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介入科 主任醫師 吳智群

  一、概述
  假性動脈瘤是是指因創傷等因素引起的動脈壁全層破裂出血,被周圍組織包裹形成血腫,臨床上表現為區域性疼痛、波動性包塊及區域性壓迫症狀的一種疾病。近年來隨著動脈內治療的發展,動脈穿刺處假性動脈瘤發生率亦有增加。
  假性動脈瘤大多繼發血管損傷如外傷、刀刺傷、手術創傷、胰腺炎後併發症、動脈粥樣硬化等,由於血管周圍有較厚的軟組織,在血管破口周圍形成血腫,因動脈搏動的持續衝擊力,使血管破口與血腫相通形成搏動性血腫,血腫機化形成外壁,血腫腔內面為動脈內膜細胞延伸形成內膜,稱為假性動脈瘤。與之相對應的真性動脈瘤,區別在於真性動脈瘤瘤體有動脈壁的中層及外層。
  二、臨床表現
  假性動脈瘤表現為區域性腫塊,表淺的可以摸到搏動,頻率同心率一致,區域性疼痛及區域性佔位效應。根據部位不同,所引起的症狀亦有不同。顱內的假性動脈瘤可引起頭痛、噁心、嘔吐、偏側肢體障礙;在頸內動脈可以引起眼球突出、鼻出血等;在胸主動脈可以壓迫縱膈及喉返神經等;腹腔可以引起壓迫區域性臟器、血管等多個臟器缺血;四肢多以區域性包塊、疼痛為主。B超、CT、MR等對假性動脈瘤的有很好的輔助診斷作用,血管造影是診斷假性動脈瘤的重要指標,但屬於有創檢查。
  三、治療
  假性動脈瘤治療可分為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和介入治療。

  保守治療:主要是壓迫法,指在假性動脈瘤的近端動脈處用手法壓迫,使血流緩慢、血液凝固、最終封閉瘻口。此方法對適合表淺、較小的、時間較短的假性動脈瘤。
  手術治療:主要是動脈修補、動脈置換、動脈結紮等,創傷大、手術複雜、併發症較多,可為保守治療失敗後的保駕治療。
  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是目前假性動脈瘤的治療的首選方法,分血管外治療和血管內治療兩種。
  血管外治療:在X線或B超的定位下,經皮穿刺瘤體,X線下造影證實位於瘤腔或B超下看到血流進出,即注入凝血酶,使血液凝固,封閉破裂口從而治癒假性動脈瘤。此方法操作簡單,創傷小、療效好、費用低、治療週期短。
  血管內治療:在血管造影機下,將導管插入瘻口處,造影瞭解瘻口情況,選合適的治療材料和方法,來治療假性動脈瘤。可以用微導管插入瘻口注射凝血酶、NBCA膠等,封閉瘤腔,禁用彈簧圈,此方法適用位置較深、瘻口較小的假性動脈瘤,如胸腹部、頸內動脈處病變。對於瘻口較大的可以用覆膜支架置入,行瘤腔隔絕術,封閉瘻口、隔絕瘤腔起到治療作用,如主動脈假性動脈瘤,顱內的假性動脈瘤等。對於載瘤動脈有代償支的假性動脈瘤,可以在病變近端處動脈直接用彈簧圈栓塞封閉載瘤動脈來治療。以上幾種方法可以根據病情選擇1-3種使用。

  介入治療假性動脈瘤,創傷小,傷口只有一個針眼,瘤腔封閉徹底,併發症少,療效好,是假性動脈瘤的首先方法之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