛。

  三、偏頭痛的治療
  首先應加強宣教,使患者對頭痛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治療過程有所瞭解,解除不必要的憂慮,提高治療的順應性。鼓勵患者做頭痛日記。
  偏頭痛防治的基本原則:(l)幫助患者確立科學的正確的防治觀念和目標;(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3)尋找並避免各種偏頭痛誘因;(4)充分利用非藥物干預手段,包括按摩、理療、生物反饋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和鍼灸等;(5)藥物治療包括急性發作期治療和預防性治療兩大類。中藥被廣泛應用,但尚需更多的循證醫學證據。
  1、急性發作期治療
  急性發作期治療的目的是迅速緩解疼痛、消除伴隨症狀並恢復日常功能。分為非特異性治療和偏頭痛特異性治療兩種。
  非特異性治療藥物包括:(l)非街體類抗炎藥(NSAIDs),如對乙酞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蔡普生鈉等及其複合製劑;(2)巴比妥類等鎮靜藥;(3)阿片類藥物。後兩類藥物易成癮,應慎用,僅適用於其他治療無效的嚴重病例。
  特異性治療藥物有:(l)麥角類製劑。(2)曲坦類藥物。藥物選擇需要根據頭痛嚴重程度、伴隨症狀、既往用藥情況及其他因素綜合考慮。可採用階梯法選藥,首選NSAIDs,效果不佳,再改用偏頭痛特異性藥物。亦可分層選藥,輕中度頭痛、嚴重頭痛但以往發作對NSAIDs反應好者選擇NSAIDs;中重度頭痛、對NsAIDs反應差直接選用偏頭痛特異性藥物。有嚴重的噁心和嘔吐時,選用胃腸外給藥更佳。胃復安、多潘立酮等止吐和促進胃動力藥物不僅能治療伴隨症狀,還有利於其他藥物的吸收和頭痛的治療。急性期治療應儘早使用,但不宜多用,以避免造成藥物濫用性頭痛。
  2、預防性治療:
  目的是降低發作頻率、減輕發作程度、減少功能損害、增加急性發作期治療的療效。
  預防性治療的原則:(1)排除止痛藥物的濫用;(2)循證地選擇療效確切且不良反應少的藥物;(3)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4)在4一8周內綜合評估療效;(5)應堅持足夠的療程,一般為3一6個月;(6)確立正確的預防期望有助於提高治療順應性。
  適應證:(l)近3個月平均每月發作至少2次或頭痛日超過4d;(2)急性期治療無效,或因副作用和禁忌證無法進行急性期治療;(3)每週至少使用2次以上的鎮痛藥物;(4)特殊型別的偏頭痛,如偏癱型偏頭痛、先兆期過長的偏頭痛或偏頭痛性梗死;(5)患者的傾向;(6)月經性偏頭痛。
  常用藥物包括:(1)鈣離子拮抗劑,其中鹽酸氟桂利嗓循證醫學證據較多;(2)p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其中普蔡洛爾、唾嗎洛爾有較多的循證醫學證據;(3)抗癲痛藥,如丙戊酸和託吡酯;(4)三環抗抑鬱藥,如阿米替林;(5)5一HT拮抗劑,如苯噻啶;(6)其他:大劑量維生素B2、鎂劑、肉毒毒素A區域性注射及中藥。選擇藥物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個體情況和藥物的藥理作用及副反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