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腹膜間皮瘤
腹膜間皮瘤為原發於腹膜上皮和間皮組織的腫瘤,臨床很少見。病理上可將之分為腺瘤樣間皮瘤)、囊性間皮瘤和惡性間皮瘤(peritoneal malignant mesothelioma,PMM)。前兩者屬良性腫瘤。
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可有腹痛、便祕、腹脹、體重減輕及其他腸梗阻表現。體檢可發現腹水或腹膜腫塊等。腹水為滲出液,部分為血性。本病易誤診為結核性腹膜炎、複發性自發性腹膜炎、腸繫膜炎症或腹膜轉移癌等。腹水透明質酸明顯增高大於0.8g/L者僅見於PMM。腹水脫落細胞檢查亦有一定價值,但結果常難以判斷。血清糖類抗原―125(CA125)升高,有助診斷本病。
二、臨床分期
1、Ⅰ期。腫瘤侷限於腹膜;
2、Ⅱ期。腫瘤侵犯腹腔內淋巴結;
3、Ⅲ期。腫瘤向腹腔以外淋巴結轉移;
4、Ⅳ期。遠處血行轉移。
三、治療方法
1、手術療法
對I、Ⅱ期PMM首選手術治療。術式包括減瘤手術(cytoreductive surgery),儘可能切除所能見到的腫瘤組織。但事實上因手術難度大,病變瀰漫,難以達到完全切除的目的。對復發者可再次手術。對腸梗阻者可行姑息性手術,緩解梗阻症狀。
2、放射療法
PMM對放療欠敏感,放療效果不如胸膜間皮瘤。 但對手術未能完全切除病灶或無法手術者,放療仍不失為一種重要療法。方法包括外照射和(或)內照射。外照射一般選用60Co或186KV X線作為放射源,視病變範圍選擇全腹或區域性照射。
3、化學療法
四、治療藥物
1、順氯氨鉑(Cisplatin, DDP, 順鉑) 。成人每次80~120mg/m2,每3周1次;或20mg/m2,連用5天,每3周為一療程,靜脈注射。不良反應有腎毒性、耳毒性、神經毒性、胃腸道反應和抑制骨髓等。加用甘露醇可減少其在腎小管中積聚。
2、卡鉑(Carboplatin, CBP) 。成人每次300~400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中,稀釋為濃度0.5mg/ml的溶液,靜脈滴注,每3~4周重複或100mg/d,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脈滴注,連用5天;3~4周重複1次。也可每次用300~500mg腹腔內注射,每週1次。
3、博萊黴素(Bleomycin, BLM) 。成人用15~30mg,溶於適量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深部肌注、靜注或靜脈滴注,每週2次;也可根據情況改為1次/d或每週數次。還可用60mg溶解後緩慢注入腹腔。Stey用BLM腹腔內注射,治療1例PMM病人,結果腹水消失,停藥後未再出現,存活已逾3年。但大劑量BLM腹腔內注射可引起肺炎樣症狀,甚至肺纖維化;此外,發熱、胃腸道反應較常見,個別病人發生變態反應。
4、紫杉醇(Paclitaxel)。從紅豆杉樹皮中提取的抗癌藥,通過誘導和促進微管蛋白聚合,防止解聚和穩定微管,抑制了細胞有絲分裂和增殖。紫杉醇還能抑制有絲分裂所需的微管網再生,妨礙有絲分裂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的斷裂,抑制了腫瘤細胞的複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