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骨折病人通過手法整復或手術復位固定之後,儘早結合鍼灸治療,對骨折的癒合、骨痂的生長有明顯的作用。其取穴方案應遵循“有傷不治傷,治傷選遠端”的原則,對各部位的骨折鍼灸選穴如下:
1、鎖骨骨折的取穴:
(1)肩井(足少陽膽經)
取穴法:肩上,當大椎穴(督脈)與肩峰連線的中點取穴。
主治:肩背痺痛,手臂不舉,頸項強痛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不可深刺。
(2)大杼(足太陽膀胱經)
取穴法:坐位或俯臥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脈旁1.5寸處。
主治:肩胛痠痛,頸項強急等。
刺灸法:斜刺0.5~0.8寸。
(3)肩k(手陽明大腸經)
取穴法:在肩峰前下方,當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取穴。上臂平舉時,出現兩個凹陷,前方的凹陷就是肩k穴。
主治:肩臂疼痛,手臂攣急,半身不遂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
(4)曲池(手陽明大腸經)
取穴法:屈肘,在肘橫紋橈側端凹陷處取穴。
主治:手臂腫痛,上肢不遂,手肘無力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
2、上臂骨折(肱骨外科頸骨折、肱骨幹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上髁骨折、肱骨內上髁骨折)的取穴:
(1)大杼
(2)肩井
(3)手三裡(手陽明大腸經)
取穴法:側腕屈肘,在陽溪與曲池連線上,曲池下二寸處取穴。
主治:手臂麻痛,肘攣不伸,偏癱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
(4)合谷(手陽明大腸經)
取穴:在第一、第二掌骨之間,約當第二掌骨橈側中點取穴。
主治:指攣,臂痛,半身不遂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
3、前臂骨折(尺骨鷹嘴骨折、橈骨頭骨折、尺骨上1/3骨折、橈尺骨幹爽骨折、橈骨幹骨折、橈骨下1/3骨折、橈骨遠端骨折、腕舟骨骨折、掌指骨骨折)的取穴:
(1)肩k
(2)合谷
(3)手五里(手陽明大腸經)
取穴法:在曲池與肩k的連線上,曲池穴上3寸處取穴。
主治:肘臂攣急、疼痛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
(4)會(手少陽三焦經)
取穴法:在尺骨鷹嘴與肩s穴的連線上,肩s穴直下3寸,當三角肌後緣取穴。
主治:肩臂痛,肩胛腫痛等。
刺灸法:直刺0.5~1寸。
4、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取穴:
(1)腎俞(足太陽膀胱經)
取穴法:俯臥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門穴(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主治:腰膝i痛等。
刺灸法:直刺0.8~1寸。
(2)環跳(足少陽膽經)
取穴法:側臥屈髖,在股骨大轉子最高點與骶管裂孔的連線外1/3與中1/3的交點取穴。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痺,挫閉腰痛,膝踝腫痛,不能轉側。
刺灸法:直刺2~2.5寸。
(3)居s(足少陽膽經)
取穴法:在髂前上棘與股骨大轉子至最高點連線的中點處側臥取穴。
主治:腰胯痛,腿痛足痿等。
刺灸法:直刺1.5~2寸。
(4)足三裡(足陽明胃經)
取穴法:在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嵴外側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屈膝或平臥取穴。
主治:膝脛i痛等。
刺灸法:直刺0.5~1.5寸。
(5)陽陵泉(足少陽膽經)
取穴法:在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取穴。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痺、麻木,膝腫痛等。
刺灸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
5、股骨幹骨折、股骨髁間骨折的取穴:
(1)環跳
(2)承扶(足太陽膀胱經)
取穴法:臥位,在臀橫紋正中取穴。
主治:腰、骶、臀、股疼痛等。
刺灸法:直刺1.5~2寸。
(3)陽陵泉
(4)足三裡
6、髕骨骨折、脛骨髁間骨折、脛腓骨骨幹骨折的取穴:
(1)伏兔(足陽明胃經)
取穴法:腰胯疼痛,腿膝寒冷、麻痺等。
主治:在膝髕上緣上6寸,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的連線上,仰臥取穴。
刺灸法:直刺0.6~1.2寸。
(2)血海(足太陰脾經)
取穴法:屈膝,在髕骨內上緣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取穴。
主治:骨內側痛,膝痛。
刺灸法:直刺0.8~1寸。
(3)絕骨(足少陽膽經)
取穴法:外踝尖上3寸,當腓骨後緣與腓骨長、短肌腱之間凹陷處取穴。
主治:半身不遂,膝腿痛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
(4)崑崙(足太陽膀胱經)
取穴法:在跟腱與外踝之間凹陷處取穴。
主治:腰膝痛,足跟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
7、踝部骨折、距骨骨折、跟骨骨折、跖骨骨折、趾骨骨折的取穴:
(1)陽陵泉
(2)足三裡
(3)三陰交(足太陰脾經)
取穴法:於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後緣取穴。
主治:足膝痛等。
刺灸法:直刺0.5~1寸。
(4)崑崙
(5)承山(足太陽膀胱經)
取穴法:於腓腸肌肌膚下,伸小腿時,當肌膚下出現交角處取穴。
主治:腰背痛,腿痛等。
刺灸法:直刺0.7~1寸。
8、脊柱骨折的取穴:
(1)距離骨折處上下三個椎體的夾脊穴,各選1~2組。
(2)大椎(督脈)
取穴法:俯臥或正坐低頭,於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主治:肩背、腰背痛等。
刺灸法:斜刺0.5~1寸。
(3)腎俞
(4)大杼
(5)陽陵泉
(6)足三裡
(7)委中(足太陽膀胱經)
取穴法:膝關節N窩橫紋正中取穴
主治:腰、背、尻、臀,下肢疼痛、痿軟無力。
刺灸法:直刺1~1.5寸。
9、肋骨骨折的取穴:
(1)內關(手厥陰心包經)
取穴法:仰掌,於腕橫位上2寸,兩筋之間取穴。
主治:胸痛,肘臂攣痛等。
刺灸法:直刺0.5~1寸。
(2)曲池
(3)陽陵泉
(4)足三裡
10、骨盆骨折的取穴:
(1)腎俞
(2)承扶(足太陽膀胱經)。
取穴法:俯臥,在臀橫紋正中取穴。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等。
刺灸法:直刺1.5~2.5寸。
(3)陽陵泉
(4)足三裡
(5)三陰交
(6)委中
11、耳穴鎮痛取穴
骨折病人,均有不同程度患肢疼痛,不但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而且影響治療效果。可採用耳穴壓丸的止痛方法來處理,一般能夠收到較滿意的療效。
(1)交感:對耳輪下腳末端與耳輪交界處。
(2)皮質下:對耳屏內側。
(3)神門:三角窩內,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稍下方。
(4)配穴:根據受傷部位取相應穴位配合。
上肢骨折配穴:肩、肘、腕等穴。
下肢骨折配穴:膝、踝、髖等穴。
脊柱骨折配穴:腎上腺、肝、腎、腰等穴。
12、針刺鎮痛取穴(內麻點)
電針針刺內麻點用於四肢骨科手術後鎮痛,具有鎮痛起效快,效應時間長,操作簡單,經濟適用等優點。手術創傷引起氣血不通,經絡受阻而出現傷口疼痛,根據“氣行血行、氣滯血滯、不通則痛”的理論,內麻點靠近足太陰脾經,脾主肌肉、四肢。針刺內麻點具有活血華語、疏通經絡的作用,經絡氣血暢通,可以達到四肢手術後鎮痛的作用,有利於創口癒合。
針刺方案:內麻點位於內踝上七寸,脛骨後緣0.5寸處,選雙側內麻點,面板常規消毒,進針1.5寸,針感放射至足,或5個足趾同時有微屈狀即可。固定治療儀與導線,採用連續波,頻率由低至高(100-1000次/分),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宜,針刺20-30分鐘拔針。
13、風寒襲絡證的取穴
(1)風池(足少陽膽經穴)
取穴法: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
(2)合谷(手陽明大腸經穴)
取穴法: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主治:手腕及臂部疼痛等。
刺灸法:直刺0.4~1寸。
14、氣滯血瘀證的取穴
(1)內關
(2)氣海(任脈穴)
取穴法:在下腹部正中線上,當臍下1.5寸處。
主治:生髮陽氣。
刺灸法:直刺0.5~1寸。
(3)血海
(4)阿是穴
15、溼瘀互結證的取穴
(1)足三裡
(2)陰陵泉(足太陰脾經)
取穴法: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主治:清利溫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
刺灸法:直刺1.0~2.0寸。
(3)三陰交
(4)上巨虛(足陽明胃經)
取穴法: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6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主治:下肢麻痺或痙攣,膝關節腫痛。
刺灸法:直刺0.5~1.2寸。
16、肝腎虧虛證的取穴
(1)太溪
(2)足三裡
(3)三陰交
(4)氣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