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急診科 主治醫師 任建謀

  埃博拉出血熱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接觸病人或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和排洩物等而感染,臨床表現主要為突起發熱、出血和多臟器損害。埃博拉出血熱病死率高,可達50%-90%。本病於1976年在非洲首次發現,主要在烏干達、剛果、加彭、蘇丹、象牙海岸、南非、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奈及利亞等非洲國家流行。

  (一)病原學

  埃博拉病毒屬絲狀病毒科,為不分節段的單股負鏈RNA病毒。病毒呈長絲狀體,可呈桿狀、絲狀、“L”形等多種形態。毒粒長度平均1000nm,直徑約100nm。病毒有脂質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狀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組是不分節段的負鏈RNA,大小為18.9kb,編碼7個結構蛋白和1個非結構蛋白。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類動物細胞中增殖,對Vero和Hela等細胞敏感。

  埃博拉病毒可分為扎伊爾型、蘇丹型、塔伊森林型、萊斯頓型和本迪布焦型。除萊斯頓型對人不致病外,其餘四種亞型感染後均可導致人發病。不同亞型病毒基因組核苷酸構成差異較大,但同一亞型的病毒基因組相對穩定。

  埃博拉病毒對熱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溫及4℃存放1個月後,感染性無明顯變化,60℃滅活病毒需要1小時,100℃5分鐘即可滅活。該病毒對紫外線、γ射線、甲醛、次氯酸、酚類等消毒劑和脂溶劑敏感。

  (二)流行病學特徵

  1、傳染源和宿主動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靈長類動物為本病傳染源。

  目前認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錘頭果蝠、富氏前肩頭果蝠和小領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迴圈方式尚不清楚。

  2、傳播途徑

  接觸傳播是本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可以通過接觸病人和被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及其汙染物感染。

  病例感染場所主要為醫療機構和家庭,在一般商務活動、旅行、社會交往和普通工作場所感染風險低。病人感染後血液中可維持很高的病毒含量。醫護人員、病人家屬或其他密切接觸者在治療、護理病人或處理病人屍體過程中,如果沒有嚴格的防護措施,容易受到感染。

  據文獻報道,埃博拉出血熱患者的精液中可分離到病毒,故存在性傳播的可能性。有動物實驗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雖然尚未證實有通過性傳播和空氣傳播的病例發生,但應予以警惕,做好防護。

  3、人群易感性

  人類對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發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這和暴露或接觸機會多有關。尚無資料表明不同性別間存在發病差異。

  (三)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為2-21天,一般為8-10天。尚未發現潛伏期有傳染性。

  患者急性起病,發熱並快速進展至高熱,伴乏力、頭痛、肌痛、咽痛等;並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皮疹等。病程第3-4天后可進入極期,出現持續高熱,感染中毒症狀及消化道症狀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面板粘膜出血、嘔血、咯血、便血、血尿等;嚴重者可出現意識障礙、休克及多臟器受累,多在發病後2周內死於出血、多臟器功能障礙等。

  (四)病理特點

  主要病理改變是面板、粘膜、臟器的出血,多器官可以見到灶性壞死。肝細胞點、灶樣壞死是本病的典型特點,可見小包含體和凋亡小體。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