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產科 主治醫師 王小鳳

  陰道炎是婦產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是不同疾病引起的多種陰道黏膜炎性疾病的總稱,其中 50% 以上的陰道炎為混合感染。

  但目前陰道炎治療療效不理想,複發率高,患者依從性差。陰道炎治療目的是有效治療臨床症狀,降低複發率。重建陰道生態系統,恢復陰道防禦機能是關鍵。治療選用藥物最好是強效、快速、複發率低和安全。

  以下介紹幾種常見陰道炎治療方法:

  一、滴蟲性陰道炎

  90% 通過男性感染者性交傳播。其典型的症狀/體徵:外陰瘙癢、稀薄的泡沫狀白帶等,陰道粘膜上皮可見出血點及草莓樣宮頸;顯微鏡檢下見滴蟲可確診。最適宜於毛滴蟲生長的 pH 值是 5.5-6,如 pH 為 5 以下或 7.5 以上則毛滴蟲的生長會受到抑制。

  推薦方案:甲硝唑,2 g,單次口服或替硝唑, 2 g,單次口服。

  替代方案:甲硝唑,400 mg,口服,,2 次/天,共 7 天。

  治療中的注意事項對於不能耐受口服藥物或不適宜全身用藥者,可選擇陰道區域性用藥,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0.2 g,每晚 1 次,連用 7 天。但療效低於口服用藥。服用甲硝唑 24 小時內或在服用替硝唑 72 小時內應禁酒。

  應治療性伴侶,並告知治癒前應避免無保護性交。治療後無臨床症狀者不需隨訪。初次治療失敗者可增加藥量及療程,甲硝唑 2 g,每晚 1 次,連用 3-5 天。

  特殊處理:妊娠期治療方案:可選擇甲硝唑,400 mg,口服,2 次/天,共 7 天,FDA 將甲硝唑劃為 B 類藥物,妊娠期能否使用尚存爭議。哺乳期:方案同正常人。服用甲硝唑者,服藥後 12-24 小時內避免哺乳;服用替硝唑者,服藥 3天內避免哺乳。

  二、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VVC 通常由白假絲酵母菌引起,其屬於條件致病菌,75% 的女性至少罹患 1 次。好發於 pH < 4.5 的陰道環境。典型的症狀為白色凝乳樣或豆腐樣渣樣分泌物,及不能耐受的劇烈瘙癢,外陰由於抓撓可導致腫脹、潰爛等。顯微鏡檢鏡下見菌絲或孢子可確診。

  VVC 可分為:單純性和複雜性(嚴重 VVC、複發性 VVC、妊娠期 VVC、異常宿主、非白假絲酵母菌 VVC。10%~20% 的女性會發生複雜性 VVC。

  1、單純性 VVC

  去除誘因的同時應用抗真菌藥物。一般來說無需對性伴同時治療,除非性伴患有真菌性龜頭炎。給予短療程的抗真菌藥物:

  咪康唑栓 1.2 g 單次陰道用;

  咪康唑栓 200-400 mg,每晚 1 次陰道用,共 3 d;

  克黴唑栓 500 mg,單次陰道用藥或 100 mg,每日 2 次,共 3 d

  制黴菌素泡騰片 10 萬U,每晚 1 次陰道用,共 14 d;

  氟康唑 150 mg單劑口服。

  2、複雜性 VVC

  (1)嚴重 VVC

  根據下表,症狀體徵評分 ≥ 7 分的 VVC,因其症狀嚴重者短療程治療效果往往欠佳。可區域性應用低濃度糖皮質激素軟膏或唑類霜劑緩解症狀。首選口服用藥:氟康唑 150 mg 單劑口服,第 1、4 天各一次;聯合陰道用藥,療程延長至 7-14 天

  (2)複發性VVC

  婦女患 VVC 後,經過治療,臨床症狀和體徵消失,真菌學檢查陰性後,又出現症狀,且真菌學檢查陽性,1 年內發作 4 次或以上者。病原多數為白色念珠菌。

  10%-20% 為非白色念珠菌,包括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治療需根據分泌物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選擇藥物。在強化治療達到真菌學治癒後,還需給予鞏固治療半年。

  強化治療

  口服用藥:

  氟康唑 150 mg,3 d 後重復 1 次;

  伊曲康唑 200mg 次/d,共 2-3 d。

  陰道用藥:

  咪康唑栓 400 mg,每晚 1 次,共 6 d;

  咪康唑栓 200 mg,每晚 1 次,共 7-14 d;

  克黴唑栓 500 mg,3 d後重復 1 次;

  克黴唑栓 100 mg,每晚 1 次,共 7-14 d。

  RVVC 維持治療

  目前國內、外沒有成熟的方案,30%-50% 的患者有可能維持治療無效。應用小劑量、長療程的治療方案。

  氟康唑 100-200 mg 口服 1 次/周,療程 6 個月;

  咪康唑栓 400 mg,1 次/天,陰道內上藥,每月 3~6 d,共 6 個月;

  克黴唑栓 500 mg,1 次/月,共 6 個月。

  (3)妊娠期 VVC

  孕婦 VVC 的發生率較非孕期婦女高,且難治度大,用藥要求也較高:母嬰無傷害,故早孕期應慎用藥物。其用藥應以陰道用藥為宜,而不選用口服抗真菌藥。需要注意的是根據 FDA,常用的克黴唑、制黴菌素屬於 B 類藥物,而咪康唑屬於 C 類藥物。

  (4)糖尿病患者或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患者,短療程療效反應不好,因此需延長療程治療。

  (5)非白色假絲酵母菌 VVC,選用非氟康唑類藥物,療程需延長:7-14 天。需進行真菌培養和藥敏試驗有助於選擇藥物.

  3、細菌性陰道病

  是由於陰道乳酸桿菌減少或消失,其他相關微生物增多所導致。患者可無任何症狀。有症狀者多訴白帶稀薄增多,有惡臭味,可伴有輕度的外陰瘙癢或燒灼感。

  4項中符合 3 項者即可診斷 BV(其中線索細胞陽性必備)。

  (1)陰道分泌物為均勻一致的稀薄白帶;

  (2)陰道 pH > 4.5;

  (3)氨試驗陽性;

  (4)線索細胞陽性( > 20% )。

  治療

  首選方案:甲硝唑 400 mg,口服,每日 2 次,共 7 d;或甲硝唑陰道片(栓) 200 mg,每日 1 次,共 5-7 d。或 2% 氯潔黴素膏(5g),陰道上藥,每晚 1 次,共 7 d 。

  替換方案:氯潔黴素 300 mg,口服,每日 2 次,共 7 d 。

  需注意的是 BV 可能與不良妊娠結局有關,所以任何有症狀的妊娠者及無症狀高危妊娠婦女均應行細菌性陰道病篩查和治療。多選用口服甲硝唑 200 mg,3-4 次/d,7 d;或克林黴素 300 mg 2 次/d,7 d。

  4、老年性陰道炎

  區域性或全身使用雌激素治療,可恢復重建陰道內環境,增加細胞內糖原,建立陰道正常菌群,恢復 pH 值,抵抗致病菌感染,改善陰道和泌尿系症狀。

  區域性用藥可使用歐維婷或倍美力軟膏,每日 0.5-1 g,陰道內使用,一般 36 h內開始作用,2 周內使陰道黏膜恢復正常。全身用藥常用藥物有尼爾雌醇、利維愛、克齡蒙等。

  老年性陰道炎細菌培養 97.2% 有細菌生長,兼有需氧菌和厭氧菌等,故在使用雌激素類藥物前也宜先區域性使用針對性的陰道栓劑,待炎症稍控制後再使用區域性雌激素軟膏為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