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腎病內科 主任醫師 王靜

  反覆發作的關節炎,晶瑩透亮的痛風石,嚴重者可導致骨關節病變和關節活動障礙與關節畸形。近年來,國內外的流行病學研究都提示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的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日益成為一個重要的致殘性疾病。

  生活水平提高了,飲食結構與生活習慣也改變了,肉食隨手可得,美酒千杯不醉,發福了,血尿酸也高了。或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痛風好發於中老年男性,而且,有些年輕男性竟然也痛了――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了吧?

  內蒙古自治區的痛風發病率明顯高於國內其它地區,與牧民們喜食火鍋、羊雜碎、吃燒烤,喜歡喝酒不無關係罷。

  那麼,痛風,究竟能不能預防?如果做好自我管理,是否就可以“痛風請你不要來”?

  醫學營養治療學告訴我們――合理的飲食調控可有效地限制外源性嘌呤的攝入,減少內源性嘌呤的生成,促進體內尿酸的排洩,從而使血尿酸下降,能夠對痛風的各個階段起到輔助防治作用。

  世上從無速成之長生術,養生,是一種信念,是一種習慣,是一種堅持。

  最基礎性的體重管理。肥,是百病之源。BMI大於24者都要警惕。一旦明確自己已跨入胖人之列,每天的飲食熱量就得嚴格控制,不超過每公斤體重25千卡。以每週減重1市斤的速度,慢慢地將自己餓成一個標準體型。

  如果已確定血尿酸高者切忌減肥操之過急,過度飢餓可造成體內酮體升高,酮體與尿酸可是共用腎小管這個車道的,會堵車,導致痛風急性發作。

  確定了熱量後,下一步就是食物的配比。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宜佔60%。急性發作期最好迴避粗糧中的幹豆類和麥片、麥麩麵包。緩解期中粗糧的攝入也要適當,畢竟是含有中等量嘌呤的。

  脂肪的總入量控制在40克左右,扣除食物中含有的,相當於20克的植物油量。

  蛋白質是個很重要的營養素,也是嘴巴很親睞的美味佳餚的主要成分。急性痛風發作時,蛋白質的量按每天每公斤體重0.8克計算,動物性來源中只有牛奶和雞蛋既含有優質蛋白,又含嘌呤甚少,急性期,進口公司的主打角色就是此二位了。連酸奶都因含乳酸較多而被擋在門外。

  營養師們根據嘌呤含量的多少,將食物劃成了4大類,在急性期,只能在第4類裡挑挑揀揀。

  緩解期裡蛋白質的量可以放寬到每公斤體重1克,比較受推崇的是每週“嚴2鬆5”食法,即每週有2天按急性期做法只吃第四類食物,另5天稍稍放鬆,可選用2、3類食物。

  肉類水煮後棄湯食用,可以減少相當量的嘌呤攝入。長時間燒煮涮肉的火鍋底湯幾乎就是嘌呤的大本營,喜愛喝火鍋底湯認為裡面營養多多味道鮮美的同志們會不會大跌眼鏡?

  水是痛風者的洗滌劑。只要心肺功能正常,喝水吧,應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毫升,來促進尿酸排洩。伴有腎結石的,更要多喝水,讓每天尿量達到3000毫升。白開水,淡茶水,礦泉水都行,睡前或半夜也可以喝水,防止夜間尿液濃縮。濃茶水,可可,咖啡,都有興奮自主神經系統的作用,會引起痛風發作,能免則免。

  酒是痛風者的導火索。飲酒與痛風的相關性最強。酒能造成體內乳酸堆積,又與尿酸排洩堵車了不是?一次過量飲酒,同時享用高嘌呤高脂肪的大餐,就可引起急性痛風發作。痛風患者,戒酒,必須的。

  由此,做好自我管理,三餐有節,不過飢不貪飽,勞逸結合,應當能有效地控制痛風的急性發作,降低複發率,減少併發症,提高生活的質量,成就美好人生。

  附:食物嘌呤含量榜單

  第一類(禁用):

  鳳尾魚,沙丁魚,肝,腎,腦,肉汁

  第二類(每週可選用1次,每次不超過100克)

  扁豆,鯉魚,鱸魚,貝殼類水產,豬肉,牛肉,牛舌,雞湯,鴨,鵝,鴿子,鵪鶉,兔,肉湯,鱔魚,鰻魚

  第三類(每週可選用4次,每次不超100克)

  蘆筍,花菜,四季豆,青豆,菜豆,鮮蠶豆,菠菜,蘑菇,麥片,蟹,牡蠣、雞肉,羊肉,火腿,麩皮麵包

  第四類(任意選用)

  穀類:精白米,精白麵粉,澱粉、精白麵包,餅乾,饅頭,麵條

  蛋類:各種蛋及蛋製品

  乳類:各種鮮奶及奶製品

  蔬菜類:捲心菜,胡蘿蔔,青菜,黃瓜,茄子,萵筍,甘藍,南瓜,西葫蘆,冬瓜,番茄,蘿蔔,土豆,黃芽菜,雞毛菜,雪裡紅,各種薯類

  水果類:各種鮮果及乾果,果醬、果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