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關節外科 主治醫師 楊顯春

  滑膜炎,是一種多發性疾病,其發病部位主要在膝關節。容易造成患者暫時或長期部分喪失勞動力,無論對患者和對社會的危害都較大。滑膜炎主要依據其原發病因分為感染性滑膜炎、骨關節炎性滑膜炎、結核性滑膜炎、創傷性滑膜炎等。

  目前,雖由許多有效的治療方法,但仍有許多患者仍不能治癒。尤其是部分中青年患者,要承擔許多社會和家庭責任,同時又在長期忍受疼痛的折磨。這無疑是急待我們醫務工作者解決的問題。

  膝關節是人體滑膜最多,關節面最大和結構最複雜的關節,由於膝關節滑膜廣泛並位於肢體較表淺部位,故遭受損傷和感染的機會較多,膝關節滑膜炎主要是因膝關節扭傷和多種關節內損傷,而造成的一組綜合症。如半月板損傷、滑膜損傷、交叉韌帶或側副韌帶損傷,關節內損傷和脫位,膝關節骨關節炎繼發膝關節慢性滑膜炎和關節遊離體等。另一種原因是感染,其中常見的是滑膜結核,一般講,滑膜內血管豐富,血液迴圈良好,對細菌抵抗力較強,但在感染結核菌的情況下,病情進展較緩慢,其症狀表現時好時壞,此為膝關節慢性滑膜炎之一。

  滑膜炎是由於微迴圈不暢造成的無菌性炎症,主要症狀是產生積液,患者常常感到活動受限,上下樓關節疼痛、不敢使勁、不敢下蹲,久坐站起時關節僵硬邁不動步,腳步發空,多數嚴重者關節腫脹、積水、變形甚至下肢癱瘓。關節滑膜是包繞在關節周圍的一層膜性組織,它不僅是一層保護關節的組織,而且還會產生關節液,為關節的活動提供"潤滑液"。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是一個"動態平衡",當出現對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時,由於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被打破,關節液的產生大於重吸收,便會出現"關節積水"。

  滑膜炎的主要症狀是具體表現如下:

  1、輕度滑膜炎:以關節疼痛為主,關節腫脹不明顯或伴有輕度腫脹,走路咯吱咯吱彈響聲,上下樓或用力時關節疼痛或有不適感。

  2、中度滑膜炎:關節腫脹,疼痛不明顯,下蹲或打彎有不適感、個別患者出現肌肉萎縮,過度運動後腫脹。早晨症狀比較輕,晚間加重。

  3、重度滑膜炎:關節腫脹、疼痛比較明顯,並伴有積液、骨刺、遊離骨。

  4、骨質增生:關節疼痛,腫脹明顯,上下樓更厲害,僵硬不靈活,活動時有咯吱咯吱彈響聲。

  5、髕骨軟化:走路時關節痠軟沒有勁,跑步時腿打軟,無法伸屈。下樓時疼痛加劇,休息時症狀消失。

  6、半月板損傷:走路時腿容易別勁。偶爾會出現腿突然間不能行走,感覺像有東西把腿別住了一樣,得稍作休息才能恢復正常。一般愛運動的人或特殊職業的人,損傷機率比較高。病程時間長了以後會伴有小腿肌肉萎縮變形。 還有一部分特殊人群,滑膜炎症狀出現在腳踝關節、髖關節(胯骨);症狀與其他關節有所不同;但病理基本一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