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康復治療師 賴春梅

  腦癱(cerebralpalsy)又稱Little病,是從胚胎髮育開始到出生前、出生時及出生後的腦發育成熟過程中,由某種或多種原因導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綜合徵。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和姿勢異常,常合併智慧缺陷、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可伴有癲癇發作。

  1、智力低下:約有2/3以上患兒智慧落後,約1/4為重度智慧落後,痙攣型四肢癱及強直型腦癱者智慧常更差,手足徐動型患兒智慧嚴重低下者少見。

  2、視力障礙:約25%~50%的患兒伴視力障礙,新生兒因不同因素導致的皮質發育不良,造成“皮質盲”。幼兒期之後,最常見眼球內斜視和屈光不正,如近視、弱視、斜視等。少數有眼震,偶為全盲。偏癱患兒可有同側偏盲。視覺缺陷可影響眼手協調功能。

  3、聽力障礙:約有25%的患兒伴有聽力減退甚至全聾,以患高膽紅素血癥引起的手足徐動型患兒最為常見。除先天聽神經器官的發育異常外,嬰幼兒期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導致的聽力障礙不在少數。

  4、感覺和認知異常:腦癱患兒常有觸覺、位置覺、實體覺、兩點辨別覺缺失。患兒多缺乏正確的視覺空間和立體感覺,其認知功能缺陷較為突出。患兒對複雜的圖形辨認力差,分不清物體形狀與其所處空間背景的關係,對顏色的辨認力也很差。

  5、語言障礙:約1/3至2/3的患兒有不同程度語言障礙。表現為語言發育遲緩,發音困難,構音不清,不能說成句的話,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有的患兒完全失語。手足徐動型和共濟失調型患兒常伴語言障礙。痙攣性四肢癱、雙側癱患兒也常伴語言障礙。

  6、癲癇發作:至少有10%~40%以上的患兒在不同年齡階段出現癲癇發作,以痙攣型四肢癱、偏癱、單肢癱和伴有智慧低下者更為多見,手足徐動型、共濟失調型患兒則很少見。嬰幼兒時期的高熱驚厥,嬰兒痙攣症多可導致發生,各類顱腦損傷導致的癲癇很常見。

  7、口面、牙功能障礙:約有25%的腦癱患兒伴有吸吮無力,吞嚥、咀嚼困難,口脣閉合不佳,經常流涎,有些患齲齒或牙齒髮育不全,這些症狀以手足徐動型患兒最為多見。

  8、情緒、行為障礙:大多數腦癱患兒有情緒或行為異常,這與腦功能受損有關。大量實驗和臨床資料表明,腦的邊緣系統特別是海馬迴受損時,可引起患兒情緒異常。患兒常表現為好哭、任性、固執、孤僻、脾氣古怪、情感脆弱、易於激動,有的有快活感、情緒不穩定等,手足徐動型患兒較為常見。此外,多數腦癱患兒表現有活動過多,注意力分散,行為散亂等。偶見患兒用手猛擊頭部、下頜等自身傷害的“強迫”行為。

  9、骨與關節發育畸形:最常見的上肢畸形有:肩關節內收、內旋,肘關節屈曲,前臂旋前,腕關節屈曲,拇指屈曲或可伴有內收以及手指屈曲等;常見的下肢畸形有:骨盆傾斜,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脫位或半脫位,髖內收,髖屈曲內旋等,膝關節屈曲,膝內翻,膝外翻,髕骨脫位或半脫位,足下垂,足外翻,足內翻,馬蹄足畸形,爪形趾畸形以及脊柱側凸和椎體形態異常等。

  10、其它:多數患兒有體格發育落後,營養不良且因免疫功能低下,常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患等。患兒因軀體運動、感覺、智慧、語言、情緒、行為等單項或多項缺陷,以致常有學習和社交困難。通常腦癱患兒的運動障礙與上述並存的相關缺陷相互影響。智慧障礙加重語言障礙,各種感覺、認知障礙、癲癇發作、學習困難等又加重智慧障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