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人體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管面板下靜脈叢發生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西醫認為痔瘡與解剖因素、感染因素、排便因素、飲食因素、遺傳因素、妊娠與分娩、職業及年齡有密切的關係。中醫認為痔瘡的發生是因為外感六淫邪氣,七情所傷,內傷雜病,飲食失節,勞逸失度,身體虧損,而致人體臟腑陰陽失調,經絡受阻,氣血執行不暢,氣血縱橫結滯不散而發病。臨床分為內痔、外痔及混合痔。內痔臨床表現特點為便血、痔核脫出、肛門不適感。外痔臨床表現特點為自覺肛門墜脹、疼痛、有異物感。混合痔兼有內外痔的雙重症狀。
痔瘡有哪些危害呢?
痔瘡的主要危害是便血和痔核脫出。痔瘡患者大便時容易大量出血,血液中的鐵的損失會超過人體正常喪失量,非常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痔瘡的另一個主要症狀是內痔脫出。脫出於肛門外的內痔,受到括約肌的夾持,區域性血液迴圈不暢,易形成血栓,出現痔核變硬、疼痛,難以送回肛門內。當痔核脫出不能送回時,亦稱為“嵌頓痔”。長時間的痔核嵌頓,還會出現壞死、感染。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痔瘡?
最常見的痔瘡的症狀是大便出血,有時還可能感覺有東西脫出肛門外,或肛門疼痛、分泌物增加,都可能是得了痔瘡。外痔以疼痛瘙癢為主;而內痔則以出血及便後痔核脫出常見。臨床上以內痔、混合痔較多見,主要症狀為便血及痔瘡脫垂。
一般情況下對於無症狀的痔瘡患者無需特殊治療。輕度痔瘡的治療方法原則上以非手術療法為主,注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保持會陰部清潔,每天堅持熱水坐浴,預防出現併發症等。嚴重者併發出血、脫垂、血栓形成及嵌頓等才需要治療,應去正規醫院肛腸科就診。西醫以手術治療為主,中醫配合以內服湯劑、丸劑,外用洗劑、膏劑。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預防痔瘡的發生呢?
簡單的說一是生活習慣的調整,二是飲食因素的注意。生活習慣上忌久蹲廁所,蹲廁時間不超過3分鐘。忌久坐,從事久坐工作的人,應每過半小時站起來活動活動。忌緊腰,過緊束縛腰部,會妨礙腹腔及肛門的血液迴流,影響腸的正常蠕動,給排便帶來痛苦。忌憋便,糞便在腸道里滯留的時間長了,水分被過多吸收便會幹硬,造成患者排便困難、腹壓增加、痔裂出血。忌不講衛生,注意肛門部的清潔衛生,便後及時清洗肛門,防止殘存大便汙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忌諱疾,痔瘡患者不能因為部位特殊而不好意思就醫,或者認為是小毛病而不予重視,導致病情嚴重給儘快治癒帶來難度。飲食上忌飲酒,飲酒可使痔靜脈充血、擴張,痔核腫脹。忌辛辣,痔瘡患者如果嗜食刺激性強的辛辣食物,如辣椒、大蒜、生薑等,可促使痔瘡充血,從而加劇疼痛。忌飽食,暴飲暴食、進食過飽,會加大痔瘡的發病程度。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