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乳腺外科 主任醫師 劉穎

  從《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中獲悉,中國每分鐘就有6人確診為癌症。年報顯示,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國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其中,女性乳腺癌發病率位居首位。女性的腫瘤發病率第一位是乳腺癌,明顯高於其它癌症的發病率。並以每年2%-3%的增長速率遞增。乳腺癌是一種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和預防非常重要。現代醫學不斷髮展的檢查手段、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對乳腺癌的診治功不可沒。國際衛生組織1996年在《迎接21世紀的挑戰》――21世紀的醫學中也明確西醫學正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發展;從重治療向重預防發展;從針對病源的對抗治療向整體治療發展。從重視對病灶的改善向重視人體生態環境的改善發展;從群體治療向個體治療發展;從生物治療向心身綜合治療發展;從強調醫生作用向重視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發展;醫療服務方面則是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發展。中醫如何在乳腺癌防治發揮作用,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應用中醫“治未病”思想,在乳腺癌防治有指導作用。中醫“治未病”思想源自《黃帝內經》,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出:“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歷代醫家乃至現代醫學對“治未病”思想都極為重視。根據現代醫學理論,將人群的健康狀態分為三種:一是健康未病態;二是欲病未病態;三是已病未傳態。因此,“治未病”就是針對這三種狀態,具有未病養生防病於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漸和已病早治防止傳變的作用。

  一、乳腺癌患者中醫體質特徵與中醫證候的相關性研究

  深圳張莉[1]採用描述性流行病學的橫斷面調查,通過問卷調查法對乳腺癌患者進行中醫體質判別分析,並對乳腺癌患者的中醫體質型別和中醫證候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132例乳腺癌患者中,氣鬱質佔4O.9 %、氣虛質佔25.8 %、瘀血質佔15.2% 、痰溼質佔9.1% 、溼熱質佔6.1% 、陰虛質佔3.0 %。氣鬱質與肝氣鬱結型呈顯著性正相關(P<0.O1);氣虛質與氣虛型呈顯著性正相關(P<0.O1);瘀血質與衝任失調型呈正相關(P<0.05),陰虛質與陰虛型呈正相關(P<0.05)。

  氣鬱質是由於長期情志不暢、氣機鬱滯而形成的以性格內向不穩定、憂鬱脆弱、敏感多慮為主要表現的體質。習慣把情緒都憋在心裡,表面上的平靜。表現特點:

  1、神情憂鬱,情感脆弱,煩悶不樂;

  2、多愁善感,憂鬱,焦躁不安;

  3、經常無緣無故地嘆氣,容易心慌,容易失眠;

  4、容易受到驚嚇,遇事容易感到害怕

  5、舌淡紅,苔薄白,脅肋部或乳房容易脹痛;

  氣鬱質的形成是患者先天體質因素和後天生長環境、性格、心理等特徵總和的結果。現代醫學發現乳腺癌患者有一定遺傳性,性格具有明顯的焦慮傾向,呈抑鬱一暴躁的雙相特徵[2],這與乳腺癌患者中醫體質的內在特徵不謀而合。

  二、乳腺癌與情志因素有關

  中醫病因學認為,情志因素是造成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素問?舉痛論》中提出了“百病皆生於氣”的發病學觀點。七情過極,則氣機升降失調,氣血津液執行受阻,臟腑功能紊亂,必然引起疾病的發生。中醫臟腑理論中,肝與情志最為密切,肝的疏洩功能失常則會導致情志抑鬱不舒或情緒急躁易怒。乳房位於胸部,從經絡而言,乳房的經絡主要和肝胃有關。肝失於疏洩,肝氣鬱結則易傷脾,脾虛則痰濁不化;肝氣鬱滯日久則引起血瘀,鬱於乳中而形成乳癌[3]。因此,歷代醫家治療乳房疾患上往往注重疏肝解鬱,調暢情志,可見調攝精神的重要性[4]。各種研究證實,現代婦女乳腺癌發病率的上升與精神超額負荷有相當大程度的聯絡。因此,採取一些相應措施緩解心理負性情緒,適度調攝情志,能有效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

  乳腺癌在中醫中屬“乳巖”、“乳石癰”等範疇。其病因病機跟情緒所導致的氣鬱關係最密切,同時正氣虧虛亦是其發病的內在原因。《外科正宗》認為:“憂鬱傷肝,思慮傷脾,積想在心,所願不得志者,致經絡痞澀,聚結成核,初如豆大,漸若棋子,半年一年,二載 三載,不疼不癢,漸漸而大,始生疼痛,痛則無解,日後腫若堆粟,或如復碗,紫色氣穢,漸漸潰爛,深者如巖穴,凸者若泛蓮,疼痛連心,出血則臭,其時五臟俱衰,名日乳巖”。指出情志內傷,憂思鬱怒是本病發病的重要因素。

  三、中醫治療乳腺癌的方法

  中醫治療乳腺癌的方法,未病之前,攝生養慎;已經癌變者,爭取早發現,早治療;既成之病,慎防傳變,先安未受邪之地(軟組織、肝、肺、腦、骨)。在治則上採用活血化瘀,補益氣血,補腎健脾,清熱解毒,軟堅散結,以毒攻毒等原則。中醫藥治療乳腺癌已有標本兼治。在減輕放化療的毒副反應,改善臨床症狀,預防併發症,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質量,降低復發和轉移風險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

  未病養生.防病於先。未病先防的方法是:(J)合理飲食與治未病,平衡膳食,飲食有節,選擇防癌有益的食物。(2)運動鍛鍊與治未病,每天堅持l h運動,可降低乳腺癌發病風險20% (3)情志調適與治未病,修心養性,心志平和,精神調達,知足常樂 (4)辨體質與治未病,平衡臟腑功能,補其不足.損其有餘。

  已病早治即為發病學預防,其中包含兩層意思.其一是指對臨床上的良性疾病採取一定的干預措施。多數婦女,平時已出現乳房部的不適或在體檢中發現有良性乳腺病或其他可疑情況,但仍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未積極做進一步檢查治療而坐失良機[5]。臨床研究顯示[6] ,中醫藥對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臨床療效為82%~96.55%,表明中醫藥阻斷與逆轉乳腺癌癌前病變具有可行性。其二是指已經發展為乳腺癌的患者.通過體檢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而中醫在乳腺增生治療上有多種方法,從認識經絡、調整經絡、呵護經絡3個不同角度,應用中醫中藥、鍼灸、火罐、砭石、刮痧、蠟療等中醫傳統方法,對乳腺增生、乳房疼痛有明顯的改善作用。我科應用穴位埋線的方法,乳腺經絡疏通的方法,緩解乳腺疼痛效果明顯,對增生包塊有一定的軟化作用[7] [8]。因此,中醫治療對乳腺癌的預防和發生,有一定積極作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