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諮詢我的病人群中現在有這樣一個現象不得不引起現代人的警惕:年齡較輕的患者,或者是40-50歲左右的患者,長時間的頸部痠痛,頭暈,記憶力下降。
若追溯發病的過程,常常感覺好像扭傷了脖子,或者是疲勞等一些不確定的經驗。一般人均不認為這是一個大問題,忍一下就好了,然而症狀有時會持續惡化,甚至造成周邊肢體的感覺異常及肌肉功能的缺失。其實;頸肩痠痛幾乎是所有現代人都曾經歷過的問題,從正值青春的年輕人到年歲髦受的老年人,部曾因它苦惱過。雖然,它不會有危及生命的顧慮,但是發作時,卻絕對地影響了生活品質。
頸區域性是由各種對痛覺敏感的組織,包括神經、肌肉、韌帶、筋膜及關節所組成。 目前臨床上這種病情的確診實際上不難,關鍵是在於專業分科細化導致現代醫生對疾病的診斷只關注某一方面,對於其他方面往往不太重視。
這類患者往往症狀非常嚴重,但是在骨科或脊柱科醫生看來,這種病情算不上什麼嚴重,畢竟還沒有出現神經壓迫的症狀,因此在治療上往往也就是開些膏藥、止痛藥或活血化瘀藥物,而這些藥物確實能獲得一些療效,但是無法從根本之獲得治癒,而患者也往往為病情的反覆變化而感到痛苦,也對醫生對於自己病情的忽視而感到不解。
在這裡我有必要對這種情況的原因做個解釋,這樣讓廣大患者明白問題的所在,不再為治療頸肩痛跑冤枉路。
正常的人體脊柱是有曲度的,頸椎和腰椎曲度向前,胸椎曲度向後,在正常曲度狀態下頸椎和腰椎處於最佳狀態,韌帶和椎間盤的鬆緊度剛好合適,而這種曲度的維持依靠的肌肉力量。正常人在年輕時候,活動相對較多,肌肉力量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獲得了鍛鍊,肌肉力量強就足以維持頸椎彎曲度。隨著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的增大,現代人越來越遠離活動,更多的時間是在辦公桌、電腦桌、電視前度過,而此時肌肉獲得鍛鍊的機會越來越少,逐漸出現廢用性萎縮,肌肉力量越來越弱,直至到最後肌肉難以維持正常的頸椎和腰椎的生理曲度,所以這時到醫院拍片通常會被告知:頸椎或腰椎曲度變直。應該來說,此時已經有頸肩部或腰部不舒服的症狀了,但很多人並不在意,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生活和工作還得繼續,只能靠休息或藥物來改善了。此時的肌肉已相當疲勞,它會出現慢性勞損的情況,專業的說法是反覆的被動拉伸導致肌肉出現慢性炎性反應。一般來說最先出現疼痛的部位是肌腹痛,往往有明顯的壓痛點,但是按摩時雖然感覺疼痛但往往很舒服。如果此時肌肉力量仍沒有恢復,進一步的疲勞就會發生,此時肌肉的附著點就會反覆被牽拉,長期以往慢性損傷導致骨贅的形成。此時椎間盤和韌帶組織因為生理曲度已改變導致處在一個被動牽拉的狀態,當韌帶被拉得過緊時,韌帶附著點會反覆被牽拉損傷,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骨贅。這時再到醫院做檢查會被告知:椎間盤突出或膨出,有骨贅形成。如果此時患者能夠及時改善肌肉力量,或許這種慢性退變就可以終止,但是如果仍然沒有有效改善肌肉力量,椎間盤突出加重,骨贅增生,韌帶肥厚,壓迫神經或脊髓時就會出現肢體麻木、疼痛、無力的症狀,直到此時我們現代的骨科或脊柱科的醫生們就會對患者們說,你這個情況該手術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