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遺傳診斷中心 主治醫師 章印紅

  朋友們,產前胎兒超聲檢查是出生缺陷二級預防非常重要的環節,由於超聲檢查兼有無創、便捷、價廉、實時和動態等優點,因此成為目前臨床上篩查胎兒發育畸形中最常用的影像學手段。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談談孕期胎兒超聲檢查的作用和時限,幫助準媽媽爸爸們認識超聲檢查的重要性,消除一些誤區和困惑。

  一、胎兒超聲檢查是否安全?

  超聲檢查的原理是:聲波穿過子宮遇到胎兒後反射回來,反射的回聲在顯示屏上形成影象,從而讓超聲醫師看到胎兒的位置及動作。孕婦在做超聲檢查時,B超裝置會散發少量熱量,孕婦的身體、包圍寶寶的羊水以及寶寶自己的胎動都有助於分散熱量,產前檢查所用的B超產生的熱量低於1攝氏度,對於寶寶來說是很安全的。

  二、孕期應該進行幾次超聲檢查?

  目前對於產前超聲檢查的次數和時間,不同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認識。我們建議,正常情況下孕婦在妊娠期至少應該進行5次超聲檢查:

  1、孕8~11周內的早孕早期超聲篩查:主要目的是確認孕周,確定宮內妊娠還是宮外孕,單胎還是雙胎(確認絨毛膜性)或多胎,胚胎是否存活,孕婦子宮及附件是否有異常。

  2、孕11~13周+6天的NT檢查:NT即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這是這一孕期最為重要的測量指標。

  3、胎兒系統超聲檢查:這是整個妊娠期最為重要的胎兒超聲檢查,其主要目的是:胎兒各系統結構的畸形排查,包括胎兒大部分心臟結構發育異常的篩查。結合國際婦產科超聲學會對於胎兒系統篩查孕周的建議和我們的工作經驗,我們建議最好在孕22~26周之間進行。

  這是因為這個時期胎兒大小適中,器官已基本發育完成,顏面部、心臟、腹腔等各臟器形態學特徵明顯,骨骼具備超聲反射,而且該時期骨骼的回聲失落影響小,有利於胎兒內臟結構的顯示,並且羊水充分、胎兒舒展,活動度大,聲像圖表現清晰,畸形相對容易暴露,超聲更易於觀察到胎兒各系統情況。

  4、孕32周左右的胎兒超聲檢查:主要是監測胎兒宮內生長髮育、羊水量和胎兒位置等情況。

  5、孕37周左右的胎兒超聲檢查:主要是監測胎兒宮內生長髮育、羊水量、估計胎兒體重、確認胎方位從而確認分娩方式。

  三、胎兒NT超聲檢查應該到哪些醫院進行?

  胎兒頸項透明層(NT)的厚度是早孕期篩查染色體病最重要的指標。頸項透明層是指孕早期利用超聲觀察到胎兒頸後的皮下積水,在聲像圖上表現為胎兒頸椎水平面板至皮下軟組織之間的無回聲帶,要求在孕11~13周6天且胎兒頭臀長在4.5~8.4cm之間內進行。

  正常情況下,NT厚度是隨著胎兒頭臀長度增加而增加的,但其厚度14周時應小於3.0mm。NT增厚是早孕期唐氏綜合徵篩查靈敏度最高的獨立指標,此外,NT增厚還與其它的染色體非整倍體、先天性心臟病和遺傳綜合徵有關。據統計,在NT增厚胎兒中出現的胎兒畸形疾病有90餘種,包括中樞神經系統、面部、頸部、心臟、肺部、腹壁、胃腸道、生殖泌尿、骨骼、神經肌肉畸形、胎兒貧血、代謝缺陷等。

  由於NT測量時對胎兒體位和超聲切面的標準程度要求極高,沒有受過專業培訓(超聲醫生需取得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資質認證)的超聲醫生可能會導致測量值誤差過大,進而增加孕婦及其家屬的心理負擔。所以,孕婦朋友們一定要在合適的孕周到有NT測量資質的醫療單位進行。

  四、要不要做三維彩色超聲和四維彩色超聲?

  在進行胎兒大畸形篩查時,胎兒結構異常的檢出率主要取決於醫生的水平,而不是取決於是否採用了三維或四維技術。實際上,無論是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還是國際婦產科超聲學會,在其孕中期大畸形篩查的臨床指南中都是常規推薦二維彩色超聲。

  只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例如需要更加直觀的檢查胎兒面部異常時才需要三維超聲檢查。四維超聲是在三維成像的基礎上增加了時間軸,可以實時看到動態的三維成像,只有在少數情況下才用得到。

  國內的某些醫療機構,不負責任的將三維或四維彩色超聲作為最先進的高科技進行宣傳,將其當成招攬病人的招牌,並推薦作為常規來進行大畸形篩查,這種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

  五、胎兒超聲檢查能篩查出所有畸形嗎?

  很多孕婦朋友們認為,整個孕期的胎兒超聲檢查尤其是胎兒系統超聲檢查應該能查出所有胎兒異常或者畸形,一旦出現漏篩或漏診的情況醫療糾紛便隨之而來。我們需要客觀、理性的對待孕期胎兒超聲檢查,不管使用哪種方法,也不管在妊娠的哪一個階段,即使讓最有名的超聲專家進行徹底的檢查,期望將所有胎兒畸形被檢測出來都是不現實也是不符合情理的。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超聲診斷儀器先進性和解析度的提高,以及隨著產科超聲醫師隊伍自身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胎兒畸形被篩查出來,避免了重大出生缺陷兒的出生。

  六、有哪些令人糾結的超聲軟指標?

  超聲發現的異常除了明顯的嚴重畸形外,還包括一些微小異常(又稱超聲軟指標),有些超聲軟指標與胎兒染色體異常關係密切,如NT/NF增厚、脈絡膜囊腫、鼻骨發育不良、長骨偏短、雙側側腦室增寬、胸腔積液、肝臟回聲增粗、雙腎回聲增強、雙側腎盂分離、臍膨出、重疊指、小指第二指節短小、髂骨翼角增大、腸管回聲增強、單臍動脈、心臟內灶性強回聲、右鎖骨下動脈迷走等均證明與染色體異常相關。

  但是,還有一些超聲軟指標讓我們比較糾結,例如胎兒脈絡膜囊腫、心臟內灶性強回聲和右鎖骨下動脈迷走等。這些指標的出現是否需要進行胎兒染色體檢查,目前仍存爭議。如胎兒脈絡膜囊腫常在孕14~16周出現,多數至孕22周左右便自行消失了,只有極少數可持續至晚孕甚至新生兒期。

  一般認為,除脈絡膜囊腫外,超聲同時檢出其它畸形時應做胎兒染色體核型分析,而如果僅檢出單一脈絡膜囊腫,多不主張進行胎兒染色體核型分析。受版面所限,我們無法對所有超聲軟指標一一舉例說明,孕婦朋友們如果遇到這些情況切莫過度恐慌,應該選擇專業的產前診斷機構進行諮詢,合理進行後續的檢查。

  朋友們,孕育健康寶寶是每一個家庭的美好願景,也請大家相信,包括我在內的所有從事胎兒超聲工作的醫務人員也都懷揣著這樣的美好期望。希望準媽媽爸爸們能夠正確認識產前胎兒超聲檢查的作用、檢查時間、檢查目的以及其所具有的侷限性,客觀理性的對待胎兒超聲檢查。讓我們一起努力,彼此信任,為寶寶的健康保駕護航。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