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緩”。在飲食失調、運動減少、壓力增大、病毒感染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糖尿病患者步入越來越多,越來越趨於年輕化的態勢,呈現出糖尿病發病以Ⅱ型糖尿病佔90%、90%的患者症狀不明顯、90%以上有併發症的三大特點。
錢教授主推抓好糖尿病的“糖尿病前期、高血糖期、慢性併發症期”這三期中的兩頭,進而帶動中間,來達到“力爭把血糖降低並維持在理想水平,防止過高或過低;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症狀和體徵,提高生命質量;最大限度預防控制併發症”的三大目標。在錢教授看來,糖尿病患者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實現這三大目標,達到對於糖尿病的有效控制並不是難事。
1、科學飲食:“會吃的病人”胰島沒負擔
合理飲食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飲食方法得當不僅可以供給人體足夠的營養,還能有效減輕胰島負擔。
一直以來,醫學都認為不當的飲食是誘發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方面現代人的飲食平衡被打亂,飲食結構極其不合理。高脂、高蛋白、高糖的食品湧上餐桌,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品難覓蹤影;另一方面食物中混雜了激素、抗生素、農藥殘留以及色素、新增劑等,導致人體自身免疫功能下降,益生菌減少,自身抗病能力減弱。
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自身的飲食調節應格外注意,通過飲食的平衡來扭轉自身營養和內環境的變化非常重要,要減少過多的糖、脂肪、植物蛋白的攝入,注意要多進低脂、優質蛋白、粗纖維、高維生素飲食。這樣,即能滿足患者營養和熱量的需要,又能有效減輕胰島負擔。
2、合理運動:尋找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目前,普遍認為肥胖是誘發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而肥胖的出現,不僅是營養過剩,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久坐少動等運動量的減少。因此,增加運動和合理的飲食一樣,可以有效的控制體重,減少肥胖的發生,從根源上杜絕這一糖尿病的重要病因。另一個重要方面,運動不僅能促進血液迴圈,改善心肺功能;還能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利於糖尿病改善。
但是,由於不同患者有不同的狀況特點和個體差異,所以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運動的量,對於不同體質的患者來說也同樣重要。比如,體質差的病人就不適合爬山、冬泳等活動量大和刺激性較大的運動,可以選擇散步、打太極拳等相對柔和一些的運動。另外,錢教授講,運動不僅要講究身體狀況,還要遵循中醫養生的理論,注意春避風邪、夏避暑熱、秋避燥邪、冬避寒涼。
3、個性化用藥:中西醫並舉有獨到優勢
對於糖尿病的藥物治療,錢教授反對一味地強調單純用藥降糖,認為過度強化降糖會對糖尿病治療帶來不利風險,容易導致低血糖和引起大血管併發症的加重。他主張藥物和非藥物相結合,中藥和西藥聯合應用,優勢互補,達到飲食、運動、藥物、臟腑的平衡,實現對糖尿病有效控制的臨床目的。
另外,錢教授告訴記者,隨著近年臨床觀察發現,中西醫並舉的方式治療糖尿病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中西醫並舉可以對糖尿病患者更好地實現個體化治療,降低和防止低血糖的風險,並且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縮短療程,減少降糖藥和胰島素的用量。尤其是對防治糖尿病慢性併發症有獨到的優勢。臨床和實驗研究證實中醫中藥對防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心腦血管病變、眼底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均有很好的療效。
4、糖尿病教育:使醫患交流更順暢
錢教授說,有的患者在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之後,由於缺乏對糖尿病的全面瞭解,有時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正確的態度或想法。有的患者因缺乏對糖尿病危害性認識,對自己的病極不重視,蠻不在乎,不遵醫囑,不堅持吃藥;有的患者則‘重視過度’,誇大了糖尿病的危害性。對該病極度恐懼,認為得了不治之症;有的患者一度很懼怕使用降糖藥尤其是胰島素,他們害怕一旦用了胰島素就會上癮。常常拒遵醫囑,拒絕使用胰島素,造成貽誤病情,耽誤治療。其實,這些想法和認識都是不全面甚至是錯誤的,這都是糖尿病知識的缺失和醫患交流不順暢所造成的。
對於此,錢教授認為應加強糖尿病知識的普及教育,加強醫患交流。使患者認識到糖尿病並非不可治癒,是可以預防和可以控制的。對於患者而言,一方面,要了解糖尿病,必須具備糖尿病的科普知識,要了解它的常見症狀,加重情況和併發症,治療糖尿病的最新進展。另一方面,在面對治療時,知道什麼是正確療法,什麼是偽科學。同樣,醫生也要及時增加糖尿病的新知識,及時掌握糖尿病研究的新進展,以便更好地指導病人,實現與患者之間更高層次的溝通。
“我希望病人不要僅僅把錢用來買藥,而應該適當地投入一些糖尿病的科普學習中,讓病人和非病人由被動教育變成主動學習,這樣更利於病人的健康。”錢教授說。
5、自我檢測:守衛糖尿病人的第一道防線
糖尿病的併發症的致死致殘率是目前僅排在心腦血管疾病、癌症之後的第三大疾病,因此,防範好糖尿病的進展,防止併發症的出現應是糖尿病人的重要目標。實現這個目標,糖尿病人的自我管理尤為重要。
糖尿病患者應理解和掌握糖尿病併發症的特點、徵兆和臨床表現。比如,走路時容易產生疲勞感,雙腿麻木酸脹,間歇性跛行,就需要警惕和小心合併患有下肢血管病變;感覺胸悶就要考慮是否有心肌缺血方面的疾病等等。要及時到醫院監測下肢多普勒和心電圖,並且收集好自己的健康檢查資料,及時提供給醫生,以便醫生作出準確的判斷,給出恰當的治療方案。
錢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一定不單要憑自我感覺來判斷病情和指導用藥,要以血糖等檢測指標為依據指導和調整藥物。對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危險人群,最好定期檢測血糖;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天檢測血糖;對於合併有心腦血管病變、眼底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腎功能衰竭等糖尿病患者尤其應該注意隨時檢測血糖,及時發現低血糖,以免加重病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