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骨科 副主任醫師 頡強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是一種常見畸形,國外報道,其發病率高達1‰~3‰,國內亦很常見。男性多於女性,雙側多於單側。部分病例有家族史。本病可單獨存在或可伴有其他畸形,如脊柱裂、髖關節脫位、多指、並指等。
  本病包括足內翻、踝跖屈、前足內收和脛骨內旋四種畸形因素。出生後可立即被發現,因而診斷並不困難。但對其病因、病理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弄清,因而其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尚未能統一。如能早期適當處理,大多可獲滿意結果,如不治療,則終生殘廢,影響生活和工作。
  一、病因及病理
  有關本病病因的學說繁多,如遺傳學說、原始骨基質發育異常學說、足部軟組織攣縮學說、血管異常學說、神經肌肉異常學說、區域性生長紊亂學說及子宮內發育阻滯學說等。但幾年來多傾向於主張本病與神經肌肉發育異常的病變有關。認為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是胎兒早期肌力不平衡的結果,而肌力的改變是有神經異常為基礎的。骨骼、關節和軟組織攣縮是繼發於肌力不平衡的適應性改變。研究發現,小腿後、內側肌肉中I型與II型肌纖維比例失常,I型肌纖維增加,並出現聚集現象,而這種現象在去神經的區域中可以見到。並發現有神經纖維和運動終板的退變與再生的變化。
  隨著畸形的發展,各肌肉發育受影響,脛前肌及脛後肌攣縮,腓骨肌細小,因長期足內翻而處於被動牽拉延長狀態,其肌力及外翻作用逐漸減少。有學者檢查患病死嬰,發現患側腓骨肌重量只及健側一半。肌力不平衡是臨床上普遍現象,即內翻肌(脛前肌及脛後肌)強而短縮,外翻肌(腓骨肌)弱而伸長,形成內翻肌與外翻肌不平衡;同時足跖屈肌(小腿三頭肌)強於足背伸肌(脛前肌),形成典型的馬蹄內翻足畸形。

  本病的病理累及軟組織與骨骼組織,在初生嬰兒大多隻有軟組織改變而骨關節正常或僅有輕微改變,但隨年齡增長,其病變可進行性加重。足踝部韌帶、肌腱、筋膜日漸變短、攣縮,以小腿後內側肌和足底肌為明顯,而腓骨肌和足伸肌則拉長、鬆弛。有時跟腱、脛前肌、脛後肌或腓骨肌肌腱止點異常。少數病例脛前肌發育不良。足內側及後方的關節囊攣縮,足內側和跖側韌帶如內側的三角韌帶、跟舟韌帶、彈簧韌帶及後側的跟腓韌帶、距腓韌帶均攣縮。骨性改變主要在跗骨。距骨向內側和跖側偏斜,跟骨內翻,舟骨內移,距舟關節脫位。骰骨內移,靠近跟骨遠端的內側。晚期病人可見跖骨內收和脛骨內旋。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由於出生後即能看到足部畸形,通常診斷並不困難。先天性馬蹄內翻足可分為僵硬型(內因型)和鬆軟型(外因型)。
  1、僵硬型
  畸形嚴重。踝與距下關節跖屈畸形明顯,距骨跖屈,可從足背側皮下摸到突出的距骨頭。因跟骨後端上翹藏於脛骨下端後側,足跟似乎變小,乍看似無足跟而呈棒形,故又稱棒形足。跟腱攣縮嚴重。從後方看,跟骨內翻。前足也有內收內翻,舟骨位於足內側深處,靠近距骨頭,骰骨突向足外側,足內側凹下。踝內側和足跟內側皮紋增多,而足外側及背側面板拉緊變薄。當被動背伸外翻時呈僵硬固定,此種畸形不易矯正。患兒站立困難,走路推遲,跛行,扶持站立時可見足外側或足揹著地。年齡稍長,跛行明顯,軟組織與關節僵硬,足小,小腿細,肌萎縮明顯,但感覺正常。長期負重後足背外側可出現增厚的滑囊和胼胝,且足嚴重變形。

  2、鬆軟型
  畸形較輕,足跟大小接近正常,小腿肌肉萎縮變細不明顯。最大的特點是在被動背伸外翻時可以矯正其馬蹄內翻畸形,能使患足達到或接近中立位。此型畸形較鬆軟,容易矯正,療效易鞏固,不易復發,預後好。該型屬於宮內位置異常所致。
  本病根據臨床表現均能作出診斷,一般不需依據X線檢查確診。但對判斷馬蹄和內翻畸形程度及對治療後的客觀評價,X線攝片是不可缺少的。正常足的正位片上,距骨長軸的延長線經舟骨、楔骨達第1跖骨,而跟骨長軸延長線達第4跖骨,兩線相交成20~40°角(跟距角);側位片的距骨長軸與跟骨長軸相交呈35~50°角(跟距角)。馬蹄內翻足的正位片示跟、距骨二者相疊,且均朝向5跖骨,其跟距角縮小或消失,3歲後舟骨骨化,可見舟骨向內側移位;側位片示跟距角<35°,一般為20°或更小。正位和側位的跟距角數值之和為距跟指數。
  本病應與下列疾病相鑑別:
  a、脊柱裂於腰骶部可觸及棘突缺如或脊膜膨出,必要時攝X線片確定。常伴有神經損傷,如足部感覺減退、消失,運動障礙,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礙等;
  b、多關節攣縮症的關節僵直生後即有,很難用手法板正,累及較多關節;
  c、小兒麻痺後遺症有其發病史,感覺好,運動功能喪失;
  d、腦性癱瘓為痙攣性癱瘓,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有病理反射,常有智力上的缺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