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內分泌科 主任醫師 劉豔傑

   在北京時間5:30分的時候,我跟大家在電波當中如實相約了,您現在收音機指標鎖定的頻率是FM89.9喀喇沁之聲,收聽到的是在每週一、三、五帶給大家的《899空中門診》,本節目由赤峰學院附屬醫院特約播出,我是大家的老朋友曉梅。擔任今天節目導播的是小婁。

   我們的節目自開辦到現在也有幾個月的時間了,熟悉節目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在每期節目中都會與赤峰學院附屬醫院的專家進行連線,為大家介紹相關的保健知識,附屬醫院的專家也會對您提出的疾病問題給出最為專業的回答,您只須撥打我們的電話5817111就可以參與到節目當中了。手機使用者編輯問題前面加上一個英文字母A傳送到1062950099.赤峰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劉豔傑

   在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連線的是赤峰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科的劉豔傑醫生,不過在連線劉醫生之前還是要跟大家瞭解一下她的個人資訊。劉豔傑,內蒙古赤峰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專業副主任醫師。1995年畢業於內蒙古醫學院臨床醫學本科,一直工作在內科第一線,2003年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科進修一年,以後一直從事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診療工作,擅長糖尿病及其急慢性併發症、甲狀腺疾病、內分泌性高血壓、高血脂的診治,垂體瘤、腎上腺疾病的內科保守治療。尤其在糖尿病足內科治療有獨到的見解,減少了截肢率,近3年在成功的開辦了個人網站,為廣大患者排憂解難。

   主持人:在瞭解完劉醫生的個人資訊以後讓我們在電波中請進劉醫生,劉醫生您好,請您跟收音機前的聽眾朋友大聲招呼吧。

   劉醫生

   主持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壓力的加大,飲食結構的改變,體力活動的減少,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繼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的第三大慢性病,成為世界第五位死亡主因,國外給它的別名叫"沉默的殺手",在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已接近10%,部分發達城市達到12%。現在隨著糖尿病病人的增多、知識水平的提高,大家對糖尿病的認識越來越多雖然說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了,但也有不少朋友並不真正的瞭解糖尿病,所以請您首先為我們介紹到底什麼是糖尿病好嗎?

   劉醫生:在我們的身體內有一個內分泌器官―胰腺,胰腺中有一種細胞叫胰島B細胞,它分泌一種激素也就是胰島素,他掌控著我們體內的葡萄糖水平,是我們體內唯一的降血糖激素,當它出現功能異常時,過多的葡萄糖沒辦法被消滅掉,最後就發展成血糖升高,引起一系列的代謝紊亂,成為糖尿病了。

   主持人:當身體出現哪些不適症狀的時候就證明可能患上糖尿病了呢?

   劉醫生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知道糖尿病有“三多一少”的症狀,口渴、多飲、多尿、消瘦,其實多數糖尿病病人在早期可以沒有這些症狀,只有當血糖高到一定程度時才出現“三多一少”的症狀。那麼如何早期發現糖尿病? 1.有糖尿病家族史;2.反覆餐前低血糖:沒到吃飯的點,出現心慌、心跳、出冷汗、飢餓、乏力、頭暈,進食後能馬上緩解,症狀消失;3.反覆面板感染、泌尿系感染;4.陰道炎、陽痿;5.女性生產時,嬰兒8斤以上或是懷孕時血糖高;6.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7.視物模糊,似有分泌物,擦之不去; 眼睛疲勞、視力下降;等等。有以上這些情況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化驗個血糖就知道有沒有糖尿病了。

    主持人:到醫院通過哪些檢查手段可以查出是否患有糖尿病呢?

   劉醫生:現在只要化驗空腹及餐後2小時血糖就可以知道是否有糖尿病了。

   主持人:醫生根據哪些檢查結果可以判斷病人是否患上糖尿病?

   劉醫生:有兩次空腹血糖大於等於7.0,或者兩次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等於11.1,就可以診斷“糖尿病”;在國外有根據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糖尿病的,但是這樣容易漏診一部分病人,所以我們現在沿用WHO的診斷標準。

   主持人:人為什麼會患上糖尿病呢?

   劉醫生:這就涉及到了糖尿病的發病機制,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也沒有完全破解它的密碼,現在主要是考慮和這幾個方面有關:目前也都是經過大量的研究與以下因素有關:1.遺傳因素: 舉世公認,糖尿病是遺傳性疾病,遺傳學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中其重要性達90%以;2. 精神因素:近十年來,中、外學者確認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認為伴隨著精神的緊張、情緒的激動及各種應激狀態,會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長激素、去甲腎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3. 肥胖因素:目前認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誘發因,約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發病前均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與糖尿病的發病率呈正比,有基礎研究材料表明:隨著年齡增長,體力活動逐漸減少時,人體肌肉與脂肪的比例也在改變。自25歲至75歲,肌肉組織逐漸減少,由佔體重的47%減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係老年人,特別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顯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4.長期攝食過多: 飲食過多而不節制,營養過剩,使原已潛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島素β細胞負擔過重,而誘發糖尿病。現在國內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體越豐滿,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5. 基因:目前科學認為糖尿病是由幾種基因受損所造成的:不管哪種型別的糖尿病,也不論是因為遺傳易感而發病,還是環境因素、病毒感染髮病,歸根結底都是基因受損所致。換言之糖尿病是一種基因病。

   主持人:糖尿病人除了會出現高血糖之外會不會出現低血糖的症狀呢?

   劉醫生:可以,每個糖尿病病人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現過低血糖反應,主要表現為心慌、心跳、哆嗦、周身乏力、出冷汗、頭暈、飢餓感明顯,有的病人還有意識模糊、胡言亂語、抽搐甚至昏迷等,吃甜的食物後能馬上緩解。

   主持人: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低血糖呢?

   劉醫生:糖尿病病人在藥物治療過程中未按時進餐、或進食少,都可以出現低血糖,也有的是在治療中服用藥物過多,或是胰島素打多了。

   主持人:如果通過醫療手段確診患上糖尿病而不治療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劉醫生:糖尿病病人如果不接受正規治療,10年以後各種併發症的發生率超過78%,這些併發症嚴重威脅了病人的生命,造成殘廢或者過早死亡,給病人及家庭帶來極大的痛苦,也給國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大量醫學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糖尿病病人心腦血管疾病、失明、尿毒症和截肢的發生率是正常人的4倍、25倍、18倍、7倍。我國目前已確診的糖尿病病人有60%血糖控制很差,這足以引起多種嚴重的慢性併發症,這樣令人擔憂的後果和事實,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和警惕。

   主持人:就目前的醫療水平來說治療糖尿病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劉醫生:現在大家要注意一點,到目前為止對於糖尿病的治療也只是控制,沒有徹底根治的辦法,也沒有最好的辦法,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主持人:我們都知道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不錯的藥物,但糖尿病患者是不是都適合使用胰島素呢?

   劉醫生: 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的激素。但不是每個糖尿病病人都適合用胰島素治療,

   主持人:什麼樣的病人需要胰島素治療?

   劉醫生:現在隨著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和網路的推廣,大家對胰島素的認識已經由開始的恐懼轉變到現在主動要求打胰島素,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但是仍然有一部分需要應用胰島素的病人還是拒絕使用胰島素,主要還是存在對胰島素的誤解,首先我們要明白胰島素是治病救人的藥物,而不是成癮的毒品,所以注射胰島素不會成癮和依賴的,是病情的一種需要。適應症: ①1型糖尿病患者,由於自身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在發病時就需要胰島素治療,而且需終生胰島素替代治療以維持生命和生活。約佔糖尿病總人數5%。②2 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藥聯合治療的基礎上,如果血糖仍然未達到控制目標,即可開始口服藥物和胰島素的聯合治療。一般經過較大劑量多種口服藥物聯合治療後 HbA1c仍大於 7.0%時,就可以考慮啟動胰島素治療。③消瘦糖尿病患者。④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診斷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體重下降時,應該儘早使用胰島素治療。⑤對於血糖較高的初發 2 型糖尿病患者,由於口服藥物很難使血糖得到滿意的控制,而高血糖毒性的迅速緩解可以部分減輕胰島素抵抗和逆轉β細胞功能,故新診斷的2 型糖尿病伴有明顯高血糖時可以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可以保護殘存的胰島B細胞功能,並恢復部分處於休眠中的胰島B細胞,提高糖尿病的緩解率。⑥還有一些特殊情況下也須應用胰島素治療:圍手術期;出現嚴重的急性併發症或應激狀態時需臨時使用胰島素度過危險期,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高血糖狀態、乳酸酸中毒、感染等;出現嚴重慢性併發症,如糖尿病足、重症糖尿病腎病等;合併一些嚴重的疾病,如冠心病、腦血管病、血液病、肝病等;妊娠糖尿病及糖尿病合併妊娠的婦女,妊娠期、分娩前後、哺乳期,如血糖不能單用飲食控制達到要求目標值時,需用胰島素治療,禁用口服降糖藥。⑦繼發性糖尿病和特異性糖尿病人。

   主持人:使用胰島素有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劉醫生

   主持人:只要使用胰島素就可以完全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嗎?

   劉醫生:不是的,所有降糖藥應用的前提是控制飲食,打胰島素也不例外。

   主持人:糖尿病人為了能夠更好的控制血糖,都需要注意什麼?

   劉醫生:糖尿病治療涉及教育、飲食、運動、藥物以及監測這五個方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駕馬車,強調綜合治療,各種治療相互配合、缺一不可,所以說糖尿病的治療50%掌握在你們自己手裡,而我們醫務工作者只能起到50%的作用。為此,糖尿病病人必須做到:1.接受自我保健教育;2.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3.監測血糖和尿糖;4.按醫生要求準確使用藥物治療;5.每年接受一次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篩查以便及早發現和及時治療。

   主持人: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麼樣正確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劉醫生:很多糖尿病病人在早期因為症狀不典型而延誤診斷和治療,因此建議中老年朋友定期主動到醫院檢查,及早發現並早期治療控制病情的發展,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絕大多數2型糖尿病病人最早的臨床異常是:餐後血糖升高,因此在檢查時不能單傳監測空腹血糖,千萬不要忘記監測餐後血糖。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由於現代醫學還未能完全闡明糖尿病的發病機理,目前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但是堅持科學合理的綜合治療完全可以使糖尿病病情得到很好地控制。良好的控制血糖可以預防或降低和延緩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可降低與糖尿病有關的死亡率,延長糖尿病病人的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因此,每個糖尿病病人都應該明白,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疾病,雖目前不能根治,但是可以控制。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內分泌方面的只是可以登入我的網站,也可以通過簡訊方式索要我的網址,我的電話是15804767677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