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時可以見到這樣的老人,從外表上看似正常,但智慧下降如孩童。這些老人原本身體狀況良好,慢慢地逐漸記不住親朋好友的名字,不認識家人,告訴他(她)的事情很快就忘記,前講後忘,丟三落四,出門找不到回家的路,分不清楚時間,不會算帳,不會做家務,性情發生變化,變得固執、多疑,甚至出現幻覺….老人也沒有發生過外傷、中風、中毒、重大感染性疾病等,以前人們認為“這是老糊塗了,人老了認知功能下降是正常現象”,少有帶老人到醫院就診。其實,這些老人的表現並非是老人的正常現象,而是患了一種疾病,叫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這些表現作為一個疾病的實體認識歸功於德國醫生阿爾茨海默(Alois Alzheimer,(1864-1915)),他解剖了有類似症狀的一位老婦人的大腦,發現她的大腦和正常老人不一樣:腦萎縮了,腦溝變深,腦回變淺,腦重量下降,腦組織內澱粉樣斑塊沉積,神經纖維纏結,神經細胞丟失。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的發現,把這樣表現的疾病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國內習慣上叫作老年性痴呆。其實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表現很輕,可以是程度很輕的記憶力下降,和正常的年齡相關的記憶力下降難以區分;而老年人的痴呆也不一定是阿爾茨海默病。
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world Alzheimer’s day),國內又名世界老年痴呆宣傳日。每年在全世界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要舉辦這個宣傳日活動,使全社會都懂得老年痴呆病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今年的活動主題是“防治痴呆,行動的時候到了”(dementia . It’s time for action)。為什麼要號召大眾採取防治痴呆的行動呢?它的社會意義在哪裡?
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在各國總人口中所佔百分比越來越高。1953年,中國總人口約5億,65歲以上老人佔4%,2005年,總人口13億,65歲以上老人佔7%,專家預測到2045年,總人口達15億,65歲以上老人可高達20%。而痴呆是老年人群的常見病,是一種以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其中阿爾茨海默病又是最常見的導致老年人痴呆的原因。
目前中國有老年痴呆患者500萬人之多,佔世界總病例數的四分之一強,每年平均有30萬新發病例。中國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已隨著年齡的升高呈顯著增長趨勢:75歲以上達8.26%,80歲以上高達11.4%。阿爾茨海默病一種嚴重的智力致殘症,從輕度記憶與認知障礙到最後的植物狀態,要經歷幾年甚至幾十年,它集身體、精神、神經和社會於一身的特點,給患者及家屬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但目前中國的現狀是“低知曉率、低診斷率、低治療率”,絕大部分患者就診不及時或根本不到醫院診治,生活質量低下,這一現象已經引起國家的關注。
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表現早期徵象是近記憶力受損,對剛發生過的事情、剛說過的話不能記憶,如同沒有發生過,忘記熟悉的人名,而對年代久遠的事記憶相對清楚。隨著病情進展,表現為掌握新知識、熟練運用及社交能力下降。嚴重者時間空間定向力差,經常迷路,甚至在自己的家中。有些還可出現人格障礙和精神症狀,幻覺、錯覺、妄想等。有的失語、失用、失認、計算不能等。最終可能緘默,臥床不起。
診斷阿爾茨海默病主要根據病史,作輔助檢查(如腦CT或MRI、腦電圖、聽力視力檢查、甲狀腺功能檢查、維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螺旋體檢查等),主要是排除其它的可以導致記憶力下降或痴呆的疾病,如血管性痴呆(中風導致)、甲狀旁腺功能減低症、慢性硬膜外血腫、正常顱內壓腦積水、麻痺性痴呆、腦腫瘤等。通過病史的詢問還需要排除抑鬱、酗酒、睡眠障礙、藥物副作用所致等。有些疾病一旦診斷確定及時,是可以根治的。
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處理效果好,臨床上使用的藥物多奈哌齊、艾斯能、哈伯因、奧拉西坦等有明確療效,可以減輕症狀;美金剛對晚期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精神症狀的緩解有一定幫助。
研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飲食差、吸菸、持久的精神壓力、抑鬱、頭部外傷、肥胖、社交少的生活方式等。
防止記憶力下降和阿爾茨海默病,建議生活工作中注意以下十點:
1、控制血壓。
2、降低膽固醇。
3、檢查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必要時補充維生素B12。
4、多吃蔬菜水果,可飲用少量紅酒。
5、保護大腦免受外傷。
6、檢查視力聽力,令耳聰目明,感覺敏銳。
7、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8、鍛鍊大腦
9、積極參加社交活動。
10、減少抑鬱和壓力,保持幸福快樂。
如專家所言:提倡預防痴呆始於生命的起點,貫穿生命的每一個階段。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