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內分泌科 副主任醫師 崔雲竹

  所謂“治未病”,就是採取預防或治療手段, 防止疾病發生、發展的方法。“治未病”的思想, 首見於《內經》,《素問・四氣調神論》篇曰: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亂治未亂, 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 亂已成而後治之, 譬猶渴而穿井, 鬥而鑄錐, 不亦晚乎! ”《素問・刺熱篇》“病雖未發, 見赤色者刺之, 名曰治未病”。《靈樞經・逆順》篇中謂: “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其次, 刺其未盛者也, ⋯⋯上工治未病, 不治已病, 此之謂也。”張仲景《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篇》曰: “夫治未病者, 見肝之病, 知肝傳脾, 當先實脾; 四季脾旺不受邪, 即勿補之; 中工不曉相傳, 見肝之病, 不解實脾, 惟治肝也”。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崔雲竹
      通過解讀古代文獻, 我們認為“治未病”包含三個含義: 一是未病先防, 強調攝生, 預防疾病的發生; 二是既病防變, 強調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及時控制疾病的發展演變; 三是已病防復, 防止疾病的復發。在糖尿病治療中, “治未病”的意義體現在糖尿病過程的各個階段。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指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要普及糖尿病預防知識, 密切監控糖尿病高危人群, 二是促進糖耐量減低人群向正常糖耐量轉化, 阻斷糖尿病的蔓延。總之, “未病先防”體現在糖尿病的預防方面。
       現代醫學將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分為三個臨床階段: 1、正常血糖; 2、糖尿病過渡階段, 即血糖穩定機制損害階段, 包括空腹血糖調節受損( IFG ) 及糖耐量異常( IGT) ; 3、糖尿病階段。臨床上, 在第一、二階段即正常糖耐量和血糖穩定機制損害階段, 此時並未出現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等症狀, 或者僅有某一輕微症狀出現,這種“未病”狀態約有三分之一發展為臨床糖尿病。《靈樞・五變篇》曰: “五臟皆柔弱者, 善病消癉”,“五臟柔弱”相當於現代西醫學所說的遺傳易感性。據研究報道, IGT 患者發生糖尿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100 倍,而且IGT 是能夠遺傳的, 因此防治IGT 是阻斷糖尿病前期發展為糖尿病的關鍵。在此階段的患者, 要注意從飲食、運動、調暢情志等方面入手。

       由於消渴病( 糖尿病) 的初期病因病機是陰虛燥熱, 在糖尿病前期治以養陰清熱之劑, 如白虎湯、消渴方等, 可以防止病情的發展。


    既病防變 既病防變主要表現在防止糖尿病病情加重, 以及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發展方面。張仲景指出“見肝之病, 則知肝當傳之於脾, 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 故曰治未病焉”,可見早期治療可以防止病邪從輕到重, 從表到裡, 已病之後不但要治療已病臟腑, 同時還要調理未病的臟腑, “先安未受邪之地”。糖尿病患者久病氣陰兩虛, 氣虛則血行無力, 可致瘀血; 陰虛燥熱, 熱灼津液, 血液粘稠, 也可致瘀血內阻。因此瘀血內阻是糖尿病的慢性血管神經併發症的根本原因, 活血化瘀法能有效地延緩糖尿病慢性血管神經併發症的發生發展。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 2 型糖尿病患者處於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凝、高血粘狀態, 這些指標與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密切相關。活血化瘀藥可改善患者的血流變,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栓素B2 的水平等。林氏等[ 1]研究發現氣陰兩虛夾瘀為早期糖尿病腎病的主要病機, 益氣養陰、活血化瘀是其主要治療法則, 活血化瘀藥在治療糖尿病腎病方面主要取其減少蛋白尿、水腫,延緩腎功能不全程序的作用。林穎等[ 2] 應用益氣養陰活血法( 方選生脈飲合補陽還五湯加減, 藥用: 黨蔘、麥冬、五味子、黃芪、山藥、蒼朮、玄蔘、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地龍、茯苓) 配合視網膜光凝, 治療42 例患者, 觀察治療前後眼底病變情況、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血糖、血脂、血液流變學檢查、糖化血紅蛋白( HbA1c)等及內皮素-1 水平變化, 結論: 益氣養陰活血法合鐳射治療可以延緩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發展。楊紅等[ 3] 以益氣養陰活血通絡的湯劑( 組成: 黃芪、知母、花粉、殭蠶、銀花、紫草、玉竹、地龍、丹蔘、桑葉、黃連、白附子、全蠍、鬼箭羽、桑白皮。水煎服, 1d1 劑, 早晚飯後分服) , 治療糖尿病DPN 病人35 例; 對照西藥組30例, 給予甲鈷銨( 500􀀁g/ 片, 3 次/ d, 1 片/ 次, 口服) , 結果顯示, 兩組患者與治療前比較在神經傳導速度、足背靜脈的血流灌注量、右食指微迴圈血流灌注量及血液流變學等方面均有較為明顯的改善, 而且治療組療效優於西藥組; 結論: 基礎治療中加用益氣養陰活血通絡中藥治療本病, 具有標本兼治、通補兼施、剛柔相濟的特點, 確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從臨床實踐可以看到, 糖尿病患者及早應用益氣養陰、活血化瘀中藥方劑, 如祝諶予的降糖對藥方, 能有效延緩併發症的發生發展。
   已病防復 “已病防復”主要是指防止糖尿病併發症的復發及範圍擴大。糖尿病是一個終身病, 最終導致多臟器損害,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腦血管病變、糖尿病足等慢性併發症有反覆發作的特點。如糖尿病微血管病變以糖尿病腎病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為常見。由於二者是同步發展, 所以定期複查眼底不僅可以及時發現視網膜病變, 還可以提示早期糖尿病腎病。早期糖尿病腎病以尿微量白蛋白為標誌, 繼之出現臨床蛋白尿, 最後可發展為終末期腎衰。因此防止糖尿病腎病進一步發展、惡化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對於糖尿病腎病的防治措施包括: 控制血糖、血壓、血脂、降低蛋白尿、控制飲食蛋白及鈉鹽的攝入量等。張明璽[ 4] 認為這些治療尚不能完全防止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發展, 他通過實驗證明從活血化瘀的中藥丹蔘、紅花中提取的丹紅注射液可改善糖尿病腎病患者尿蛋白的相關指標, 在降低24h 尿白蛋白及纖維蛋白原方面療效較好。臨床研究發現[ 5] 從活血化瘀中藥三七、黃芪、丹蔘、玄蔘中提取的複方血栓通膠囊有活血化瘀, 益氣養陰之功, 可通過保護微血管結構, 改善微迴圈, 抗氧化應激, 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EGF) , 降低尿蛋白總量、改善血脂, 延緩或阻止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發生發展。
       由此可見加用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的中藥可以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展、惡化, 並能減少多臟器損害,避免併發症範圍的進一步擴大。
     “治未病”思想是祖國醫學的精華, 與現代醫學的“疾病防控”異曲同工。現在, 人們逐漸認識到了“治未病”在多種疾病, 尤其是糖尿病治療中的重要性。同時,我們也體會到, 益氣養陰、活血化瘀法在應貫徹糖尿病病程的始終。
     參考文獻
     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