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主治醫師 鄧琬瑩

  腦梗塞是五年內平均複發率在40%以上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腦梗塞的病理基礎是動脈硬化,是屬於發病率高的進展性慢性疾病,所以腦梗塞具有複發率高、致殘率高等特點,腦梗塞預防包括一級預防(對未發生腦梗塞疾病的危險人群而言)和二級預防(對腦梗塞患者而言),預防措施無論對腦梗塞患者或腦梗塞高發危險人群都十分必要。腦梗塞二級預防,就是指對已經發生了腦梗塞的患者採取防治措施,目的是改善症狀、降低病死病殘率,同時防止腦梗塞復發。腦梗塞二級預防的主要措施有兩個,一個是尋找和控制危險因素;另一個是可靠持續的藥物治療。

  腦梗塞的預防應該是從飲食,鍛鍊,用藥,危險因素控制等綜合性的進行防治,尤其對已發生的腦梗塞患者而言,預防的目的就是改善症狀,防止進展及復發。腦梗塞的防治應該包括兩個ABCDE,貫穿在腦梗塞急性後期、恢復期、後遺症期的各個階段,只有堅持二級預防才能夠有效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有效降低復發。

  二級預防提倡“雙有效”,即有效藥物、有效劑量。吃吃停停,停停吃吃,是腦梗塞二級預防的禁忌,不但效果不好,而且更危險。二級預防有兩個“ABCDE”,缺一不可。

  (一)ABCDE

  A 、阿司匹林(Aspirine)

  主要是抗血小板凝集和釋放,改善前列腺素與血栓素A2的平衡,預防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從臨床上看,每天常規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100毫克,能夠防止腦梗塞的復發。但阿司匹林有47%的人存在用藥抵抗,所以常與長效中藥一起服用,以增加療效,降低副作用及抗藥性。

  B、血壓血脂(Bloodpressurecontrol)

  高血壓可加快加重動脈硬化發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壓越高發生腦梗塞或復發腦梗塞的機會越大;高血脂一方面使得血液粘稠,血流緩慢,供應腦的血液量減少,另一方損傷血管內皮,沉積在血管壁形成粥樣硬化斑塊,直接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都屬於原發性高危因素疾病,有效治療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復發。

  C 、中藥防治(Chinesemedicine)

  大複方道地取材的現代中藥防治腦梗塞有確切而全面的臨床效果,包括具有傳統醫藥特色的活血化瘀芳香開竅,降脂抗凝類中藥。

  D、 控制糖尿病(Diabetescontrol)

  80%以上糖尿病導致脂質代謝異常,常伴動脈硬化、高血脂併發心腦血管病,而且血內葡萄糖含量增多也會使血粘度和凝固性增高,利於腦梗塞形成。糖尿病患者宜低糖低熱量飲食,適當用降糖藥。

  E 、康復教育(Education)

  通過網路宣傳、免費贈閱實用讀物、定期康復指導等方式,加強腦梗塞、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壓預防知識的普及。積極干預危險因素,讓患者能耐心接受長期的防治措施,主動配合藥物治療。

  (二)ABCDE

  A 、積極運動(Accumulatesexercise)

  適當的鍛鍊可增加脂肪消耗、減少體內膽固醇沉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對預防肥胖、控制體重、增加迴圈功能、調整血脂和降低血壓、減少血栓均有益處,是防治腦梗塞(腦梗塞、腦栓塞、腦腔梗)的積極措施。腦梗塞患者應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選擇,應進行適當適量的體育鍛煉及體力活動,以不感疲勞為度。不宜做劇烈運動,如快跑、登山等,可進行慢跑、散步、柔軟體操、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

  B 、控制體重(BMIcontrol)

  保持或減輕體重,使BMI維持在18.5-24.9kg/m2,腰圍<2250px。

  C 、戒菸限酒(Cigarettequitting)

  香菸中含三千多種有害物質,煙中的尼古丁吸入人體內,能刺激植物神經,使血管痙攣,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中膽固醇增加,從而加速動脈硬化。

  D 、合理飲食(Diet)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多吃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甜薯、馬鈴薯等富含鉀的食物,可降低血壓,預防中風;缺鈣可促使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每天攝入1克以上的鈣,可使血壓降低;鎂與鈣的作用相似,應多吃粗糧、堅果、海藻等富含鎂的食物;多吃蔬菜、香蕉、薯類和纖維素多的食物;每天吃奶類、豆類或其製品;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肉皮、蹄和葷菜;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吃清淡少鹽、少糖膳食,把食鹽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

  E 、情緒穩定(Emotion)

  樂觀、穩定的情緒,舒暢、平衡的心態不僅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也是實現長壽的關鍵和祕訣。

  孩子們孝敬患有心腦血管疾病、需要二級預防的親人,就去監督他們這兩個生死攸關的五方面預防措施是否到位,監督他們按時有效地服藥,有效地鍛鍊,有效地控制危險因素等。

  六對腦神經參與吞嚥運動的過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