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肖飛

  近兩年來,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進步,高通量的二代基因測序甚至全外顯子測序的成本大幅下降,使得高通量的個體基因篩查成為可能,國內的基因檢測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對於一些單基因疾病,如腓骨肌萎縮症,臨床表型和電生理檢查相識,但致病基因卻有好幾十種,現在可以通過專門的基因晶片同時檢測幾十種基因;對於肢帶型營養不良,通過專門開發的肌病晶片可以篩查上百種類型;還有多種疾病可以通過專門的基因檢測。

  一切聽起來是那樣的美好,人們憧憬著有朝一日看病的情景:只需要取少量的血血,然後通過基因檢測就能診斷,不再像現在這樣進行繁瑣的程式。這樣的畫面的確太美,但是我要說的是,僅僅依靠基因檢測是無法取代醫生的診療和其他輔助檢查的。

  原因有以下幾點:

  (1)許多疾病是環境和基因共同作用導致的;

  (2)很多疾病是多基因疾病,基因檢測沒有目標;

  (3)目前的高通量晶片檢測方法對於在內含子區域的突變,動態突變,拷貝數變異的檢測存在缺陷;

  (4)由於方法學原因,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

  (5)遺傳異質性的存在,即使有突變不一定發病,還存在表觀調控等因素;

  (6)高通量基因檢測可能得到多個異常基因,是否都是致病基因?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