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乳腺外科 副主任醫師 張明帥

      對於腫瘤患者而言,腹瀉的發生一般為多因素所致,部分因素甚至互為因果,因此分析病因和致病的相關因素直接影響到治療的效果。
  在此對腫瘤科“腹瀉”溯本求源,深究致病性原因所致的腹瀉機制,並簡要的從病理生理學角度分析,以便順藤摸瓜、對症下藥,指導腫瘤科腹瀉的治療。
  腹瀉發病基礎
  一方面胃腸道功能紊亂或障礙致分泌量增加,另一方面吸收量減少和(或)動力加速等原因致糞便稀薄、大便次數增加,最終導致腹瀉的發生。
  定量指標為每日解液狀便3次以上或每日總量大於200g,含水量大於80%。從病理生理學角度,腹瀉分為分泌性、滲出性、滲透性、動力性、吸收不良性五種型別。
  腫瘤科哪些情況會發生腹瀉?
  一、治療相關性腹瀉
  (1)化療相關性腹瀉(Chemotherapy-induceddiarrhea,CTID)
  腹瀉是化療的常見副反應,腸道黏膜分裂增殖速度快,容易受到細胞毒類抗腫瘤藥物的直接破壞或抑制,使分泌增加而重吸收減少,腸道內液體平衡破壞。
  正在接受化療或者近期2周內接受化療患者發生腹瀉的時候,臨床上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氟尿嘧啶、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多柔比星、分子靶向藥(Iressa,Erbitux)等都能引起腹瀉,常規劑量的氟尿嘧啶連續使用5d,腹瀉發生率可達到35-85%。

  伊立替康致腹瀉的危險性更是眾所周知,分為早發性和遲發性兩種。早發性腹瀉是在滴注伊立替康時或結束後的短時間內發生,其發生主要與膽鹼能神經的興奮性增高有關,抗膽鹼能對症治療有效;遲髮型腹瀉通常發生在用藥24小時後,與血液中CPT-11的中間代謝產物(SN-38)峰濃度有關,和水分、電解質吸收不佳及高度分泌黏蛋白有關,涉及滲透、分泌和滲出三方面機制。
  (2)放療相關性腹瀉
  小腸、直腸放射治療均可發生腹瀉,其中又以放射性直腸炎腹瀉較為常見。放射性直腸炎是是直腸癌、宮頸癌等盆腔內放療時的常見併發症。
  早期急性直腸反應:分裂快、細胞週期短的腸黏膜上皮對放射性尤為敏感,放射線使腸表面上皮的再生受損、毛細血管滲出,影響黏膜的屏障功能,同時正常的吸收功能也受影響,導致水樣腹瀉,短時間內直腸黏膜水腫、腸痙攣和腸蠕動增強等;
  遲發性直腸炎:放射線還可以使得血管內皮細胞腫脹並形成泡沫樣改變,導致缺血性壞死及進一步的纖維化、瘢痕和腸壁變形,影響肌肉收縮和運動的推進,通常在放療後1年內或數年後發生。
  (3)手術:
  手術原因切除部分腸管,造成腸道功能改變和吸收面積減少,可造成吸收不良性或動力性腹瀉;術後病人由於腸黏膜上皮細胞受損、菌群紊亂、抗生素治療、急性應激反應等原因均可導致腹瀉。

  二、腫瘤相關性腹瀉
  神經內分泌腫瘤可產生高濃度的促分泌素,促進腸黏膜分泌,主要有類癌綜合徵、胃泌素瘤、VIP瘤、甲狀腺髓樣瘤;腫瘤因為治療的原因發生瘤體潰爛以及合併症,也可以使得腸道內分泌增加。
  三、感染性腹瀉
  由化療藥物造成骨髓抑制的發生,腫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腸道正常菌群增殖活躍,發生腸道感染,引發滲出性腹瀉;不潔飲食或接觸不潔場所,感染病原學微生物導致腹瀉;因治療需要長期使用抗生素,致腸道菌群失調,可直接或間接導致腹瀉的發生。
  腫瘤科腹瀉要抓住哪些線索?
  (1)對於腹瀉患者而言,不僅要詳細記錄腹瀉的特點(持續時間、排便次數、頻度、大便性狀)、化療藥用藥情況、飲食情況;同時需對發熱、裡急後重、腹痛、消瘦、重度失水等伴隨症狀和體徵進行評估;
  (2)藉助實驗室及輔助檢查手段,主要集中在糞便檢查、血象、腎功能、水、電解質、酸鹼、內鏡等檢查。做到明察秋毫,深挖幕後黑手,以明確腹瀉發生的具體原因和機制。
  總之,對於腫瘤科腹瀉發生的原因要做到心中有數,做到早期發現、全面評估並及早治療,尤其,識別那些可能發展為嚴重腹瀉的高危患者格外重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