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住院醫師 劉俊

  【摘要】目的:規範X線小腸鋇餐檢查對小腸疾病的初步篩查方法,以提高其臨床應用價值、減少檢查程式、降低患者X線輻射劑量。方法:收集因消化道疾病行X線小腸鋇餐造影檢查且無消化道手術史及先天畸形的病例152例,根據羅馬Ⅲ標準分為正常組、功能組和器質組三組,採用相同方法記錄鋇劑到達回盲部時間。採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單純性腹痛、便血、腹脹、腹瀉及其他症狀(含腫瘤)鋇劑到達回盲部的時間的差異性。

  結果:正常組、器質組及功能組鋇劑到達回盲部時間分別為(214.91±93.64)分鐘、(210.14±121.89)分鐘、(63.52±29.63)分鐘,正常組與器質組鋇劑到達回盲部的時間均長於功能組(P<0.05),而正常組與器質組間鋇劑到達回盲部的時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

  以腹瀉為主要症狀的病例造影劑到達回盲部的時間為(85.20±85.06)分鐘,短於單純性腹痛、便血、腹脹及其他症狀(含腫瘤)病例(均有P<0.05)。X線鋇餐檢查有48.68%(74/152)的患者受益較少,會受到不必要的X線輻射;X線鋇餐檢查有助於其餘病例的診斷。

  結論:功能性腸道疾病鋇劑到達回盲部時間最短,小腸鋇餐造影有助於該病的診斷,減少不必要的檢查程式,降低X線輻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