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康復治療師 付錦

  腰背筋膜解剖:腰背筋、腱膜均起自胸部,止於骶部的骶骨;淺層起止於腰椎棘突與棘上韌帶、骶中嵴、髂後上棘與骶髂關節內側緣。腰背筋、腱膜結構堅韌,有前、中、後三層,腰背筋、腱膜後層覆蓋於背部,後層可進一步分為深淺兩層,淺表為背闊肌的腱膜,其纖維從背闊肌附著的外側縫向內下到達棘突;深層與淺層融合其纖維以相反方向與淺層交叉。這二層共同形成強健的三角形結構。

  內側附於棘突和棘上韌帶,上方與夾肌的筋膜交織,下方附於骶骨並與臀肌的筋膜交織(即腰背腱膜淺層與臀筋膜淺層相延續),外側附於肋和髂骨的髂嵴中部;腰背筋、腱膜中層由強健的橫行纖維組成,內側附於腰椎橫突,外側附於第12肋和腹橫肌,在外側中央成為腹內斜肌的起點。腰背筋膜前葉最深,覆蓋腰方肌,附著在豎脊肌、腹內斜肌、下後鋸肌、骶棘韌帶、骶髂關節後韌帶、髂嵴和腰椎橫突前部、髂骨和髂腰韌帶等處。腰背筋膜在腰椎橫突附近增厚,形成聯合部;在L4、5S1段,其橫行纖維與中線部結構相連緊密。腰部筋膜間隙:腰部骨筋膜間隔前壁為腰背筋膜深層,橫突及橫突間韌帶、椎板及黃韌帶、椎間關節。腰背筋膜深層向上附於第12肋骨,下附於髂嵴,內側附於腰椎橫突,呈膜性或腱膜性,後壁為腰背筋膜淺層。淺層筋膜上部薄弱,有下後鋸肌起始腱膜增強,下部有背闊肌起始腱增厚,呈腱性,在後正中線與棘上韌帶相愈著,在骶棘肌外緣與腰背筋膜深層相延續;內側壁為棘突、棘間及棘上韌帶。外側壁為腰背筋膜淺、深層在骶棘肌外緣相愈著處,此處有腹內、外斜肌、腹橫肌起始。

  骶部骨筋膜間隔的前、內、外側壁為骶骨後面、骶正中嵴及髂嵴後部、骶髂韌帶等,後壁為腰背筋膜淺層和骶棘肌肌腱。同側的腰骶部骨筋膜間隔為同一筋膜室,左右側互不相通,骶部與腰部相比,骨筋膜間隔的四壁更為堅韌,缺乏彈性,無緩衝餘地。在骨筋膜間隔內有骶棘肌、橫突棘肌群,腰神經後內、外側支及伴行血管。腰背筋膜在骶部與骶棘肌肌腱相癒合,在腰部與骶棘肌肌健之間隔以少量疏鬆結締組織及脂肪,形成腰背筋膜下間隙。腰背筋膜有包裹、固定骶棘肌,增加該肌穩定脊柱的作用,有效地防止骶棘肌滑移和彈射,類似指屈肌腱的腱鞘。疏鬆結締組織及脂肪有緩衝、減少腰背筋膜與骶棘肌之間的摩擦,類似滑液的潤滑作用。

  背闊肌:於腰背部和胸部後外側的皮下,為全身最大的闊肌,呈直角三角形,上內側部被斜方肌遮蓋,以腱膜起自下6個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骶嵴外側脣後1/3。以3~4個肌齒起自下3~4個肋骨外面,有時有小部分肌纖維起自肩胛骨下角背面。肌纖維斜向外上方,逐漸集中,經腋窩的後壁、肱骨的內側繞至大圓肌的前面,於大圓肌肌腱外側移行於扁腱,止於肱骨小結節嵴。

  臀部淺筋膜發達,有厚層脂肪組織,其後下部厚而緻密,形成脂肪墊,坐位時,可承受壓力。

  臀筋膜:臀筋膜為位於臀部的深筋膜,上部與髂嵴愈著,下部與闊筋膜相延續。在臀部外側,臀筋膜移行為闊筋膜,向下參與構成髂脛束。臀部的深筋膜稱臀筋膜,上附於髂嵴,下附於骶、尾骨背面,向外下連於髂脛束,向下與股後部的深筋膜相延續。臀筋膜薄而緻密,纖維隔伸入肌束中,不易分離。該筋膜各部厚薄不一,覆蓋臀中肌的部分厚而堅韌,並有部分肌纖維起於筋膜的深面,包繞臀大肌的部分薄而緻密,併發出纖維隔伸入肌束之間,與肌層難以分離。臀部面板由臀上、中、下皮神經支配,臀筋膜損傷也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

  臀大肌:(受L4-S2臀下神經及坐骨神經支配。):位於皮下,大而肥厚,形成特有的臀部隆起,為不規則的四方形闊肌。起自髂後上棘至尾骨尖之間、臀後線以後的髂骨翼外面、骶骨下部和尾骨的背面、胸腰筋膜、骶結節韌帶,肌束斜向下外,止於股骨的臀肌粗隆和髂脛束。止於:

  1、股骨上部大部份移行於髂脛束的深面;

  2、小部份股骨的臀肌粗隆,臀大肌受臀下神經及坐骨神經支配。臀大肌與坐骨結節之間有臀大肌坐骨囊,在臀大肌外下部腱膜與股骨大轉子之間有臀大肌轉子囊。作用:後伸並外旋大腿;下肢固定時,可伸直軀幹,防止軀幹前傾,以維持立姿。

  根據以上的解剖關係不難看出,臀大肌與腰背筋膜、背闊肌、骶棘肌之間有著緊密的解剖學連線關係,在腰脊柱與臀腿部的各種功能運動中,它們之間承受應力傳遞關係,所以當腰骶部軟組織在產生軟組織損害時,不光是腰背筋膜與骶棘肌、骶髂關節區域區域性區域的病變,必涉及到與之緊密延續的臀大肌附著處同時受損。如果單純針對腰骶部軟組織損害病灶而不處理臀大腿附著處,將大大影響腰骶部、臀部與下肢軟組織損害疼痛症的緩解程度。

  總結:臀筋膜與臀大肌附著處與腰骶部原發性軟組織損害同等重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