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肝膽外科 副主任醫師 魏曉崗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紊亂性疾病,伴有因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異常。其中,2型糖尿病佔90%以上。

  糖尿病的治療一直是醫學上的一個難題。不能完全治癒,無法避免併發症的發生發展,生活質量逐漸下降,是糖尿病治療的現狀。究其原因是無能改變機體代謝紊亂這一引成糖尿病發病的根本因素。從提出糖尿病治療的“三駕馬車”開始,已到了“六駕馬車”,甚至現在還有人提出了“第七駕馬車”。

  治療效果也沒有什麼大的改善。拉“車”的“馬”越來越多,“車”卻依然沒有拉好,說明這些“馬”的作用還是有限。這些不得不讓我們來重新認識糖尿病這個疾病;不得不對原來的治療方法提出一點質疑;不得不換個思路,再尋找新的、有效的治療手段。

  五十年前開始的減肥手術,打開了一扇窗子,讓我們對糖尿病有了許多新的認識。經過三十年的研究、實踐、總結,一種全新的治療手段---手術治療終於被正式列入糖尿病的治療指南中。通過這兩年的臨床實踐,其治療效果、安全性和對併發症的治療效果是毋庸置疑的。雖然其治療機理善不完全清楚,手術的方式方法也還有許多值得總結改良,但手術的目的是改變機體代謝狀態的基本原理是符合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礎是代謝紊亂這一理論基礎的。

  許多人,包括許多從事糖尿病治療的內分泌科醫生都認為手術造成進食量的減少是血糖下降的根本原因,長期下去,病人會出現營養不良。這是完全錯誤的。如果是這樣,主動限制進食量不就可以了,何必要靠手術來減少病人的進食呢?手術後病人進食量的減少並不會造成低血糖反應又該如何解釋?

  病人胰島素分泌水平的提高和胰島素抵抗的減輕豈是控制飲食就能造成的?完整保留胃的十二指腸空腸轉流術和迴腸轉位術怎麼會同樣造成術後病人進食量的下降?該手術後病人的食慾下降如何能用胃容積的縮小來解釋?其實,這些都可以回到一個問題,吃得多的人一定會胖,一定會得糖尿病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所以,糖尿病治療的這一新方法,有其道理,但也有其不完善。比如術後胃動力短期的減弱該如何避免?長期血糖是否會有反彈?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研究總結。另外,手術的方式也需要進一步完善,並使其標準化。更重要的是,對這一新方法的病理生理研究需更多的人來參與,儘快地明確其病理生理基礎。

  經過一年多的臨床實踐和研究,以及對治療效果的觀察評估,我們有信心、有理由認為未來糖尿病治療的“新三駕馬車”將是:手術、飲食、運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