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任醫師 趙開勝

  嬰幼兒硬膜下血腫較多見,其常見原因有這麼幾條。

  1、產傷
  也就是胎兒經母親產道生出來時擠壓受傷。胎兒較大或母親個子低骨盆小導致出口小,胎兒分娩時頭部反覆收擠壓,使顱骨縫忽大忽小,甚至將兩塊骨頭擠壓重疊在一起,導致腦表血管或腦膜血管牽拉損傷,發生出血。有時會形成腦內血腫。
  2、維生素k1缺乏
  維生素k1缺乏直接導致凝血功能下降,導致硬腦膜下血管或腦表面、腦內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硬膜下血腫。維生素K缺乏導致出血,是因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2、7、9、10的凝血能力直接依靠於維生素K1的存在,才能發揮凝血活性,缺乏維生素K,上面4種凝血因子不能參與凝血過程,而容易發生出血。
  3、其它凝血機能發生問題
  如血小板少等。

  預後及後遺症:

  維生素k1缺乏性硬膜下血腫,通過補充維生素k1等治療後一般不再復發。血腫量大的通過引流大部分治癒,極小部分嬰幼兒發生硬膜下積液,如血腫破入腦室可後期形成腦積水。硬膜下積液可通過高壓氧治療、改善迴圈治療、腰穿術而漸漸改善。腦積水在觀察過程中如加重,則需手術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